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縣市長、議員選舉活動熱烈展開,引發了不少參選人在學位論文、研究報告之抄襲,A國庫錢的研究個案等,陸續被媒體揭發出來,好像「扒糞」似的情形,令人噁心,這是1990年代台灣民主化發展迄今還存在的奇特現象,令人憂心,主要出在「貪婪心」及「誠信」問題,值得探究。因此「反貪腐、救台灣」活動有重大的意義。

8月30日至9月2日政府法務部舉辦2022聯合國反貪腐公約 中華民國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同時法稅改革聯盟等民間社團「反貪腐、救台灣」正義人士聚集在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外圍一起發聲,想喚起政府早日消除貪腐,否則貪腐繼續存在,將嚴重侵蝕台灣的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的正面成果。

回顧26年前發生的太極門稅務冤案,1996年底,法務部推動全國宗教掃黑行動方案,當時侯寬仁檢察官與調查局人員、國稅局官員等構成「共犯結構」成員,想謀取巨大查稅獎金,製造了太極門冤案,其中太極門稅務冤案迄今仍未完全平反,令人憤怒與遺憾。

政府官員的貪腐情形無法消除,因為它存在於黑暗中,照不到陽光,因此行政公權力的行使「透明化」很重要,尤其是財政部在稅務方面的解釋函令多如牛毛,國稅局官員的行政裁量權的變數很大,對於納稅義務人相當不利。

如今雖然「查稅獎金」已不存在,而稅務獎勵金制度仍然存在,由於它的存在,是造成國稅局官員們貪腐的誘因,更增加「貪腐」問題難以根除 

平心而論,「反貪腐、救台灣」活動不應該只是喊口號而已,而要真正力行,如此政府舉辦2022聯合國反貪腐公約 中華民國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才有實質意義。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