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競爭激烈的選舉落幕了,民主選舉的意義,就是要取代流血的政權競逐,所以,敗選的一方縱使有不甘、有不捨,還是必須接受這個選舉結果。

被寄以厚望的蔡英文沒贏得總統大選,但她在過程中帶領民進黨打了一次漂亮的選戰。以後的人提到2012年總統大選,沒有人會記得馬英九在選舉中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可是很多的人,很長的時間將會記得三隻小豬對抗大怪獸的故事,記得這一年台灣差一點出了一位女總統。

馬總統雖然得票過半,但支持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的票也有四成六。2008年他是山崩式的大贏上台的,國會還有超過四分之三的絕對多數,為何三年多過去,他會選得如此辛苦?他仍然贏得選舉,是真的選民肯定他的政績嗎?是他指控對手貪瀆起了作用?還是兩岸問題的「恐懼牌」奏效,讓許許多多民眾「含血、含淚」投票?勝利的馬總統不能得意忘形,他必須清楚想一想。

宋楚瑜雖然總統票選得難看,但多少出於補償作用,親民黨得以跨過門檻進入國會,成立黨團,這應該也是宋楚瑜參選總統的真正目的,以後宋楚瑜這個黨主席,走路必然有風。

區域立委的選舉結果則出現非常有意義的跡象,那就是不少國民黨資深立委被選民淘汰。最具指標性的,當然是國民黨大黨鞭林益世,在高雄居然敗給名不見經傳的邱志偉,此外李昆澤氣跑已經連三任的國民黨立委侯彩鳳,還有趙天麟力挫邱毅。在澎湖則是財大勢大的黨友林炳坤敗給民進黨籍的楊曜。可是民進黨也有兩個重量級立委,分別是台南的許添財和嘉義縣的陳明文,在很穩的選區,都選得不漂亮,差點翻船。這應該會讓某些大牌立委,以後在立法院,會比較戒慎恐懼。

不分區的政黨票,讓小黨台聯黨和親民黨都達成戰略目標,算是贏家。國民黨保住政權,笑得合不攏嘴,只有民進黨,總統和立委都沒有斬獲,被迫成為唯一的輸家。蔡英文雖然讓民進黨起死回生,而且選戰過程打得精彩,但最後結果不如預期,負起責任辭黨主席,也算符合了民進黨的傳統。

不過,國民黨不必太高興。未來台聯黨、親民黨都可以組黨團。而且經過這一役,親民黨也不見得會是國民黨好使喚的小老弟,再加上利益取向的無黨籍人士,以後國會裡合縱連橫起來,國民黨不一定可以像過去一樣予取予求。

接受選舉結果,不表示這是一次公平的選舉。在選舉過程中,中國的陰影時刻干擾選舉,暗助馬英九,而國民黨還挾龐大的行政資源結合黨產投入選舉,和財務拮据的在野政黨對壘,進行不對稱的選戰,戰成這樣的結果,稱之為勝利,恐怕也該有點羞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