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曹薰方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中國
  • 社會
  • 娛樂
  • 網紅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財經
  • 環保
  • 體育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Google News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曹薰方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屬於台灣大學生的Gap Day:淺談身為一位大學生對心理假的看法

    2023.12.02 | 22:17

    屬於台灣大學生的Gap Day:淺談身為大學生對設立心理假的看法什麼是Gap Day?Gap Day(間隔日)源於歐洲學生的Gap Year(間隔年)。在學生們畢業後,大多會選擇Gap Year,在還未進入大學或是投入工作的這一年裡,自行規劃一趟長期旅行、做志願者、打工換宿等,以不同的生活方式,去體驗與其生長經歷截然不同的社會環境,便於日後找到自己真正的愛好,和對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在2023年的夏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轉而討論另一種新起的話題:Gap Day,時間從原先的一年縮短為一天,這樣的做法賦予Gap Year新的樣貌。由此可見無論身在世界的何處,關於心理的健康問題都漸漸受到重視。身而為人,我們都知曉身體會因為病毒而感冒,然而卻忽略了內在的心靈也會生病。根據衛福部近10年統計,24歲以下結束生命的人次直線上升,10年內翻了近3倍,至此青少年心理健康逐漸受到重視。所以,如果能在還未生病前及時「服藥」、尋求幫助,是不是能或多或少改善與減少校園悲劇的發生?改變學生們的未來。心理假就像是「藥」一般的存在根據台灣青年民主協會最新統計,截至這學期,全國已有超過30所大學實施心理假,包括台灣大學、政治大學、師範大學等學校。雖然截至今年5月,原先只有12所大專推行心理假,但是到這個學期,已經有超過30所大學實施心理假。這樣的現狀是好的,我也希望能在未來看到我們學校跟進。以一位大學生的角度來看心理假,我認為心裡假就像是藥一般的存在。如前面所言,我認為當一位學生在心靈上生病,或即將生病時,最好的調適做法是暫停手上的事務,不要接觸任何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的因素。但就實際情況來看,根本是天方夜譚,被課業、考試與報告追著跑的學生們怎麼敢拿自己的畢業學分開玩笑?然而,心理假的出現,能提供所有學生一個喘息與調適的機會,對改善當下的疲憊產生積極的有益作用。雖說在片刻的假期後,壓力可能會再次出現,但是透過當時請假所獲得的短暫放鬆,我相信後續發展,一定不會比原先沒有心理假可以請的情況,還要棘手難解。休息之後,以更好的姿態重新出發再談回Gap Day(間隔日),我認為它和心理假有著相同的理念:並不是擺爛休息、休假,而是提供一個機會,讓人能獲得短暫的思緒放鬆,在休息完畢後,以更好的姿態與面貌重新回歸原本的生活,獲得面對未來的勇氣。同樣的,心理假這樣的休息也被賦予了這樣的積極意義。因為是經過認證的合理請假程序,讓學生能稍微減輕休息時的負罪感,逃離課業壓力、社交過載,消除年輕人原先在舊觀念裡,淺意識認為休息即是「有罪」的刻板印象。透過心理假這樣的短暫休息,學生可以考慮去看心理師,抑或輔導老師主動尋求幫助、自由安排自我療癒的行程等,完成「精神越獄」從而達到心理假的最大效能。而在假期後,獲得充分休息的學生才能更有彈性,且擁有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處理往後將一再經歷的課業、生活以及人際關係壓力。學生是否會藉機濫用心理假?事實上,根據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統計,多數的大學都有規定每學期最多只能請3天或是5天的心理假,我認為只要確實限制請假的天數,說明請心理假的天數上限,有效防止學生請假過多的問題,那些認為學生會濫用心理假的想法會消失殆盡。每個人都有脆弱的時候,幫助學生調適與喘息、讓疲憊的心靈放鬆片刻,我認為心理健康假在每間學校的落實是必須,且刻不容緩的。 參考資料:https://www.hk01.com/article/923430?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請假做「自己」!內地興起Gap Day熱 是矯揉造作還是減壓良藥?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310300018.aspx青民協:逾30大學實施心理假 成學生尋幫助契機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45979a6000000000f00570b?xhsshare=CopyLink&appuid=5faea8e2000000000101ee0c&apptime=17009908182023年Z世代六大文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