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社大校長吳國維表示,5月25日將在宜蘭展開的七條低碳旅遊路線,目前名額幾乎已經全滿,但有趣的是,少數未滿額的路線,都是因為必須露營、睡通鋪或自備睡袋的活動規劃,顯見一般人旅遊時對居住的要求,還是不願意太辛苦。

第14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今年主題是「社區大學與低碳社會---公私協力的願景與行動」,將在5月25及26兩天在宜蘭舉行。主辦單位並規畫提前一天舉辦七條低碳旅遊路線,讓全國與會者可以實際體驗並感受低碳旅遊的特色。

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常務理事蔡素貞今(1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所謂的生態旅遊,就是用守護的心情看待這塊土地,所以今年的全國研討會將低碳旅遊設設為主題。

主辦單位之一的羅東社大校長吳國維指出,一般旅遊都是遊山玩水,但羅東社大從幾年前就已經朝著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旅遊的層次逐漸演化提升。他說,先以湖光山色的行程吸引人,使其認識環境,從而關懷環境,到產出對環境關懷的作品,也就是進階版的低碳旅遊。

不過,從這次在宜蘭推出七條低碳旅遊路線的報名情形來看,吳國維表示,可以發現,其中雙連埤和壯圍社區營造這兩條路線,因為住宿是採用露營或睡通鋪的方式,還要自備睡袋,可能比較辛苦,所以報名的人數相對比較少。但實際上,雙連埤當地風情優美,活動規畫不僅有夜間生態觀察,還有看日出、環湖等行程,相當吸引人。

NGO達人何宗勳則表示,低碳旅遊的精神,可以開啟內在的微粒之光,因為這樣的旅遊,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從物質進入到精神層面,從而會產生三個心,即愛心、同理心和慈悲心,用這樣的心來看待世界,從而從小我提升到大我。

至於如何提升公民參與,何宗勳表示,共有四個原則,一是事先要做功課,絕非走馬看花,也就是要了解當地的情況,再選擇有興趣的路線一網打盡,而且在選擇過程中,要和當地的議題迫切性結合在一起;第三,在旅遊過程中,NGO要和社區建立連結,在地消費;第三,要即時記錄,透過文字或影像分享,且凸顯當地關注的公共議題。第四,則是不破壞當地的生態和一草一木。

全國社大促進會秘書長高茹萍強調,低碳旅遊相較傳統旅遊,無論在環境教育、社區參與、公民參與和節能省碳的特點上,都比較高。透過低碳旅遊的八個面向:大眾運輸、在地友善、傳統餐具、重複使用、深度探訪、永續經營、環境守護及關注參與,可以達到低碳旅遊的目的。

今天參與記者會現場的各個社區大學主管和來賓,並同時高喊口號:「傳統旅遊out,低碳旅遊in !」作為給馬總統520連任就職的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