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新聞工作者李惠仁花費6年時間,自力進行的禽流感疫情調查報導,最近因為所揭露的政府失職真相獲得證實,引起廣泛關注。社會大眾一方面發現,調查報導在民主運作中具有重要價值;另方面亦不免疑惑,揭露內情的新聞工作者為何不是體制內的記者?
 
    不容諱言,西方科技發達國家即使面臨傳播科技劇變、公民新聞崛起的衝擊,組織性機構所產製的新聞,仍然是當前公眾最重要的新聞來源之一。但同樣值得正視的是,傳統的商業媒體已因經營利潤的考慮等因素,非但功能不若以往,甚至出現嚴重缺陷。美國聯邦通訊傳播委員會(FCC)去年即發表報告指出,2006年以來,美國日報從業人員的人數已減少逾四分之一;1980年代末迄今,電視聯播網的新聞工作人員更減少近半;1985年至今,雜誌採訪人員亦縮編達半數。
 
    人員的減少雖不意謂商業新聞組織將成昔日黃花,但許多研究及FCC的報告皆證實,人事大幅縮編的結果已造成傳統地方新聞與調查報導的萎縮。美國目前只有三分之一地區擁有新聞廣播電台,不到30%的人可以收視地方有線新聞頻道,而且高達33%的商業電視台提供極少量的新聞或根本沒有新聞服務。調查報導亦復如是,據統計,美國各類型調查報導獎的參賽件數都在下降,以普立茲公共服務新聞獎為例,1984到2010年間就掉了近43%。
 
    調查報導與地方新聞的衰退,影響至深且鉅。上述由美國FCC顧問沃德曼(Steven Waldman)所主持的研究中,便特別以美國洛杉磯時報的報導為例,來指證新聞從業人員縮編的後果相當嚴重。該報在2010年6月一篇得到普立茲新聞獎的報導中,揭露了加州以工人階層為主的貝爾(Bell)市,發生市政府與警察局首長坐擁高薪的醜聞。問題是,此事至少自2005年就已顯露跡象,卻因該市已無記者進行常態性的採訪,導致納稅人被官員坑了至少560萬美金。前巴爾的摩太陽報記者賽門(David Simon)會在美國國會的公聽會上聲稱 : 現在是做一個腐敗政客最好的時機之一,實不令人意外。
 
    面對調查報導萎縮在民主政治上所造成的衝擊,一些西方國家已思考補救之道。美國FCC的報告呼籲民間基金會投入更多經費支持非營利新聞業,同時政府可以在內容中立原則下投資有利於媒體發展的資訊科技。英國的上議院傳播委員會更在今年2月提出建議報告,主張由獨立的規管機構如該國通訊傳播局(Ofcom)或新聞申訴委員會(PCC)設置調查報導基金,從業者違反報導規約的罰款中撥出經費,來支持調查報導或調查報導記者的訓練。
 
    為了建立健全的媒體生態,我國新聞局剛宣布要委由第三公正單位進行收視行為的調查。此事雖有其意義,但我國新聞生態必須面對的問題遠大於此,正本清源,何不思考設置獨立的優質新聞或影視發展基金,由本至末,系統性的面對新聞業乃至媒體生態的問題,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