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作為本土政黨二次執政已經堂堂邁入第六年了,同時也是地方大選年,回首台灣民主之路,民進黨提出三份具有歷史意義的文件,第一份是1991年提出的「台獨黨綱」被視為民進黨的核心價值之一;第二份是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則被認同為中間務實路線的代表,譽為陳水扁總統贏得勝選的重要基石;而2007年游錫堃擔任黨主席、林佳龍擔任秘書長時提出並深受獨派支持的「正常國家決議文」,很可惜的,似乎因2008年總統大選失利而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然而我們發現:15年前「正常國家決議文」的主要主張卻深深地影響近十年台灣政治社會的發展。其中許多已落實主張如:「轉型正義」;「以『台灣』為主體的公民教育」;從務實地角度將政府機關、公營企業、護照等加註「台灣」並為自己正名,逐漸地受到多數國人同胞認同。18歲公民投票權的修憲提案也將在年底大選一併複決。對外關係正常化的主張,也在這幾年美中關係產生變化的大環境下,出現一道令人振奮的曙光,裴洛西議長來台訪問更是台美外交史上重要新頁,中國不理性的對台軍演引起全球民主國家對台海問題的重視,並發聲聲援台灣,台灣與美國及民主世界國家建立正常外交關係,成為民主世界的一員的重要契機。足見一份具有前瞻意義的文件對執政黨與國家發展有多重要。

若沒有價值論述的政治人物不配得到人民的信任與支持,然而在此重要的歷史時刻,主政者理應如2007年的游錫堃主席毅然決然提出「正常國家決議文」的智慧與勇氣一般,對台灣即將面臨的挑戰,提出更具前瞻眼光的看法與主張,成為一個負責任政治人物。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