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漢光41號」演習歷時10天9夜,是史上時間最長、動員後備軍人人數規模最大的一次,同時國防部更首次納入「城鎮韌性演習」,驗證軍民聯防與後勤調度的可行性,演習內容涵蓋反登陸、反空降、空防火力布署、灘岸阻絕與野戰防空等科目,不僅強化實戰經驗,更是對聯合作戰體系的一次壓力測試。

 

面對意外,更該看見堅持與改革


演習期間出現數起車輛意外事故,包括V-150翻覆、自走砲擦撞、飛彈車卡建物等,引發輿論關注;固然這些事件突顯安全控管與操作訓練仍有改善空間,但在高強度實兵對抗與全天候調度下,風險難以完全消除,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國軍願意坦誠面對、主動檢討,而非推諉卸責。

 

鼓舞士氣,才能強化防衛意志


台灣處於中國極權壓力之下,漢光演習的價值不只在戰術層次,更在於傳遞堅定自衛的決心,中國軍機不斷擾台,輿論滲透與認知作戰無孔不入,國軍若無強大士氣與民意支持,難以抵禦外患;即使過程不盡完美,整體成果仍應給予鼓勵,唯有社會齊心支持,國軍方能從挫折中進化,持續撐起國防。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