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王濬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王濬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國際早視中國為「和平頭號威脅」,賴總統「境外敵對勢力」定義正是時候!

    2025.03.14 | 16:19

    賴總統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列出中國對台五大威脅與17項因應策略,強調「中國已是《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我們沒有選擇,必須採取更積極的作為」以保護自由民主和生活方式。在中共舉行「反分裂法20週年」前夕,賴總統的宣示等於提前與中共的統戰暗黑勢力「直球對決」。在《反滲透法》中,明確「境外敵對勢力」的定義為「與我國交戰或武力對峙之國家、政治實體或團體。主張採取非和平手段危害我國主權之國家、政治實體或團體,亦同」。放諸全世界,如今對台灣明顯懷有敵意、更不遮掩「武力侵犯」意圖,甚至高官公開向世界宣告「統一後」要對台灣人民「再教育」清洗的國家只有一個。而這個國家,就在總統講話不到一週前,才由國防部發言人在「兩會」上重申「不會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也剛向世界宣布高達新台幣8兆710億、年增7.2%的龐大軍費;更不要論軍機軍艦一天到晚在台灣周邊侵擾還不時舉行「環島軍演」了——如果這樣還不算是「境外敵對勢力」,那真是把頭埋進沙裡地太徹底。那些說總統把中國定義為敵對勢力是在「渲染中國威脅、挑動反中情緒」的人,該看看世界各國是如何定義中國的——前美國國務卿首席顧問余茂春公開稱「中國對美國是頭號威脅,對於全世界也是頭號威脅」、英國軍情五處(MI5)指出「中國是最大的長期威脅」、德國外長公開稱「中國是全球性挑戰」且「危及世界和平基礎」、日本政府早就把中國視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戰略挑戰者」,澳洲的戰略報告更寫明「中國軍事擴張是二戰結束來,規模最大且最具野心的國際威脅」。從美洲到大洋洲,從太平洋到大西洋,「中國是和平頭號威脅」早就是民主陣營共識。而台灣面對處境,更不會比這些國家有任何高枕無憂或粉飾太平的本錢。中國威權主義擴張是現在進行式,而台灣就是「中國霸權夢」的第一站。台灣的「民主防護網」與國安法制,在馬英九政府時是漏洞大開、完全「不設防」;在蔡英文政府時好不容易逐一補上,如今卻又在傅崐萁率領的藍白聯軍一路「毀憲亂政、親中滅台」攻勢下,不顧國家安全與社會觀感地打開各種「國安漏洞」與「統戰之門」。面對國共攜手「滅台大計」,明確國人對於「中國就是境外敵對勢力」的認知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如何落實賴總統所提的17項因應策略、強化國安法制與國家安全網,才是更關鍵的下一步。台灣已經沒有任何時間可以給藍白繼續虛耗與亂來,如果他們還要繼續奉「北京中央」意旨大開方便中共統戰滲透台灣的大門,那麼也將先面對人民越燒越旺的共同怒火。
  • 投書 「馬英九路線」親中沒下限,侯友宜照單全收「走到底」?

    2024.01.12 | 14:21

    儘管已經卸任近八年,但「馬英九幽靈」依舊是纏繞在國民黨上空的影子。更從侯友宜參選開始,因為侯在兩岸外交政策上的空洞與匱乏,導致整個侯友宜的政策論述,幾乎都只能亦步亦趨於「馬英九路線」之後。馬英九的兩岸主張,就是侯友宜的兩岸主張;馬英九曾經走過的路,顯然也是侯友宜想要讓台灣再重新「複習」過一遍的路。隨著選前倒數,不知為何對此次選舉「懷抱極大熱情」的馬英九,顯然不僅「只想當個見證人」。從去年中共操作宏都拉斯斷交後仍執意訪問中國,配合統戰宣傳;又跑去希臘批評蔡總統「兩岸互不隸屬」是「違憲」;再去紐約批美國「把台積電當武器」;現在又有了最新並超越下限的發言: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馬宣稱「兩岸關係必須相信習近平」,甚至說出「統一是台灣可以接受的」這樣不倫不類的話來,明明是前任國家元首,卻淪落為中共政權的傳聲筒,令人不勝唏噓。「馬英九時代」所幸已成過去,但「馬英九幽靈」仍然揮之不去,更一直是對侯友宜有決定性影響的「背後靈」。侯與馬都承認主張「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也都力推台灣與中國「經濟一體化」,更把台灣的國安、國防、外交與經濟的未來全都寄託在「中國善意」之上。侯友宜不僅曾表態自己會「延續遵循」馬英九的路線,還稱讚過馬英九是「最佳代言人」;在「侯康配」舉行國際記者會當天,馬英九也「恰好」買下頭版廣告——可見,「侯康配」當選之時,就是「馬英九路線」的復辟之日。「馬英九路線」過去曾經引發「太陽花學運」等台灣公民社會的反對浪潮,不但一度只有9.2%的支持率,更讓之後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必須花費加倍的力氣,才能挽回國際民主陣營對台灣的信心與信任,以及讓台灣在「國防自主」與「經濟韌性」等方面努力追回「那些年,被國民黨放生的進度」。如今台灣面臨的國際局勢與地緣政治更不同以往,若要放任對國際情勢缺乏認識、對國家治理毫無主見、對中國愚蠢天真又門戶洞開的親中陣營人選上台,那不只是讓兩千三百萬台灣人都得被迫重新體驗一遍,馬英九時代帶給台灣的禍害與災難,更可能將助長中共在印太區域裡的威權擴張。台灣未來到底是要走在「信賴台灣」的民主路上,在小英政府的基礎上讓台灣和世界一起共同邁向「民主、和平、繁榮」;還是要繼續走「信賴中共」的「馬英九路線」、走早就證明是「此路不通」的老路、走讓台灣被再次鎖進中國的死路——這是一場只有台灣人才能做出的選擇,而且全世界都在看著。
  • 投書 郭盼夜長,侯怕夢多,朱哪根蔥?

