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姚惠珍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中國
  • 社會
  • 娛樂
  • 網紅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財經
  • 環保
  • 體育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Google News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姚惠珍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長庚30日董事會 王瑞慧拒辭 王文堯任董事無望

    新聞 長庚30日董事會 王瑞慧拒辭 王文堯任董事無望

    2015.04.27 | 16:15

    市值逾3千億元的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將於30日召開董事會。由於台塑集團已故創辦人王永慶三房三女王瑞慧拒辭長庚董事,此次董事會並未排定新任董事提名議程,已故創辦人王永在二房長子王文堯確定無法進入長庚董事會,兩大家族協議,瀕臨破局。 據了解,新任董座李寶珠眼見三女王瑞慧拒辭長庚董事,兩大家族關係緊張,日前已透過人傳話告知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長庚董座一職只會做到這屆任期結束(明年底)」,希望王永在家族能諒解王瑞慧深耕長庚20多年來的情感,體諒她讓她繼續出任董事;李寶珠同時也尋求王永在二房周由美的諒解,希望其子王文堯出任長庚董事一事可以「等到下一任」。 然而,王瑞慧堅決不退,等同兩大家族原先協議-「接掌董座的家族占兩席董事,另外一家族則可掌三席」,瀕臨破局。一名知悉內情人士透露,若王永在家族能「體諒」,則大事化小、相安無事;若王永在家族仍堅定要求王永慶家族履行當時的承諾,董娘不排除請辭長庚董座一職,將由董事會投票決定董座人選,「王瑞慧深耕長庚20多年,長庚董事會15席董事僅長庚醫師代表就有6席,這6票也成了王瑞慧堅強的後盾,讓王瑞慧有問鼎董座的實力。」 該名人士指出,若是由王瑞慧出任長庚董座,以前決定王瑞慧考績的堂哥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變得還要喊王瑞慧一聲「董事長」,不僅體制紊亂,也恐不為王文淵所樂見,「說到底,在王瑞慧拒退下,兩大家族是否能繼續和好,就看王永在家族願不願退一步。」 此外,此次董事會預計將通過長庚前董事楊定一出任長庚醫院總監的人事案。據悉,新任董事長李寶珠認為,長女婿楊定一在醫學領域的學經歷以及擔任長庚執行董事長達12年的經驗,是不可多得的醫管人才,因此提議在長庚醫院組織架構內首創「總監」一職,聘請楊定一出任,來協助她掌管長庚。 換句話說,甫於去年底卸下長庚執行董事頭銜的楊定一,4個月後不僅重返長庚醫院,甚至以總監身分,手握實權。一旦待董事會通過,楊定一即成為長庚醫院創院39年以來第一位「總監」。  長庚醫院向來被視為台塑集團的「控股中心」,持有台塑、南亞以及台化的股權分別為9.44%、11.05%以及18.58%,不僅名列台塑、南亞與台化等三寶第一大股東,手握台塑四寶的股權,其市值高達2456.85億元(以4月24日台塑四寶收盤價估算)。正因為長庚手握四寶持股幾乎可左右四寶董事長人選,也因此長庚醫院董事會五席王家成員的董事人選,成了兩大創始家族王永慶、王永在家族角力的重點。 而目前長庚董事會總計有15席董事席次,社會賢達、醫療專業代表以及王家成員各占1/3席次,而王家成員分別為董事長李寶珠、王永在大房長子王文淵、王永慶二房長女王貴雲、王永慶三房三女王瑞慧以及王永在大房次子王文潮等五人。 時間拉回去年12月30日的長庚董事會上,李寶珠獲全體董事支持接掌長庚董座。當時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雖因出訪越南未能出席長庚董事會,但王文潮以及王貴雲在董事會後,仍陪同李寶珠現身會見媒體,顯見李寶珠掌權杖為兩大家族共識,長庚董座選舉圓滿落幕。 一高層透露,當初兩大家族已針對王家成員可出任的五席長庚董事,交換過意見。王永在家族提出「接掌董座的家族占兩席董事,另外一家族則可掌三席」的原則,王永慶家族也表態支持,雙方達成共識。但當時並未個別諮詢,王瑞慧也未參與家族協議,因此當王瑞慧被告知「應辭掉長庚董事,改由王文堯遞補」時,王瑞慧不惜違抗母令、堅決反對。 該名人士指出,王瑞慧已在長庚28年,當初也是父親王永慶叫她到長庚歷練,是最早進入長庚體系的王家二代,如今卻以所謂的「家族共識」,一聲令下就要她退,「她也已經五十多歲,叫她退就退,拱手讓位給從來沒有參與過長庚醫院業務的王文堯,情何以堪?」 據一名親近王家人士透露,長庚醫院長期以來就是王永慶三房家族成員所掌管,因此即使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已接棒近9年,長庚體系仍以三房成員馬首是瞻,且長庚醫院對於「總裁夫人」鄧美苓到長庚就醫時的「威嚴」印象深刻,因此對於鄧美苓從「總裁夫人」變成「長庚董座夫人」,戒慎恐懼。 該名人士指出,先前幾次總裁王文淵夫人鄧美苓到長庚就醫時,要求長庚醫院管制電梯,讓她專用,長庚敦北院區總共三台電梯,為了她就管制兩台,「因為怕一台臨時故障,所以要另外一台備用」,導致就診的病患抱怨連連,「以前董座王永慶看診時,都還不會管制兩部電梯,一個總裁夫人看診,排場搞得這麼大,他們(長庚)不敢想像總裁夫人變成長庚董座夫人後,會變成怎樣。」 據了解,長庚醫院內部規定董事會每4個月召開一次,而此次董事會趕在「期限內最後一天召開」,且議程內並無新董事提名案,顯然王瑞慧拒辭董事態度堅定,王文堯確定暫時仍無法進入長庚董事會。
  • 遺贈稅大降 王永在繼承者「受惠」逾330億元

