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春因學歷不符,不能報考政大EMBA引發譁然。以吳寶春在麵包界成就,早就足以到EMBA或大學授課,但卻連個學生都當不成,這凸顯出台灣教育體系的僵化,及成人教育資源建構不足。

是的,在這種動口、不動手的東方科舉文化下,什麼都要文憑、什麼都要考試,甚至擺個小吃攤也要去拿個不相干的證照。對那些從小考試很厲害、過關斬將,拿到博碩士學位,成為主流、強勢族群人的眼裡,技職或終身教育,只是一些可有可無的偏房罷了。一旦你年少求學時,沒按部就班,脫離了這個教育升遷軌道,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想要再回來讀書,門已經關起來了,總是要多費上許多力氣。

說真的,現在討論吳寶春被教育體制拒於門外的許多觀點,其實,跟有些爭辯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論述,頗為類似。這個其實支持同性戀婚姻的說法很有趣,以反諷、激進的觀點出發,認為根本不必去爭取婚姻合法化。因為,婚姻其實是私人領域的事務,國家本就不該介入,不管是異性戀或同性戀,國家都沒有權力去批准或反對,國家的角色應該從家庭全面退位,廢除國家對於婚姻的法律規範。

同樣地,國家也該從教育退位。並不是說,教育要完全私有化,而是說,國家別以為什麼都懂,什麼都想管,或花更多的資源去跟新加坡搶人才。而是要你動起來,去把那個老舊、其實是偏好特定對象的教育體系給鬆綁掉。讓這個什麼都想管上一手的國家,「退後」,讓教育機構有更大的自主權,要教什麼學生、要請什麼老師,不必教育部來統一規範,讓社會自己去發展更多元的教育環境與文化

有時候,真的要謝謝吳寶春。幸好你年輕時求學沒那麼順利,但麵包卻做這麼好。當你想要重回教育體系時,由於你的「台灣之光」是那麼亮眼,讓那些冷漠的教育決策者,不得不推開那些緊閉的窄門,讓許多後進的「吳寶春們」也跟著有機會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