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北師美術館與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共同策劃《京都好博學》特展,共邀博物館聯盟中十四所大學、展出超過兩百件學術研究與教學歷程文物,年代橫跨西元前三世紀至二十一世紀。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表示,該次展覽分為三部分,其中「異地探索」更從日本跨至台灣,收入日治時期對台研究內容文物,和風中帶有台味。

台灣北師美術館攜手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京都好博學》特展於今(14)日登場,十四所學校展出超過兩百件學術文物,首次走出日本登台展出。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委員長並木誠士表示,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曾到過九州、東北舉辦共同展,如今能跨海至台灣可說是「美夢成真」。

本次展覽從十四所大學搜羅超過兩百件典藏文物,林曼麗談到,展覽分為大學講堂、京都生活與異地探索三項主題,大學講堂為日本大學邁入現代化的象徵,搜羅大正至昭和年間的科學儀器、教具與動植物素描;京都生活則關注於文化內涵,展出十八世紀遊鯉圖屏風、明治年間浮世繪與泥偶等獨特人文藝術。

其中異地探索則聚焦於日治時期台灣,納入和台灣有關特色展品,包括台灣實驗林植物調查報告、日治時代原住民手工木匙、民治年間繪製的台灣地形地質礦產圖,皆為寶貴的對台研究史料。林曼麗提到,京都・大學博物館展覽聯盟與北師美術館合作,除了在與增進兩國交流,初衷更希望回歸教育價值,透過博物館讓學校的影響力深入社會,讓文物與人群對話。

林曼麗強調,大學博物館和坊間博物館的相異之處,在於大學身兼人才培育,以此讓大學博物館形成不一樣的內涵。本次展覽也提出藝術計畫「MoNTUE EXCHANGE」,讓文物在當代博物館中再次展現「引導探索學習」與「傳承知識文化」的角色,除了一探二十世紀日本近代化教育歷程,更可窺見當年邁入近代化進程的京都與台灣的連結。

出自島津製作所的家蠶模型教具,目前收藏於京都大學綜合博物館。(圖/記者許維寧攝)

明治至大正年間製泥偶,作者不詳。(圖/記者許維寧攝)

日治時期台灣原住民塑像。(圖/記者許維寧攝)

日本古墳時代文物。(圖/記者許維寧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