    新聞 遺贈稅大降 王永在繼承者「受惠」逾330億元

    2015.04.14 | 18:16

    遺贈稅大減稅,對於「繼承者們」的「效益」有多大?僅從台塑集團兩位創辦人王永慶與王永在的遺贈稅實徵數相比,即可窺知一二。粗估王永在遺產稅的實徵金額不僅較王永慶少80億元,繼承者們所繼承的遺產,更較王永慶的妻妾子女們多出至少250億元。王永在子女受惠「政策利多」的效益,逾330億元。 而這可繼承遺產增加、須繳納遺產稅減少間所創造的330億元,是政府口中的「政策利多」,卻是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著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所論述「資本報酬率永遠超過經濟成長率,經濟成長的果實會被資本家壟斷」的實證;更是台灣「富者越富」、貧富差距日益惡化的實例。 事實上,在王永慶生前,王永慶與王永在持有3寶的持股相去不遠,同樣名列台塑3寶前10大股東。2008年10月15日,王永慶驟逝,其名下3寶股權分別為台塑2.91%、南亞5.46%、台化6.75%,以當日3寶收盤價估算,王永慶名下3寶股權市值約493億餘元;而當日王永在名下3寶股權分別為3.99%、5.13%以及6.3%,王永在名下3寶股權市值約504億餘元。換句話說,若僅以3寶股權約當市值而言,2008年10月15日王永慶辭世當天,王永在名下資產僅較阿兄王永慶多出10億元。 既然王永慶與王永在2兄弟名下3寶的持股相去不遠,為何2人實徵遺產稅會有近80億元的差距?最主要的關鍵正在於2009年遺贈稅修正法案正式生效,遺贈稅稅率不僅從以往的差別稅率修正為單一稅率,稅率更從往年最高邊際稅率50%,大幅降至10%,但因王永慶辭世時,遺贈稅修正法案尚未正式施行,仍適用最高50%的舊制稅率。 王永慶逝世時的遺產包含土地、現金與台塑3寶的持股,遺產總額高達602億餘元,剔除捐款等可扣除項目,核定遺產總額為526億餘元,遺產稅實徵金額為119.7億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更是「絕後」。因為去年11月27日辭世的王永在,其遺產稅率適用修正後的單一稅率10%,僅以王永在名下3寶持股估算,其遺產稅不到40億元。 除了「遺贈稅大減稅」的政策利多外,王永在繼承者們所繼承的遺產,更較王永慶子女多出至少250億元。原因之一是王永慶辭世時,正值金融海嘯時期,台塑3寶股權位處於低檔,而王永在去年11月27日逝世時,台塑3寶的股價已相對較高。其次,王永在於2009年後,陸續將現金股利加碼台塑3寶股權,持有台塑股權高達4.43%、南亞5.41%以及台化7.37%。以王永在辭世當日3寶股價估算,王永在持有3寶股份的市值逾778.6億元。當然,這還不是王永在所遺留下的全部資產。 換句話說,從2008年10年15日到2014年11月27日為止,短短5年時間,僅透過「錢滾錢」所增加的「資本所得」,王永在名下持有3寶股權的市值就「滾」出了275億元,增至778.6億元。王永在的子女們可繼承的遺產較王永慶的繼承者們多出至少250億元,卻因遺贈稅調降政策,所繳納的遺產稅減少80億元,一增一減之間,王永在的繼承者們受惠「政策利多」的效益高達330億元。 (圖:中央社資料照片)
  • 財部隱匿真相  遺贈稅收年減百餘億元