    2023.05.17 | 09:06

    郭台銘「初選當大選打」期盼「夜長」「黨內提名」八字還沒一撇,就已經「把初選當大選打」──郭台銘大概是台灣政治史上的第一人。但連完整的幕僚群和政策方向都還沒準備好,就直接跳到「總統級大進場」的背後;看似氣勢磅礡,卻不斷殘酷無情地展現出這位「擬候選人」根本沒有明確、清楚又可行的治國論述與策略,最後只能靠「失言不斷」來炒作聲量。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今日的「一縣市一核電廠」、「警總回歸」、「八萬機器人大軍」、「詛咒生肺癌」、「政府擋疫苗」、「簽兩岸和平協議」……這些「驚句」雖然能為郭台銘帶來媒體與社群聲量,但卻多半是以引發更多的爭議、澄清,甚至道歉而收場,未經思量與評估下的「天馬行空」,往後要面對的負面影響與作用只會更多,到最後更要驗證那句老話:「出來混,總有一天是要還的」──只是到時候是郭台銘要還,還是國民黨要代為承擔的問題而已。而這一切,都肇因於郭台銘的心急,朱立倫已經宣布即將徵召,原以為還有「30天賞味期」的「台灣阿銘」,面臨著隨時可能被提早下架的未知命運;無怪乎郭台銘會繼續不計資源投入與個人毀譽地「激情演出」,就是希望能更「夜長」一些,自己才有更多機會;只是,「演出多」不見得加分就是;如果「霸氣總裁」的每次「拉風衝鋒」,最後總是留下滿地的爛攤子給幕僚和團隊收拾,恐怕選民首先要開始懷疑的,就是他總在自我誇稱的「領導者」特質了。侯友宜「無敵金剛變死亡交叉」擔憂「夢多」而侯友宜從當初「捨我其誰」的「國民黨彌賽亞」崇高地位,卻因為朱立倫的各種「拖」與「卡」字訣,加上面對民進黨議員的輪番質詢,反而不斷凸顯其對國家治理、兩岸、外交、國防上的空洞匱乏、跳針重複,侯市長不僅不敢對「九二共識」表態,更一下抄蔡總統、一下又學馬前總統地當「變色龍」。當初的「無敵金剛」,如今已活生生地和賴、柯、郭發生三度「死亡交叉」,實在令人感嘆,恐怕更讓侯友宜感到心虛與不安。相較如今沒有任何黨職或公職身份,而能以「江湖散人」之姿到處辦造勢晚會、拉攏地方派系、隨口拋出議題討論卻又不用負責,甚至不用顧及國民黨整體利益與戰略布局,而與柯文哲等也能私下眉來眼去的郭台銘──侯友宜的身上實在卡了太多太多的「包袱」。但當初2016年的朱立倫、2020年的韓國瑜兩位「市長請假」選總統結果大敗的陰影猶在,加上最近的新北市政問題頻傳,侯友宜參選的正當性仍然仰賴於「朱中央」能盡一切努力為其解套與舒緩──只是,都有資格問鼎總統大位的人了,卻還是處處要仰人鼻息,不知侯友宜的心裡又是否好受呢?侯友宜現在只怕恨不得黨中央「現在、馬上、立刻」宣布徵召自己。就擔心郭台銘的「大選級造勢」辦的越多、自己的真面目被看破的越快,原本擁有的優勢與選民認同就流失的越慘烈。郭的「夜長」繼續下去,就是侯的「夢多」將更持續煎熬著自己。朱立倫算計太多,遲早被質疑「算哪根蔥?」無論郭台銘或侯友宜,此刻更怨恨的對象恐怕就是朱立倫了。黨內明明有兩個實力、聲量不分上下的總統初選競爭者,結果不辦初選、不比民調、不看能力,最後就全憑名為「徵召」的黨主席個人盤算與喜好。如果朱立倫有本事先進行協調,又或者有什麼「更全面的戰略考量」就算了,但現在卻只剩下沒有遊戲規則下的各方蒙頭瞎鬥,簡直光怪陸離到不可思議,不知道侯市長和郭董事長,到底怎麼吞得下去?而根據國民黨最新的黨籍立委意向調查,37名藍委裡20人挺侯、5人挺郭,剩下12人則稱「支持黨中央提名人選」——看似侯友宜獨具優勢,但又怎知,那12人的「中立派」,不是朱立倫可以暗中拿來操作的籌碼?「黨中央」現在不就是朱主席嗎?郭台銘現在動作越多、氣勢越旺,將來國民黨想徵召侯友宜時,會引發挺郭派對「內定」的怒吼就越深,侯友宜未來的整合恐怕也更將辛苦——但誰又能確認,這樣的結局,不會是朱立倫想要的呢?最終,一輪輪的折騰與算計下來,侯郭大概已從當初殷殷期盼著朱的垂憐青睞,變成今日「你到底把我當作什麼?」的怨侶「心已死亡」──而到最後,恐怕他們心裡的真實台詞會是:「選不上總統的你,到底憑什麼拚命玩弄有希望選上的我?」──比較沒禮貌但草根些的說法是:「朱立倫,你算哪根蔥?」,要轉型成「台灣阿銘」的郭董事長,或許可以參考下。
  • 投書 馬英九訪中的「四大劇透」--甘當統戰樣板只為成就自己「黑暗榮耀」?

