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打詐歷程未因打詐四法三讀通過而停下腳步,內政部於8月底上架「打詐儀表板」,透過揭露每日全台受理案件數財損數,讓民眾知道詐騙危害財產狀況,通傳會要求3大電信在10月底介接165防詐風險資料庫與移民署資料庫,避免黑莓卡、移工卡等遭詐團濫用,數發部則透過修正防詐條例相關子法,要求網路廣告平台應於24小時內下架詐騙廣告,更要求平台落實「廣告實名制」, 預計明年元旦起上路。
賴清德總統曾在國慶談話中提到,執政團隊絕不迴避詐騙橫行的問題,並加強「打詐」力道。從這幾個月來看,雖然打詐確實不是越打越多,而是不打更多,面對民眾重視的詐騙課題,政府全面動起來,試圖讓人民對政府打詐有感,值得嘉許。詐騙涉及的課題方方面面,除了火紅的周杰倫演唱會開賣,讓有心者嗅到「詐機」之外,就我長期關注的數位科技領域來看,一些未KYC 身分驗證也可以使用的虛擬貨幣交易所,甚至是假交易所,也成有心人士詐騙他人管道,如何在科技浪潮之下,提升全民辨識新科技詐騙抵抗力,儼然成為重中之重。
目前政府對虛擬資產態度仍相當尷尬,一來是不得不將虛擬資產業採漸進式納管,二仍以不鼓勵民眾投入的態度來看待「虛擬資產投資」,像金管會粉絲專頁就曾發文「網路投資群組詐騙多,虛擬資產投資風險高,停看聽後再投資」,政府有如此心態雖能理解,但這只能擊退無心投入「虛擬資產投資」者,對於真心想嚐鮮的用戶來說,根本毫無效果。
台灣在面對境外虛擬交易所的困境,就跟前幾年政府對社群平台難以課責的狀況類似,以現行狀況來看,想嚐鮮的用戶除了能透過台灣26家已經完成「已完成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業者進行虛擬資產交易之外,也能自己上網搜找無需KYC身份驗證的交易所,而對那些未成年卻對虛擬貨幣投資有興趣的年輕人來說,他們也能透過這些交易所進到虛擬資產市場,但開戶後風險也隨之而來,除了無數廣告、釣魚網站將大量推放給未成年用戶之外,更怕用戶點開假交易所,導致用戶錢包授權遭騙取,資產甚至被掏空。
這種已在新創、幣圈瘋傳的新興詐騙手法,政府是否掌握?就這類新興詐騙手法,政府應考慮與產業聯合防堵,不讓新興產業成打詐死角。
政府打詐不遺餘力,應受肯定。但相較於中央各部會將重心置於打詐、防詐上,詐騙受害者援助也需要公私協力加把勁,相較於犯罪已經有「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更生人也有「台灣更生保護會」、消費者則有屬於官方的「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或是民間「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針對詐騙被害人,公私部門或許能考慮成立一個單位、協會,專心推動扶助詐騙受害人工作,不論是統籌多位詐騙受害人,共同向詐團提告,或搜羅各部門的打詐數據,出版「打詐年報」,希望官方在打詐之餘,能匯聚更多心力到被害人保護上,面面俱到的打詐才能讓全民更有感。
李妍慧/台灣新政協會 理事長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