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正負2度C」引起社會廣泛注目,但環保團體則有不同看法,台灣環保聯盟今(2)日發表聲明,認為該片除大量採用電視台的紀錄片外,對氣候變遷問題避重就輕,內容有不少錯誤,僅適合茶餘飯後閒聊之用,不適合當作基本教材全台灣各學校放送。
現正最夯:美俄峰會登場!川普、普丁一同走紅毯開心合影 2人燦笑握手畫面曝
環保聯盟說,首先,片名本身就可能引起誤會。因為多年來,國際間氣候變遷的討論在如何減緩氣候改變至「地球生態可接受範圍」,雖然對該如何才能達到仍有許多歧見,至少多數國家已然同意增溫不應該超過攝氏2度。沒有「負」的問題。
其次,環盟認為應該正視臺灣多年錯誤的能源與產業政策。 可惜該電影沒有提及。聲明更認為,我們的責任,不能推給下一代! 氣候變遷的影響逐漸在各地出現,,緩和氣候變遷需要規劃、準備,非一僦可及,所有有能力的人都該設法、實踐,是我們的責任,不只是片中所謂「你們」或下一代的責任!
此外,環盟也針對該片引用學者顧問身分及相關報告之錯誤名稱,提出指正。強調Stephen Schneider,教授有其學術地位, 但非該片製作所述的諾貝爾獎得主(第七段, 5:30)。片中數度提及IPCC於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出版報告, 去年IPCC並未出任何報告(http://www.ipcc.ch),應該指的是IPCC於2007年初的報告。
環盟更指出,影片中舉出的舉個台灣應該面對的真相,其實是錯誤的。例如一般以為「臺灣人口密度世界第二高」,但根據國際人口資料(http://www.prb.org)指出, 2009年中人口密度排名在臺灣前面的依序為: 摩納哥, 澳門, 新加坡, 香港, 巴林, 馬爾他, 孟加拉, 馬爾地夫, Channel Islands, 巴貝多, 巴勒斯坦等十一地, 超過一百萬人口的也有新加坡、香港、巴林、孟加拉、巴勒斯坦,不只一處。
「臺灣土地侵蝕率每年2%」是該片所提另一真相,環盟說,依此推論,五十年不到臺灣就會侵蝕殆盡,那四百年歷史, 原住民更可追溯兩三千年又是怎麼回事?
同時還有許多科學上的錯誤也遭到環盟列舉,並認為該片若是教材,老師該怎麼教?
環盟說,最嚴重的是,這部片子的重要訴求事實上缺乏根據。因為預測氣候改變如何影響降雨更加困難,目前全球各國氣候模式尚無法正確估計可能的改變, 該片所述「臺灣氣溫上升攝氏一度,降雨增加100%」,實在過於武斷。(http://new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