    新聞 財部隱匿真相 遺贈稅收年減百餘億元

    2015.04.14 | 17:54

    自2009年遺贈稅稅率降至10%的單一稅率後,外界抨擊聲浪不斷,財政部去年提出過去5年的遺贈稅實徵數,試圖證明「稅收並未大幅減少」。但事實上,每年度的實徵數中,剔除適用修法前舊稅率案件,過去5年以10%遺贈稅實徵金額平均竟僅125億元,較2008年前3年平均實徵數287億元減幅逾55%,保守估計每年減少約百餘億。顯見財政部企圖隱匿遺贈稅收減半、大玩數字遊戲。 馬政府以「降低繼承者或受贈者的避稅誘因、增加國內經濟動能,以達擴大稅基自然增長」之名,將國內遺產稅、贈與稅稅率大幅調降,從往年遺贈稅最高邊際稅率50%降至10%,採單一稅率,並自2009年開始施行。 自遺贈稅調降至10%單一稅率後,外界質疑「圖利富人」的聲浪不斷,也質疑遺贈稅收大幅銳減。為此,財政部特於去年2月18日發布新聞稿強調:「遺贈稅調降後,實徵稅收並未大幅減少」。 財政部公布2009年至2013年每年遺贈稅實徵金額數字,說明除了2009年遺贈稅金額約223億元,較修法前2006至2008年平均實徵數287億元,稅收減少64億元外,2011年、2012年以及2013年遺贈稅實徵金額分別為236億餘元、282億餘元以及234億餘元,顯見遺贈稅新稅率施行後,實徵稅收並未大幅減少。針對2010年實徵金額高達403億元,財政部說,扣除如台塑集團已故創辦人王永慶等特殊大額案件後,稅收約為253億餘元。 但進一步細究2009年以後遺產稅與贈與稅的實徵稅收數,即可發現「數字後的真相」。因為一些課徵主體於舊制稅率實施期間辭世、新稅制施行後才起徵的遺贈稅案例,仍以最高邊際稅率50%的舊稅制課徵。因此在2009年迄2013年間,成了遺贈稅收的過渡期,遺贈稅收來源分為兩類,一是2009年後辭世,適用修法後的新稅制10%單一稅率來實徵的案件;另一類,則是2009年前辭世,適用修法前最低10%、最高邊際稅率50%的累進稅率來課稅的舊案。 以2009年為例,遺贈稅總稅收約為223億元,其中遺產稅實徵金額為172.25億元,而該年度適用新法以10%單一稅率課徵的遺贈稅總額僅約35億餘元,包括遺產稅的8億餘元以及贈與27億元。而在該年度的遺產稅中,適用修法前稅率的舊案,則實徵近164億元。 換句話說,2009年遺贈稅實徵金額仍有223億元,其中採取修法後10%單一稅率的實徵數僅僅35億餘元,較修法前(2006至2008年)平均課徵金額287億元大幅衰退87%,足足減少252億元。而從2011年至2013年為止,遺贈稅中以10%新稅率實徵的金額雖然逐年成長,分別來至134億元、154億元194億元,但與2008年前3年平均實徵數的287億元,仍有一百餘億元的差距,與財政部口中「並未明顯減少」實不相符。 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許慈美指出,遺產稅稅率從以往最高50%的累計稅率修正為目前10%單一稅率,「短期來看,若少了舊案的稅收,遺贈稅實徵數是一定會減少。但是長期來看,若能擴大稅基,對國家財政稅收來說,不一定會有衝擊。」 許慈美舉例指出,以往許多富豪家族透過事先規畫捐贈到財團法人基金會方式,來規避遺產稅,現在10%遺贈稅率低,可能就不會有這樣規避的手段,稅基擴大下,遺贈稅的實徵金額就不會差太多,「目前以10%單一稅率課徵的遺贈稅收,是符合財政部的預期。」 對於王永慶、王永在兩兄弟的遺產稅因新舊稅率不同,導致王永在遺產稅金額粗估較王永慶短少80億元的差距,許慈美說,若兩位富豪皆未生前規劃捐贈名下資產,王永慶課徵稅率為50%,王永在課徵稅率為10%,「這樣確實會有數十億元的差別,但畢竟這是單一個案,若從整體稅基來看,從長遠角度來看,影響就不會那麼大。」
  • 確保台塑集團控制權  三娘可望接長庚董座

