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鐵雲林段下陷問題,引起各方關切。事實上,這早在高鐵興建前就已經注意到了,但政府單位一直未積極設法解決,現在問題越來越嚴重,到底是誰的責任?
不過,說來也是吊詭,西海岸地層下陷問題,其實與「中日戰爭」也有一定程度的關係。雲林海埔地的開發,雖源於農漁民的經濟利益,但後來成為大規模的開發行為,背後卻與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南進政策,以及戰後國民黨因國共內戰失敗撤退來台,牽連起某種程度關係。
日本人在大東亞戰爭末期,為了南進政策成立所謂「國策會社」,其中之一的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看準台灣山林資源,積極進入內山伐木,此一政策也連帶影響了下湖口居民。在下湖口廢港後,許多人因而轉向山區從事木業,60年代,台灣首區一指的林業大王孫海,就是來自下湖港(新港),而留在濱海的居民,卻也因為南進政策的影響,也成為帝國拓張的棋子之一。
 
中日戰爭末期,日本知一時無法結束,為增產糧食,特指定台灣拓殖會社及日本興業製糖會社,在今雲林口湖鄉新港及崙背鄉海口厝兩地區的海埔新生地加以開墾(即麥寮至橋頭,以及台西至口湖一帶),希望能增加耕地面積。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將觸角伸入海濱,這是臺灣海埔新生地大規模開發的肇始。
 
雲林海埔地,北起濁水溪口,南迄三條崙(後延至北港溪),南北長25公里;東西最寬3.5公里,地質屬於隆起海岸,土壤絕大部分為沙土。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強烈北北東向季節風,風向為北北東,最大風速達16公尺,平均為每秒10公尺;平均年雨量為1,250公厘,年蒸發量再,2,000公厘以上。由於這種氣候對於農作物生長相當不利,加上受到中日戰爭影響,台灣農田水利多所破壞,以致水田面積遞減很多,從1937年﹙昭和12年﹚至1945年﹙昭和20年﹚之間,台灣農田水利工程的重心,主要是往海岸地帶開墾。
 
其中,日糖負責內部大潮不及的1227公頃;台拓負責外面海埔地6100公頃。1942年,日糖已墾出耕地872公頃,名之為崙背墾區,並即耕作種植甘蔗糖所需之原料;台拓計畫分為四區圍墾,至1945年,僅完成第一區第一年計劃之347公頃及第二區第二年計劃之半數469公頃,共計不過816公頃,名之為台拓地。
 
由台灣拓殖株式會社負責開墾的口湖鄉新港區部分,約築海堤4400公尺,沿水路提9500公尺,為了防止風砂淹沒農田,並大規模起造防風林,其灌溉用水引用嘉南大圳的尾水,並在耕地內開鑿深井引用噴泉,此項工程於1937年﹙昭和12年﹚開工,原預定三年完成,但因1940年﹙昭和15年﹚颱風毀提,延至1942年﹙昭和17年﹚始完成,共計開墾738甲,耕地面積為512甲。
 
臺拓這項墾殖政策因日本戰敗而結束,戰後,這部分已開墾土地交由台灣土地銀行代管,再交由台糖公司負責管理, 1957年11月台糖正式成立籌備處,並在舊台拓地鄰近海埔地之處,選定133公頃土地成立實驗區;1959年底完成開發初步規劃及農耕調查工作。其開發之原則,亦為就現有海埔地,選擇適當之處築堤圍墾,計築堤30公里,圍成四個墾區,面積共為2620公頃,工程費總計新台幣235,000,000元,1959年5月籌備處結束,改組為墾殖實驗處,經過實驗,認為極有全面推廣價值。
 
也許歷史就是這樣的奧妙,在台糖完成墾區實驗後,台灣的國民黨政府甫從1958年「八二三戰役」情勢中穩定下來,當時也因為因應國共內戰,鼓勵「爭產報國」,使得台灣人口增加,國府當局為解決糧食與安置國軍退伍榮民,自1963年至1971年之間,開始進行海埔地新建水利工程開發。這個銜接日本二戰末期的政策,讓雲林西海岸地區,成為台灣沿海重要的魚塭養殖場。
 
這個地區的養殖魚塭興盛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本區位於「風頭水尾」的困窘而來,一則因本區沿海土壤屬於鹽鹼土或當地人所稱的鹽分地,土壤富含鹽分;其次雲林縣為台灣中南部沿海最突出者,且因季節風強勁,尤其是秋冬季之東北季風尤甚;加上此區又居灌溉水利之末端,這三種自然因素,相當不利於作物耕種。
 
1960年代,由於養殖魚塭的興起超抽地下水,不但加速了古「樹苓湖」瀉湖的消失,也讓這個地區,成為台灣地層下陷速度最快的地區。根據水利署統計資料,雲林地區地下抽水井口數超過10萬口以上,主要分佈扇央與扇尾地區,而沖積扇之扇央與扇尾地質主要為砂、粉砂與黏土等易壓縮的土壤為主,因此當大量抽用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進而引發嚴重之地層下陷。
 
水利署監測資料也顯示(WRA,2007),自1992 年~2007年,雲林地區最大累積下陷超過110公分以上,並在內陸地區形成一個大型沉降錐,也就是目前高速鐵路通過的地方,為最嚴重的下陷中心,若長久持續下陷,將會對高速鐵路產生影響,更凸顯雲林地區的嚴重下陷,需要立即解決的重要性。
 
而且從2006年至2007年,雲林地區平均下陷速率超過3公分/年以上的鄉鎮,包含有:二崙鄉、虎尾鎮、土庫鎮、元長鄉、褒忠鄉、崙背鄉、東勢鄉、麥寮鄉、台西鄉、四湖鄉、口湖鄉、水林鄉、大埤鄉與北港鎮等15個鄉鎮,最大年下陷速率達8.2公分/年,持續下陷面積達551.5平方公里。
 
地層下陷及其他因素影響(濁水溪上游攔砂壩及六輕工程),使得海岸線及沙洲逐漸消失,雲林縣沙洲的萎縮,始於目前已消失的台西鄉「海豐島」﹙海豐島原名「佐佐木島」,因含有日本色彩,於1947年3月26日改為海豐島﹚,目前則以口湖鄉所轄、全台最大的沙洲島「外傘頂洲」,飄移至嘉義縣東石鄉最為嚴重。
 
因為沙洲的飄流,使得海口失去屏障,每遇暴潮就容易發生海水倒灌,造成人民嚴重傷亡,及農作物、農田的鉅大損害;而砂島的漂流,就像這裡的海口遊子一樣,為了生存,哪裡可以生活,就往哪裡走,東漂西移,南來北往,不停止移動。
 
不想飄移或無法離開的西南沿海居民,也一樣因地層下陷,每年都須面臨「做大水」的循環惡夢:「人、地下水、地層下陷、淹水、移屋升屋→人、地下水、地層下陷、淹水、移屋升屋→………。」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