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這週上演美牛攻防戰,綠營立委「夜宿」議場防偷襲,藍營立委則草擬「攻堅」要搶回主席台,這種重大法案的攻防令外界對國會的立法品質感到質疑。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認為,各國國會發生朝野攻防都在所難免,公督盟希望立法過程能夠盡可能透明公開,經過討論後相信能減少一些法案的爭議性。他也表示,未來公督盟也考慮將各黨黨團的表現納入評鑑,讓選民更能選擇心目中理想的政黨。

今(12)日中午的「開放編輯室」節目邀請張宏林,請他剖析國會亂象的成因。到底立法院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法案的通過往往要用激烈手段進行?美牛攻防又凸顯了立法院的哪些亂象?

張宏林說,理想的民主程序當然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然而在很多關鍵議題上,朝野缺乏互信、溝通不夠完備,甚至各黨席次到底能否反映實際支持者的數量,或者是選出來的國會議員可能良莠不齊,這些因素都讓民主的理想無法盡如人意的實現。不過他認為,「政黨及政治人物都必須面對,選民如何看待他們的表現」。

對於這次美牛的攻防戰,張宏林認為有其遠因,無法用國會亂象一概而論。他說政府一開始就無法說清楚美牛的健康影響,後來又用黑箱的專家會議企圖掩飾,結果最後才說要考量對美經貿因素,變來變去令民眾無所適從。他強調,「如果是為了對美貿易,政府大可承認這才是開放瘦肉精美牛的主因,而不是宣稱美牛無健康疑慮」。

張宏林坦言,即使在西方國家國會也會上演某種程度的朝野攻防,有人會用拖延腳步的方式,花1個小時走上發言台來癱瘓議事,各種情況都會發生,因此台灣的國會朝野脫序行為並非最嚴重、最誇張,當然他希望應該朝理性問政的方向發展,儘量減少這種脫序的偏鋒行徑。

張宏林強調,公民社會的力量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石,如果每個公民都能主動關心公共議題,配合立法過程的公開透明,相信能讓台灣的民主逐步走向正軌。他呼籲,一般民眾可以參與公督盟的立法觀察,或者報名公督盟的評鑑志工,都是公民能夠做的國會監督方式,相信可以發生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