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台灣的旅遊產生質變,逐漸出現不同於以往商業、大眾化的旅行認知,包括生態旅行、低碳旅行等形式。首開先例推動「故事旅遊」思維的美臺團負責人簡國書說,透過選擇這種與在地連結的旅遊方式,讓遊者與地方產生緊密的連結,有助於活絡地方文化產業,延續地方的生命力。

開放編輯室今(15)日邀請美臺團負責人簡國書,與網友分享故事旅行的作法與意義。簡國書解釋「美臺團」團名由來,主要借用台灣文化協會1920年成立「美臺團」深入台灣各地,巡迴播放西方影片,並隨影片向群眾解說思維的的作法。藉著相同的團名,簡國書想要向這樣的精神看齊,透過「旅行」,找回當時的精神。

簡國書說,今日旅行逐漸變為普及的消費型態,是值得關注的議題。他過去常跟朋友討論旅行能不能讓在地人獲益、如何實踐的問題。他表示,其實,故事旅遊是說給消費者聽的語言,最主要的願景,則是想推動責任消費;透過故事包裝,讓消費者決定是否願意回饋給「故事」本身,不管是旅遊時選擇小雜貨店消費、或者是與養蚵的老人認養來年收成,甚至是讓退役老牛安享晚年等。

「包裝的故事不是憑空創造,也不是與當地居民事先套招。」簡國書說,這些故事是他們深入當地後透過居民了解的。以曾經是國光石化預定地的彰化大城濕地為例,簡國書說,這裡是台灣最大的6公里潮間帶,擁有200多年的養蚵歷史,並產生牛車在海邊行走運輸的特殊地貌。

他說,過去傳統的旅遊消費或許是付費搭乘牛車便結束了,但簡國書問道:「這種以牛隻進行的產業,是不是值得保存的文化樣貌與資產?中間能不能有更有更深入的方式?」

簡國書認為,若要保留這些文化樣貌,不能只是作「死的保存」,擺展覽收門票了事。過去若討論到保留資產,可能會以設立文化園區來思考,但在地未必能自主發展園區,抽離脈絡興建的園區也不一定能造福當地。

他強調,作為在地精神,最好讓產業以活的方式維繫,延續舊的生命力,讓消費者有更深的情感連結,並活絡地方小產業,甚至在消費者回家後,還有更多繼續發展的機會。

以產地認養的概念,簡國書希望選擇這種旅遊的消費者,能對地方有更深度的參與,他認為這種訴諸情感因素的旅遊方式,能有助於活絡地方產業。

對於未來規劃其他旅遊路線,簡國書表示,他們蒐集了不同題材,希望從地方產業面切入,考慮是否能讓地方居民獲益,並在不違背自己原則的情況下,再加入旅遊元素,與地方產生長期的關係。

簡國書說,目前除了彰化大城及芳苑以外,在新北市石門山區地帶,有休耕三十幾年的茶葉還維持梯田的樣貌。希望能透過復耕、友善進入認養,不僅活絡地方產業,使用有機方式種植的方式,也能恢復水生動植物的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