全世界正面臨著多樣與多類型的健康挑戰與公共衛生危害,從近年來流感大蔓延、麻疹和白喉等疾病變化升級土捲土重來、病原體抗藥性越來越強,導致疾病痊癒挑戰增大、人類肥胖比率的大幅提升、類運動不足導致身體免疫力越來越差等等;加上環境污染日形嚴重以及氣候邊謙造成天氣冷熱不定,變幻莫測,並使得各種病毒散佈大氣中,橫行無阻,都造成人類生命的嚴重威脅,全球公共衛生系統的大挑戰。
為了因應全球衛生疫症的大挑戰,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019年起啟動了世衛組織「第十三年工作計畫」,這是該組織自1958年以來每五年就擬定一次的因應全球衛生問題戰略計畫。
這次的五年總目標提到了2019年全球將面臨的十大健康威脅
第一是空氣汙染與氣候變遷的影響
今年起,世界衛生組織將空氣汙染視為人體健康的最大威脅。空氣中的汙染物可以穿透人類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循環系統,造成肺部、心臟和大腦的傷害。
據估計全世界有十分之九的人每日都生活在空污的環境中,每一年約有700萬人因為空污而死於癌症、中風、心臟病與肺病等。
空氣污染多來自燃燒石化燃料所致;石化燃料造成過多碳排放量,也是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的起因。世衛組織估計,2030年至2050年間,預估每年全球約有25萬人將死於氣候變遷所致的營養不良、瘧疾、腹瀉及熱病等。
第二是非傳染性的文明病
主要為糖尿病、癌症和心臟病。這些疾病的發生原因主要為吸食菸草、運動量不足、酗酒、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空氣汙染。自有統計以來,每年這類型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為4100萬人,約占全世界整體死亡數的70%以上。近年來這類的文明病也包含了越來越多的精神方面疾病以及自殺的現象。
第三,全球流行性感冒病症大流行
公衛專家預測,受到環境大變動的影響,全球將面臨另一場流感大流行的可能,只是人們還不清楚這場流感和是會爆發,又會有多嚴重。全球流感防禦措施非常脆弱,無法立即反應可能突發的病症。
第四,日益脆弱的生存環境
全球超過16一的人口生活在乾旱、飢荒頻繁,武裝衝突激烈的地區,人類流離失所的生存環境中。這些地區的衛生環境非常惡劣,難以維持最基本的醫療服務,兒童和孕婦更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
第五,細菌與病毒抗藥性越來越強
抗生素、抗病毒和抗瘧疾藥的開發是近代人類醫藥史的一大成就。目前,這些细菌、寄生蟲、病毒和真菌抵抗这些药物的能力越來越強,可能會讓我們面臨無法醫治疾病的失控狀態,其中肺炎、肺结核、淋病和沙門氏菌病等感染挑戰最大。
尤其是肺結核是一個最大的問題。结核病每年導致約1000萬人生病,160萬人死亡。2017年的治療中卻發現,82%患者的肺結核有耐多藥的抗藥性出現。
抗藥性是導源於人類過度使用抗生素藥物所起,世衛組織正在努力傳播與教育正確使用抗生素,以避免超級細菌的出現造成人類重大的危害。
第六,伊波拉病毒和其他高危險病原體
近年來,伊波拉、出血熱、賽卡、尼帕,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和嚴重性呼吸道綜合症等等五花八門的高致命性病毒與症狀出現,而且都在人口密集地區突然間爆發性的傳染,這已經是讓全球公衛體系與世衛組織措手不及的公共衛生大考驗。
第七,基本醫療網殘缺不全
初級衛生保健系統是維護人類基本健康的主要需求;然而,許多國家的基本醫療設施嚴重不足,導致很多病人延誤就醫或浪費了很多醫療資源。加強與提升基本醫療品質與體系乃為當務之急。
第八,疫苗接種數不足
疫苗接種是避免疾病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之一,它目前每年可以預防200萬至300萬人死亡,如果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得到改善,還可以把死亡數再降低150萬人。
但是接種疫苗的比例還有待提升,除了係因疫苗不足的地區外,很多人彷彿都對自己的健康自信滿滿,或是不相信疫苗的效用,造成很多人可以事先避免生病卻還是罹病的現象。
第九,登革熱
登革熱是一種高致命性的疾病,這幾十年來對於人類的威脅越來越大。據估計,全世界40%的地區面臨登革熱肆虐的威脅,每年约有3.9億人感染。世衛組織的目標是希望在2020年死亡人數減少50%。登革熱也是台灣很危險的公共疾病之一。
第十,愛滋病毒
全球現有2200萬人正在接受愛滋病的藥物治療。然而,这一流行病仍在蔓延,每年有近100萬人死於愛滋病毒。自这一流行病爆發以来,全世界已有7000多萬人受到感染,约有3500萬人死亡。如今,怎樣避免危險性行為發生以預防得到這樣的絕症,乃成為世衛組織棘手的問題。
這十大健康威脅都需要全世界攜手合作共同克服,且皆非一朝一夕即可有功。但是在逐步惡劣的生態環境之下,不採取立即有效的行動,人類將面臨更大的麻煩,更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