    新聞 確保台塑集團控制權 三娘可望接長庚董座

    2014.12.23 | 17:11

    財團法人長庚醫院董事會下午4點召開董事會,審查董事提名人,據了解,此次提名原訂只要提名1人,卻意外提名2名新任董事候選人,分別是台塑集團已故創辦人王永慶三房李寶珠以及南亞光電董事長王文潮,預計李寶珠與王文潮將可進入董事會。而長庚新董事會預計30日召開補選董事長,在長庚體系擁護下,李寶珠問鼎董座機會大增,長庚醫院成立40年將首次由非「王」姓成員出任董事長。 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為台塑、南亞以及台化三寶的第一大股東,手握台塑集團股權約當市值2000億元,被視為台塑集團的控股公司,而長庚醫院董事長王永在辭世後,誰接掌長庚醫院董座,備受關注。原本外界預期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可以「以父之名」順利接掌長庚,如今卻意外翻盤,王永慶三房李寶珠不僅名列提名董事名單,甚至已取得董事會過半數支持,極有可能在30日的董事會中獲提名成為長庚醫院新任董事長。 目前長庚醫院董事會總計有15席董事,其中5席王家成員分別為創辦人王永在、王文淵、楊定一、王貴雲以及王瑞慧,由於王永在於11月27日辭世,依規定董事會必須在1個月內補選1名董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長庚董事會下午4點召開的董事提名人總計有2名,分別為王永慶三房李寶珠以及王永在次子王文潮。 原本外界看好王永在長子王文淵將接掌長庚醫院董事長,如今王永慶三房李寶珠卻出乎外界意料地進入董事會,接掌長庚董座的機會大增。據親近王家人士指出,長庚醫院長期以來就是三娘體系掌管,創辦人王永慶在世時,總裁王文淵甚至都不是董事成員,王永慶交棒時,王永慶三房長女婿楊定一曾一度要接掌長庚醫院,後來被創辦人王永在否決,並態度強硬怒斥:「王長庚是我爸爸,怎麼可以董事長不姓王」。  王永慶於2008年10月15日辭世後,王永在接掌長庚醫院董事長,王永在長子王文淵才進入董事會,形成今日5名家族成員中,王永慶家族掌有3席、王永在家族掌有2席的局面。然而,儘管王文淵為台塑集團總裁,但仍無法號令長庚醫院體系,上一次董監改選時,甚至發生「長庚叛變事件」,也就是規劃的15名董事名單,南亞董事長吳欽仁竟意外落馬,由一名長庚醫師遞補,引起王文淵震怒,但卻無法改變改選結果,顯見長庚體系已逐漸不受掌控,當時的「柔性叛變」是否為三房家族所默許,則不得而知。 對於李寶珠此次出線,一名董事成員指出,提名人選作業皆由長庚負責,顯然長庚體系可以接受李寶珠出任當董事長,「可能也只有三娘可鎮得住這些醫生。」 而一名王家成員則表示:「誰當董事長其實不重要,誰退出董事會以及誰當董事長都會經過家族協調,不會發生同台競爭(即王文淵與李寶珠互相競爭董座)的局面,原則就是董座家族3席、總座家族2席。」      據了解,王永慶家族與王永在家族成員已達成共識,在王家5席成員中,王永慶家族佔有3席,王永在家族佔有2席,但如今李寶珠與王文潮皆進入董事會,即代表王家成員將有6席董事席次,其中王永慶家族有4席,目前確定由楊定一退出董事會,王貴雲、王瑞慧則續任董事,不破壞兩大家族在長庚集團內的勢力。  至於其他10名董事名單中,有5席為社會賢達分別是台塑董事長李志村、台塑集團總管理處總經理楊兆麟、總管理處副總經理傅陳卿、西園醫院林家二代林澤安以及長庚醫院顧問吳德朗;另外5席專業經理人董事代表則為王正儀、李石增、王清貞、廖張京棣以及吳正雄等醫師。 (圖:中央社資料照片)
  • 長庚董事長補選 王文祥:不姓王也能接受

