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產會24日舉行「國民黨在二戰後以轉帳撥用方式取得國有房屋及其基地,並已移轉他人之追徵案」聽證會,會中也邀請學者專家提供意見。雲科大科法所教授吳威志表示,國民黨在二次大戰後取得國有財產,是「國家賠償」概念,國史館資料就記載,當年許多政黨房舍受到損害、政黨人員因戰爭而傷亡,「這難道不需要賠償嗎?」對於吳威志的說法,黨產會主委顧立雄則是質疑,「所以當時參與戰爭的,是黨軍還是國軍?」

過去也曾參與黨產會聽證會,擔任國民黨「證人」,並在會議進行過程中退席抗議的雲科大科法所教授吳威志,24日以學者專家身分再次出席黨產會聽證會,他在發言時,為國民黨在戰後取得國有特種房屋(中華民國接收日人財產)產權喊話,強調一切都是依據訓政時期的「最高國防委員會」的決議,在當時法制不明確的年代,最高國防委員會握有緊急命令權,就是具有替代法律的效力。

「不可否認,這是黨政合一年代」,吳威志說,但是不能把這些決議當成是片段的東西,因為當年最高國防委員會的決議,最後都彙編為中華民國現行法律,多達533種,既然最高國防委員會的決議在當年有效力,到了現在也應該要承認它的效力。

吳威志也舉《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為例,強調國民黨接收這些戰後日產,是國家賠償性質,「雖然國家是由政黨領導,但是我看到資料,列出來都是政黨房舍、政黨人員受到傷害、死亡所產生的賠償」,他強調,對待日本這個戰敗國,中華民國都以德報怨,但是這些政黨在二次大戰中受到的損害,「難道不需要賠償嗎?」

此話一出,顧立雄也面露疑問表情,質疑吳威志:「那所以當時最高委員會率領的軍隊打仗,到底是黨軍還是國軍?」吳威志先是語塞,接著表示「這個部分啊...當然、當然是國軍啊!」並要求顧立雄不要拿國軍出來混淆,因為黨史館、國史館的資料記載,都是國民黨房舍與人員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