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逐漸對政治、社會運動有熱忱的我,發現這齣劇,並且看完之後,總是會想要跟朋友分享。而當我跟朋友宣傳這齣劇時,朋友們總會說:「這是什麼國際比賽嗎?」、「你什麼時候開始看橋牌比賽了」之類的,說是國際比賽嗎,這倒也是。《國際橋牌社》的汪導比擬台灣在國際的外交局勢其實就像一個牌局,台灣沒有主動發動國際大事,然而只要有國際大事好像就會牽扯到台灣。
「過去的歷史有什麼不對的,我們可以原諒它,但是我們不能忘記。」
這是在劇中的一句台詞,也是《國際橋牌社》的起源。從其他訪談節目、國際橋牌社自己的花絮頻道,可以看出他們想要做出其他「台灣記憶IP」的決心。在《國際橋牌社》出現之前,這部劇的導演也拍過許多過去政治的紀錄片。最近,也有許多有關台灣歷史的紀錄片出現。例如:人權紀錄片《少了一個之後—孤軍》 、電影《返校》、短片戲劇《路~express》以及本次所要分享評論的《國際橋牌社》。
另外,我也挺喜歡這句台詞的,過去,我們總是對自己的歷史一知半解、認為他只是應考工具。而後來的反送中事件,讓我了解到了追求民主的必要性,也讓我想要去了解更多有關台灣人追求民主的歷程。這一個學年,我去看了很多有關二二八的書籍、共生音樂節的展、參觀國家人權博物館。才得知道人民追求民主的不易之處。進而更加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民主自由。
《國際橋牌社》吸引人的特點
在《國際橋牌社》中,片頭有打出是純屬虛構,但稍微了解的人,都會將腦中對政治的印象帶入戲劇中,不太了解的人也會透過某些角色,去了解那一段歷史中的其他人,以及他所衍生的其他課本沒有提到的歷史。另外,他的選角,也是一個吸引大家去觀看的賣點。主要角色的塑造也很成功,找了許多曾經、現在的政治人物作為劇中的配角。
在劇裡頭,不單單只是聊政治,還有我認為可有可無的愛情線,還有上下級對彼此的信任、忠誠、兩方的爾虞我詐。所以不用擔心它會枯燥乏味。
但還是有個小缺點,我一開始是因為某些單一事件,而觸發自己想看這齣劇的念頭,然而整齣劇並沒有將所有事件做一個完整介紹,例如:黃國章事件,我只知道開頭、結尾,卻不知其中過程。就好像賣產品給你,但售後服務得自己來一樣。提供更多有關台灣的歷史,等著自己去探討。說是小缺點,但又不太算是,只是自己更偏向從畫面所帶給我的感覺。
對比過去與現今的言論自由。
第一季的劇情,主要圍繞在解嚴剛結束、廢除刑法100條、總統為全民直選的部分。這些是最能體現出台灣民主政治的進步歷程,然而剛解嚴的時候,有關台獨的話還是不能說,因為一說,警總就有可能將自己抓走、報紙所選擇的主題,可能會因為政府的壓力,而無法出版,在那時候,警總所帶給人民的威權還是一樣深深地影響人民的自由。他們較像被官方所制約住了,而無法表達自己的看法。
而現在的我們,到像被自己給制約住了。當我們在使用社群網站時,怕自己逆風而行或是只有不同於自己理念的對方敢於發言,導致風向好像都是往反方集中、在社群網站中,我們也常常會被同溫層給綁架,不去思考異溫層的言論、事情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所需要去改變的。我們應該更學習著要如何內化我們所接收到的資訊,在外放給大家,就像劇中的記者拿到府方、院方給他的資料時要如何判斷來源正確,要如何統整都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