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王張會中,王郁琦和張志軍見面,互稱官銜、包括陸委會等,政大國發所教授童振源今(12)天表示,雖然只有半套,但也顯示大陸初步承認台灣的治權,是是邁向兩岸關係正常化的一小步,值得對中國的作法表示肯定;不僅可以促進兩岸政治互信與政治對話,長期也有助於進行正式的兩岸政治談判與處理兩岸政治問題。

童振源表示,王郁琦在南京中山陵提到「孫中山創立中華民國,已經103年了」,傾向在談述歷史問題,而不是說明中華民國存在台灣的現實。中國方面的回應不談中華民國的存在,而是肯定孫中山先生的歷史貢獻與定位,並且強調「兩岸同胞要繼承孫中山先生的精神,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不僅化解大陸不願承認中華民國的尷尬,反而可以運用孫中山先生對台灣進行統戰。

他認為,中國改變政策與台灣陸委會互動的心態有二:自信與焦慮,目標是促進兩岸政治對話,處理兩岸政治問題。

他說,中國的自信來自於過去三十多年的經濟快速增長、國際地位的提升、政治制度可以支撐經濟成長與社會穩定、兩岸實力的差距愈來愈大。

至於中國的焦慮,童振源說,主要來自於過去五年大陸對台灣對台灣讓利,但台灣民眾認知的大陸政府敵意始終沒有下降,拒絕統一的民意持續快速增加,而且馬英九總統的支持度始終在低谷徘徊;並且,馬英九政府不願意進行政治談判,以致於兩岸政治、軍事、外交的衝突始終無法根本化解,導致兩岸關係始終存在相當不穩定性。

童振源說,此外,中國要解決兩岸問題,必然需要與民進黨或民進黨政府對話,但至今民進黨仍不願意調整台獨立場,所以中國無法啟動正式民共對話;最後一點,如果民進黨的台獨立場沒有改變而贏得2016年總統大選,不僅兩岸和平發展將受到影響,而且胡錦濤傳承給習近平的兩岸和平發展資產將消失,可能對習近平在中共內部的個人威望與權力造成致命性的傷害。

他認為,習近平上台後逐漸形成「三面政策」,國台辦與陸委會的互動是其中一個面向:推動民間的和平論壇、推動與民進黨的互動與對話、推動與台灣陸委會的互動與對話。大陸容易推動與控制民間的和平論壇,但成效不容易在短期內呈現。目前中共與民進黨勢力的互動平台僅有謝長廷院長的維新基金會,但是謝院長的主張還沒有成為民進黨的主流意見。第三是推動國台辦與陸委會的互動與對話,可以促進兩岸政治互信與政治對話,長期也有助於進行正式的兩岸政治談判與處理兩岸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