    新聞 長庚董事長補選 王文祥:不姓王也能接受

    2014.12.18 | 21:49

    台塑化今(18)日召開董事會,台塑集團已故創辦人王永慶二房次子美國JM Eagle公司董事長王文祥以台塑化董事身分出席,在8分鐘獨家專訪中,澄清「是遲到沒趕不上叔父家祭並非蓄意缺席」,對於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董事長下周將補選董事長,王文祥說:「相信長庚董事會會選出一個最好的人選,不管姓不姓王,我都能接受。」  台塑集團已故創辦人王永慶辭世後,王永慶二房長子王文洋於2009年掀起海外訴訟,迄今戰火延燒美國、台灣、百慕達以及香港等四地,訴訟大戰越演越烈,對於長兄王文洋的海外爭產訴訟,王文祥說:「我覺得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不是說一定要怎麼樣。」 這是否代表接受父親王永慶生前安排成立海外五大信託?對此,王文祥強調:「如果(加重語氣),這是我父親的安排,我當然會接受,可是我不知道是不是。」追問是否會想要知道答案時,王文祥說:「有一天,有人要告訴我答案,我當然想知道,可是我現在不知道這個是不是我爸爸的安排。」 至於叔父王永在辭世,誰適合接掌市值超過3千億元,手握台塑四寶股權市值近2千億元的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董事長,王文祥說:「我不知道,這不是我來說適不適合,這是醫院董事會決定的,不是我所能置喙。」而按照法定程序,長庚應該在27日前完成補選董事長作業,預計長庚董事會將於下周召開。 對於叔父王永在生前曾堅持長庚醫院董事長不可不姓王一事,王文祥說:「我都在美國,也沒有參與台塑集團的運作,我不知情。」至於是否能接受「長庚董事長不姓王」,王文祥表示:「我當然能接受,相信醫院董事會會選出一個最好的人選。」    對於自己上周(14)日未出席叔父王永在告別式中的家祭儀式,引起外界諸多揣測,王文祥無奈地說:「一切都是誤會」。王文祥解釋,上周三(10日)以DEA(美國緝毒署)教育基金會董事的身份,出席中信慈善基金會和DEA教育基金會簽約儀式,當天下午就已經去叔父王永在家中看過他老人家最後一面,「我是我們家(王永慶二房)最小的小孩,叔父從小就很疼我,從日本出差回來還會特別買玩具給我,我們感情很好,我怎麼可能不去看他。 」  王文祥進一步指出,上周三當晚就已經飛回美國,因為周四跟周五要接連兩天出席太太范文華公司二十周年的慶祝活動以及JM Eagle公司的聖誕舞會,直到週六才搭飛機返回台灣,周日才到台灣,「我一周之內台灣美國飛兩次,那天真的是遲到,不是蓄意不到,大家都誤會了,不過誤會就誤會,我自己心裡平安不受影響。」   王文祥也再次強調,上周三他接受媒體採訪所說關於台塑集團接班人的談話被媒體錯誤解讀,「上市櫃公司本來就是由股東作決定,我的意思不是說現在經營團隊不好,我為什麼要批評他們?都是自己人,我沒有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