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國清 (北投社區大學校長)


土生土長在基隆,也長期關心基隆的發展,但也眼見基隆在台灣版圖中越來越被邊緣化的現象,心中無限唏噓。因此每談到基隆的未來,我常表達三種意見,一為盡快與北縣市合併為北都,二為整併瑞芳、金山等鄉鎮成為大基隆,最後是港市合一成為特區。不過,根據馬總統『三都十五縣』的政見,看來政府將會朝『北北基』合併的路上走,只是這樣一件對基隆人影響重大的事件,卻沒聽過有任何一位政治人物向基隆人正式說明或宣佈,更別說與基隆人討論了。


記得有一天回到家,跟兩個孩子恭喜,因為到他們的年代,將會是『北都』的大時代,沒想到兩個孩子齊聲反對,他們說:『那基隆是不是就不見了?』,女兒甚至說:『那基隆中元祭不就變成台北中元祭了嗎?』,因此他們不准我贊成北北基合併,看來兩個孩子的『基隆意識』比我強太多了!


10月25日及11月1日的自由時報,連續兩週日都有半版廣告,標題為『基隆正在躍升—揮別易被遺忘的基隆』,看到這標題,一方面感到心有戚戚焉--『基隆』的確是個常被遺忘的城市,另一方面則感到興奮--總算有人正視基隆的發展,細看內容,第一段的標題是『基隆市正在質變 準備入籍台北市』,怪怪的,原來撰稿者大概是認為『北北基合併』是代表『基隆』要像媳婦般的嫁入大戶人家吧!內文則提到基隆市政府正積極辦理的四大建設:『四大都更』、『捷運延伸』、『輕軌捷運』及『外圍聯絡道』,這四項建設是老掉牙而且部份尚未確定的計畫,不知撰稿者是否想以此作為中央給『基隆嫁入台北』的嫁妝?
 
廣告右半邊則說明政府將闢建『五堵暖暖聯絡道』及『基福公路』,前不久曾寫過一篇『我家住在暖暖高級住宅區』,在回應女兒對上述政策的質疑時,我在最後寫下『我手中就這麼一票,還能怎樣?』的感嘆,我的本意是,面對不斷的建設以及以建設為主軸的政策,難道我們不該反省一下:
 
一、我們有權力在這一代把所有資源消耗光嗎?
二、政府有權力任意開發建設嗎?
三、政治人物可以都不跟市民說明基隆市的未來嗎?。
 
再說,如果五年後基隆真的要併入台北市?就這樣做那幾個建設,就代表基隆人會幸福嗎?閉起眼睛想像一下,當這些建設完成、北北基合併後,基隆是要像「台北東區」、「木柵」、「新店」,還是「板橋」?而這是我們要的嗎?『硬體建設』是基隆併入台北最重要的部份嗎?基隆在併入台北之前,難道我們不該深入探討基隆的優勢在哪裡嗎?什麼樣的東西可以讓基隆併入台北後,基隆人依然可以大聲的跟別人說『我是基隆人』?還是像我女兒所說的:『基隆中元祭不就變成台北中元祭了嗎?』?
 
就我粗淺的看法,基隆有許多獨特的特色,如『北部最純樸的民情』、『北台第一古城』、『市與港結合在一起』、『台灣古戰場』、『最密集的砲台』、『最特別的中元祭』以及『遠近馳名的廟口小吃』等;我深信與其跟其他鄉鎮拼建設,不如把這些文化特色好好保存與發揮,那麼不論未來版圖如何變化?『基隆』永遠還會是『基隆』。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