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范鴻軒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中國
  • 社會
  • 娛樂
  • 網紅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財經
  • 環保
  • 體育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Google News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范鴻軒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身分取得大不易  新住民難享天倫樂

    新聞 身分取得大不易 新住民難享天倫樂

    2012.05.25 | 13:22

    台灣新住民日漸增加,但政府對於他們在台生活的居住權保障卻沒有跟上腳步,讓許多希望在台灣生根的新住民苦不堪言。「當椰奶遇上珍奶」請到曾女香以及黃慧蓮女士分享她們來台後所遇到的許多問題。 曾女香於民國87年來台,當時政府要求必須在戶頭擁有20萬的財力證明才能申辦身分證,之後,更進一步調高至42萬新台幣。政府當初立意在於希望保障每位來台的新住民都有能力生活。但以當時社會情況看來,許多台灣大學生戶頭也不可能有42萬的存款,何況是初來乍到的新住民們。 沒有身分證造成了許多問題,例如沒有商家願意雇用沒有身分的新住民,或是新住民因為無法取得身分證,而常遭夫家控制,就算受到虐待也不敢提出離婚,因為只要離婚就得離開台灣,與親生骨肉分離。 因為類似事件層出不窮,有民間團體注意到這個議題,開始展開行動向政府反應,而政府也終於在民國97年放寬標準。只要有繳交所得稅或是能夠證明有正當工作並且每月領取薪水者,就可以申辦身分證。 而另一個對於新住民很大的挑戰就是境外面談,也就是來自東南亞、印度等特定21國的外籍配偶,必須通過境外面談,才能申請來台依親簽證或在台結婚。政府刻意列出21國名單已明顯帶有歧視意味,再加上新住民在面談過程中常受到刁難,導致許多夫妻硬生生被拆散而分隔兩地。 黃慧蓮也在現場訴說自身經歷,黃慧蓮嫁來台灣後,因為語言、文化差異過大,而與第1任丈夫離婚。之後,她認識了同屬越南籍的第2任丈夫,並且已經懷有身孕。但在面談過程中,由於許多細節或私密問題,兩人回答不一致,而被認定為假結婚,2次面談皆不通過。兩人因此分離長達半年之久。期間,黃慧蓮在台灣產下了小孩,並且獨力養育,生活十分艱困。 曾女香也分享了一個相類似的故事,曾有台灣男子到越南讓女子懷孕後,夫家因為2次面談皆失敗便放棄,最後,女子獨自在越南產下小孩,也因此在保守的當地受到嚴重歧視。 在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政策對於新住民的影響甚深,就算原本立意良善,也有可能產生嚴重的反效果。所以,政府更應該站在新住民的角度制訂政策,才能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
  • 身障兒廖庭澔  靠音樂展長才

    新聞 身障兒廖庭澔 靠音樂展長才

    2012.05.18 | 16:34

    從小就罹患肯納症(即自閉症)與視網膜剝離等多重障礙的廖庭澔,在廖媽媽抱持著永不放棄的母愛澆灌,以及靠著老師教學和自學的努力下,在音樂領域中發揮其才,獲得無數大小音樂比賽獎項,在街頭藝人中嶄露頭角。 廖庭澔從小罹患自閉症與視網膜剝離等多重障礙,身處在自我的世界裡,不與外人接觸。學校老師認為他什麼都不會,但廖媽媽抱持著永不放棄的希望,請家教教他點字,在換了許多環境和老師後,遇到貴人老師教他拼音法,才使他在學習上進步神速。原本老師只讓他擦風琴做一些小事情,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廖庭澔自己彈了一首兒歌,開啟他學習音樂的大門。 廖庭澔喜歡樂器,尤其是他的音感很好,在廖媽媽的陪伴扶持下,10歲後學習鋼琴、口風琴、手風琴等樂器。他很努力地學習樂器,1天練習手風琴6小時,對他而言,並不辛苦。藉由他的音樂才能,獲得無數大小音樂比賽的獎項,讓他從比賽中建立自信。 廖庭澔未來的發展是廖媽媽所關切的。透過啟蒙學校的幫助,讓廖庭澔考取街頭藝人的證照。廖媽媽表示:「由於證照不分任何身分,再加上對於藝術的要求,錄取率只有6%,很難考取。」成為街頭藝人的廖庭澔,雖然不善與人互動,但在他信手拈來的1千多首歌單裡,滿足觀眾享受各種風情的手風琴演奏。還記得有1次在龍山寺表演時,有位老先生點了一首《王昭君》,老先生聽完後感動落淚,使他想起在中國的親人。 對於廖庭澔成為街頭藝人,廖媽媽表示:「很自由,但很辛苦,要有體力應付5到6小時的表演,而且要面對抽籤的結果,不是每天都可以表演,要看天吃飯。」對此,廖媽媽呼籲政府要保障身心障礙者街頭表演的權益,要有場地讓他們可以表演。 對於家有自閉兒的家庭,廖媽媽的分享是:「要有耐心,不要放棄孩子,不要看他的缺點,幫助孩子發揮其優點,在某方面讓他建立信心,尤其是語言上的鼓勵,對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