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接任行政院農委會主委的陳保基表示,50年來台灣農業差異不大,一直透過保護方式讓農業維持原貌,他希望能透過跨部會合作推動國際化,並吸引新農民投入,以提升競爭力。

台大農學院長、畜牧處長等產學背景兼具,又經常與國外農業協會交流的陳保基,其實也是即將卸任的農委會主委陳武雄的好友。

陳武雄為總統馬英九撰寫農業白皮書,陳保基也參與其中,兩人同樣經歷台灣農業發展,陳武雄從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技正做起,陳保基則是拿到中美基金獎學金赴美攻讀博士;如今兩人前後任接棒,執掌台灣農業發展。

陳武雄個性較木訥,陳保基則相對活潑,並與馬總統、台北市長郝龍斌熟識,也獲前總統李登輝重用,甚至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談判工作上有過合作經驗。他自認能在4年任內推動農村再生,以及簽署兩岸智慧財產權協議,並有意在提升農業競爭力上推動紮根工程。

陳保基說,外界好奇他對九五機制的看法,他其實不是要廢此機制,而是主張檢討;因為此機制是針對生產較沒競爭力,受開放進口之害的農產進行補貼;這是政府理所當然該做的,並非後來所稱對生產沒競爭力的農業進行收購。

他認為,循此脈絡可見,台灣農業50年前與現在差異不大,就是因為都是採行保護、保護、保護,不然就是補貼、補貼、補貼措施,讓農業留在原貌。

而學界倡議多年的就地補貼,以保障真正務農者所得穩定,而非單純發放農民津貼,甚至引來非實際耕作者領取。他說,要去做。他並說,台灣只學了半套,國外農民65歲以後要交出農地經營權,但仍有所有權,以利農地整合使用,才能領退休金,並非滿65歲就領;但要怎麼推動改變,需要再研議。

因此,他主張台灣農業第一步就是要國際化,包含技術,例如疫苗、藥品等,這也涉及農地的使用要活化,好讓小地主大佃農的良好立意發酵,但都需要主管土地使用的內政部、主管水利的經濟部及掌管稅制的財政部,跨部會攜手合作,一起做調整。

他有所感觸的說,像是一缺水就要休耕,對農業也不公平;又雖然台灣沒有真正缺糧過,但以後面對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漸頻繁,一定要因應缺糧問題的發生。

對於過往農地徵用與土地徵收條例修法引發不少爭議。他重申跨部會合作的重要性,他說,這一定要再處理,要拜託內政部多加幫忙。

就國際化定義而論,他大膽指出,不能將中國大陸市場排除,只要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與智慧財產權全面談妥後,就可以讓台灣農業技術成為商機販售。

他舉例,就像美國與日本也賣給台灣很多農業技術,例如肥料與農藥,但他們的農業沒因此變弱;台灣不要覺得會被害,又如台灣賣很多稻米烘乾機給中國大陸賺了錢,只是算在工具機的貿易項目中,而非農業產值裡。

除了國際化與農地活化問題,他強調,台灣農業一定要讓新農民、年輕人投入,全球都面臨此問題,他要再找新農民對話,有不少農民反應政府管太多、土地使用的限制太多,他要再了解需求,以研擬吸引年輕人從農的機制,這一切都需要跨部會合作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