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世界最好」但面臨破產危機的健保,要怎麼樣永續發展?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認為,從全民健保來看,有近3成的醫療支出是在病患往生前幾個月用掉的,顯示無效醫療造成的浪費可觀,他認為應該要更加推廣放棄急救(DNR)制度,讓社會大眾思考什麼是更有品質的活著。

由全民健康保險局和先驅媒體共同舉辦的「珍惜健保資源」座談會9日登場,由資深媒體人王克敬主持,邀請到前衛生署長楊志良、陽明大學教授李玉春、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顏瑞昇以及健保局主任秘書蔡淑鈴與會,暢談對減少健保資源浪費、永續發展的看法。

楊志良認為,從全民健保來看,有近3成的醫療支出是在病患往生前幾個月用掉的,顯示無效醫療造成的浪費可觀,而且急救又會增加患者、家屬痛苦。因此,他認為應該要更加推廣放棄急救(DNR)制度,讓社會大眾思考什麼是更有品質的活著。

要達到DNR推廣,楊志良認為應積極推動安寧照護,以積極照護取代積極治療,並對患者、家屬做心靈輔導。目前台灣癌症病患僅有4分之1接受安寧療護,跟國外動輒7、8成仍然差很多。楊志良強調,醫生和病人應該是夥伴關係,雙方互相信任,如此一來家醫制度也能水到渠成。

李玉春也認為,民眾「好死不如歹活」的觀念要改變,她舉自己的母親過世前,要求不要急救、插管的例子,雖然家屬很不捨,但「孝順不是讓父母多活幾天,而是在他們在世的時候好好陪伴他們」,放棄急救才能讓親人有尊嚴的離開人世,真正達到「離苦得樂」。

李玉春也提出電子病歷、健康雲的觀念,若病人病歷可以跨院查詢,就不會在看診、開藥上出現浪費,民眾也不用怕去陌生的診所時,醫生不清楚病情就亂醫、亂開藥。另外,她也提到現行的重大傷病卡讓病患就醫完全免負擔,應該要有檢討空間,例如從個人負擔上限調整等。

蔡淑鈴也指出,二代健保IC卡即會運用到雲端概念,提供更多病患資料給醫生查閱,也會結合電子病歷,但礙於經費問題,目前還在努力當中。

顏瑞昇則建議,可以仿照新加坡設立個人的「醫療存款帳戶」,讓民眾在某些醫療服務上負擔支出,用更經濟的做法使用醫療服務。他指出,目前健保對醫生和對民眾的管控及負擔的責任不對等,可以靠醫療存款帳戶制度來改善。

座談會最後,楊志良再次強調建立醫病之間夥伴關係,雙方互相信任、互相體諒。雖然改革有難度,但「該做的就得做」。蔡淑鈴則提醒,「健保是大家的」,若要永續的發展健保,醫師不能只考慮自身利益、民眾也必須改變生活習慣,讓自己保持健康,最後透過社會溝通,達到人人同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