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新園農場產業園區震南鐵線等廠商開闢排水道,引發破壞史前遺跡的爭議,文化局16日邀請中研院研究員、市府文史委員劉益昌現勘後指出,對史前文化層沒有直接影響,但影響到史前地景,文化局表示,排水道工程將待相關程序補足後才可復工,地球公民基金會和居民則促市府重啟環評。
震南鐵線公司開挖排水道,深度近3公尺,疑似破壞史前時代的大坌坑文化遺址,市府11月9日下令業者停工,文化局16日邀請成大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益昌、建築師盧友義現勘排水道開挖地層斷面的遺址,一行人走了近2公里,仔細查看土層的分布。
劉益昌指出,整個大坌坑文化遺址是屬於二仁溪流域,大致可分成兩層,一層史前時代遺址約在地下3公尺以下,較淺的一層則屬於日據時代的遺址,排水道目前挖了約2.7公尺,從開挖地層顯示有驚無險,對史前文化層沒有直接影響,不過,對史前時代的地景有一些影響。
他認為,排水道挖掘過程中,未能留下記錄,較為可惜。他說,在文化資產的敏感區內開挖,依照文資法應做監看記錄,施工時也要監看、照相、繪圖並採集,如果記錄不實就會失去史前地景,建議補做。
劉益昌表示,如果工程依照文資法規範做,工程和文化保存可以並存,也可以得到臨界點的平衡,他建議規劃保存列冊,區分敏感、次敏區,以為未來的參考;同時建議地主台糖公司在出租土地時,要善盡告知的責任,讓承租人了解區內開發會有某種程度的受限,也盼市府相關局處多做平面協調,以免讓民眾和文資保存總是碰到不可預知的風險。
高市府文化局表示,將督促業者補做監看記錄,至於業者復工則要等內部研議決定。水利局隨後也表示,為保護文化遺址,震南、慈揚、英鈿、國峰等4家設置專用排水設施,須配合文化局文資保護作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