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公民團體今(4)天召開記者會,呼籲國民黨和民進黨回應民間的憲改訴求,並啟動「憲改鐘」,為立法院第7會期內通過修憲案倒數116天。臺灣守護民主平台監事顏厥安指出,2大黨目前提出的憲改都格局不夠,都在逃避,希望能負起憲改的歷史責任。

臺灣守護民主平台、婦女新知基金會、臺灣人權促進會、司法改革基金會等團體舉辦聯合記者會,質疑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國會改革憲改主張跳票,國民黨對於修憲更靜悄悄無動靜。現場並啟動「憲改鐘」,為立法院在新會期通過修憲案倒數計時,宣誓將對立法院修憲工作展開緊迫盯人的監督與倡議行動。

婦女新知常務監事陳昭如認為,有7成民意所支持的憲改不要因為政黨政治利益「走鐘」。她表示,國會通過修憲後要公佈半年才可以舉行公投,若要在明年大選綁公投,修憲案務必在這會期通過,而且總統與立委分開選舉較為適當。

婦女新知秘書長林秀怡呼籲,選制改革要納入性別保障名額、增加立委席次,才能落實婦女參政。她指出,尤其,原住民女性的參政權利最缺乏保障。

司改會執行長高榮志指出,司法權作為三權分立的調解角色,應納入這波制度改革的對象。他主張將「檢察權」獨立入憲,解決檢察權與司法權糾葛不清的爭議;我國憲法也該從消極走向積極人權主義,因為唯有將人權明確入法,才能夠作為司法人員引用的依據。

台權會副會長邱文聰表示,公民團體對修憲提出很多訴求,但不是因為他們胃口大,愛亂開清單,而是人權、國會改革、完善的選制與政黨體制等,都是環環相扣的。他強調,只是增加國會的內閣同意權或者解散內閣權,並無法解決目前的困境。

顏厥安認為,倒數計時開始,台灣憲政問題也到爆炸臨界點。他指出,「修憲不等於憲改」,台灣民主化後有7次修憲,但是沒有1次是真正的憲改,只是政治人物權力重整、交換的遊戲,也可以說,憲法從來沒有成為台灣人民的權利保障書。

顏厥安表示,憲法不能只是像是總統直選等遊戲規則,應該有明確的價值追求。他批評,國民2黨提出的憲改格局不夠,甚至,黨主席的憲改主張前後不一。

顏厥安解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從去年5月開始多次提到國會改革,包括在選制、席次上調整,卻消失在日前舉辦的修憲共識營中。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主張內閣制憲改,但是,朱所提出的增設「內閣同意權」,嚴格上並不算,他也沒有處理首相與總統兼職權的議題;況且,內閣制國家具完善的政黨法以及政黨體制,但這是國民黨不願意正視的部分,因為黨產問題逃避政黨法修法。

陳昭如表示,在這波憲改討論中,前總統李登輝是第1位回應公民團體,明確提出要有一部保障進步人權、實質平等的憲法。她也提到,不能接受民進黨以「不符台灣政治文化」為由,在共識營的結論中直接排除內閣制、總統制2種制度納入討論。

有關公民團體是否會整合意見提出修憲草案,高榮志認為,這是推卸責任的說法,以過去立法院審查法案的經驗,就算民間提出版本,若官方未提出自己的版本,藍綠立委也會擱置不審。

顏厥安指出,公民團體現在是分工的狀態,各團體出來談實質憲改議題,憲動盟則在推動草根論壇、國是會議,另外,如「島國前進」正在推動公投法修法。他認為,其實民間不缺修憲草案或版本,「我們隨時都可以寫一個出來」,重點在於政黨的主張中並未浮現公民團體所關心的議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