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輿論壓力下,北京市環保局6日首度公佈PM2.5的歷史監測數據。這份數據顯示,北京年均PM2.5濃度已從2000年的每立方公尺100到110微克,降到2010年的每立方公尺70到80微克。

北京市環保局指出,雖然10年前北京暫時沒有展開常規性空氣污染指數監測,但根據PM2.5相關研究文獻表明,北京市於2000年的PM2.5年均濃度約為每立方公尺100到110微克;到2005年,已降低到每立方公尺80到90微克;到2010年,更下滑到每立方公尺70到80微克。

但是,北京市2010年PM2.5年均濃度,仍然超過標準一倍以上。

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固體或液體顆粒物,這些顆粒物往往在進入人類呼吸道甚至心血管後,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北京晚報今天報導,北京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煤煙污染、機動車輛廢氣排放污染等問題,在北京市近年來集中顯現。

北京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據了解,北京PM2.5約有60%的來源來自於燃煤、機動車輛燃油、工業使用燃料等燃燒過程產生的空氣懸浮顆粒物,23%來自揚塵,17%來自溶劑使用和其他。

北京長年飽受空氣污染,這些空氣污染包括工廠燃燒和機動車輛廢氣以及沙塵爆等揚塵,導致北京市的天空長年都是灰色的,人們有時候在霾害嚴重時必須帶口罩外出。

在美國駐北京大使館開始公佈PM2.5的空氣污染指數後,讓大陸民眾,尤其是北京民眾質疑官方公佈的空污指數實在與實際相差太遠,北京市在剛開始以PM10監測已經足夠、PM2.5還在技術測試中等回應質疑後,最後在輿論壓力下,由大陸國家環保部宣佈,將於直轄市和重要都市展開PM2.5的監測,並適時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