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定於25日在雲林虎尾鎮盛大展開(至明年3月6日),可說是台灣首次全方位以農業為主軸的活動,雲林縣長蘇治芬勵志將地處嘉南平原沃土的雲林發展為台灣的農業縣、台灣的穀倉,在食安問題不斷發生與國土屢遭破壞的時候,這次農業博覽會深具意義。
 
台灣每逢經濟不景氣,或媒體每逢年過節就過度煊染所謂的「鄉間民宿」,很多人對農村田野便充滿憧憬,以為務農就只是「單純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絕大多時候農人就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作家John Steinbeck(史坦貝克)在The Grapes of Wrath(憤怒的葡萄,1939)書中所描述「他們總是跟時間與命運搏鬥」。更悲慘的,從古至今很多國家農人的命運還得與官僚体系搏鬥。
 
我向來不是一位「田園浪漫」派,而務實的堅信「須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農人的收穫,不只是辛勞,而且也是智慧的結果,更重要,要看老天的臉色與垂憐施捨,辛苦才不會被大自然收回。我不信教,但我敬天,當然也尊敬與大自然和平共存、順勢而為的農人。
 
也因此「農博」告訴我們的不只是農產品,而是自古在此打拼的斯土斯民。很值得自詡為「台北人」或City Slicker(都市痞子)到雲林虎尾參訪,至少可逃離大安溪以北的冬雨,享受嘉南平原冬日和煦的陽光。
 
※ 虎尾記憶 ※
虎尾,一個充滿活力又不失純樸的農業鎮。
最近一次去虎尾是今年11月,與我50年前第一次造訪它,還有其間無數次的經過,虎尾給我的印象是活潑的農業鎮集,就像一個女人,外表談不上美麗,但她自在活力的特質卻讓人時時想接近她。
 
青春前期(那是1960年代)是在嘉義市成長,假日常與父親騎腳踏車到「鄉下」玩或到附近的溪流釣魚,寒暑假的非假日,我自己也喜歡騎車到陌生的鄉鎮漫無目的的逛逛,至今我仍喜愛以這種Wander(漫遊、漂泊)的方式去「探訪」異地。我記得在初中暑假某天,我自己騎車到虎尾與西螺一日遊。如今依稀記得在「台西客運」虎尾站及其附近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但不像嘉義市那麼「大」,因為它沒有「火車」或「公路局」(今日稱「國光」)經過,但看到許多似乎「外地人」到鎮上買賣,客運站人聲喧譁,蠻有趣的。
 
幾年後(1970年),我也成出入「台西」虎尾站的一員。那時我是空軍預官,掛少尉軍階之前,到虎尾空軍新兵訓練中心受訓。放假收假往來嘉義虎尾,搭火車到斗南,再搭「台西」到虎尾,再走路到訓練中心。今天的「農博」會址,就是當年的空軍新兵訓練中心。當年訓練中心門口那兩排芒果樹只能留在回憶裡,而藍天依舊。受訓期間祈望下雨,但除了浮雲,就是陽光,這也是依舊。
 
今天的虎尾是「文化部全國五大社造文化亮點小鎮」,除參觀「農博」外,雲林縣府與虎尾鎮規劃一日遊與二日遊共5條路線選擇。可在當地租自行車環鎮遊,包括目前仍在製糖的「虎尾糖廠」、「虎尾驛站」、「虎尾布袋戲館」、「虎尾故事館」、「虎尾溪鐵橋」、「虎尾自來水塔」、「虎尾西園百年圓環」、虎尾中山路老街等等。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