    2023.03.22 | 08:33

    奉朱立倫之命特定前去與中國「交流對話」的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剛結束其充滿外界質疑是為「選舉募款」與「向北京報備」方滿一個月不久,卸任後總是不甘在兩岸議題上寂寞太久的馬前總統便將展開號稱「74年來首次卸任元首訪中」的「歷史時刻」。儘管馬英九團隊似乎努力要把馬的訪中行定調為「家事私事」與「青年交流」,但馬欲追求鎂光燈與「歷史定位」的動機早已是「司馬昭之心」。無論「祭祖」還是「大學演講」,確實都是馬個人的「私事」與自由選擇──但在中國這樣一個你我都知道是怎樣的國家,再加上馬英九這位你我都熟悉是一向如何樂於配合中共的卸任元首,馬前總統這一趟「世紀訪中行」若是能不被中共與藍營大張旗鼓宣傳為堪比「黑暗榮耀」的年度鉅作,那真的是比「天方夜譚」還要更不可思議。馬前總統也許真以為自己可以僅僅聚焦在「家事」和「青年交流」兩大「主線」上,但,中共會塞進怎樣的額外「支線」劇情,光是從馬的行程表裡我們似乎就可以想像,也彷彿已經預見了那一周多的時間裡,國共會如何聯手演出、按時播出的每集大綱──或許說不上是「預判」或「劇透」,但至少還天真地期盼,馬前總統不會就這樣一路傻傻地上當到最後。支線劇情一:造訪辛亥遺址,背書中共「孫中山繼承人」地位?從中山陵,孫中山故居,到辛亥革命紀念館等,馬前總統的行程一如過去的許多國民黨訪中代表,藉拜訪孫文相關遺址好再次宣示國民黨的「道統」繼承。但,馬前總統該知道的是,中共近年來積極藉由舉辦各種「紀念孫中山」和「紀念辛亥革命」的活動,毫無掩飾地對外宣稱「中國共產黨自己才是孫中山精神與路線的繼承者」,而當年的國民黨則是「反動派」。甚至在2016年「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大會」,還發生了數十名退將去起立聽中共奏「國歌」、習近平臺上訓話的軒然大波。不知身為國民黨前主席的馬前總統,對中共宣稱自己才是「孫中山繼承者」的看法如何?怎麼看待中共這麼多年來是如何在其國內宣傳與教科書中對國民黨的嘲笑與痛罵?甚至連辛亥革命都可以收割,順便拿來宣傳根本毫不相關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和「反對台獨」──歷歷事證,在台灣的我們都看得如此清楚了,到了中國的馬前總統又是會作何反應;亦或是視而不見、「客隨主便」,任憑中共盡情詮釋與吃國民黨的歷史豆腐呢?支線劇情二:尋找「仇日」共同語言,繼續給中共「糟蹋」無極限?馬前總統行程的另外一個重點,顯然是有關「抗日」的歷史,從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重慶抗戰遺跡博物館、張自忠烈士陵園,到拉貝故居等等。不得不稱讚他的用心良苦,畢竟對在國共內戰中被狠狠打敗,喊了幾十年的「反攻大陸」結果某天突然變成「反對台獨」的國民黨來說,「抗日」是他們僅剩不多能從歷史上挖出與共產黨之間的共同(友善)連結,而趁機所能宣揚的「仇日」情緒,也是既能鞏固深藍族群,又能討好中國民族主義的「雙贏」高招。但馬前總統也該記得的是,中共是如何早就把自己塑造成當初「抗戰」中的「偉大英雄」印象,而國民黨政府卻是那個一直在扯其後腿的腐敗政權──只要馬前總統在中國下榻飯店的時間打開電視,相信隨便一轉就能看見符合中共「主旋律」基調的各種「抗日神劇」。請馬前總統到時候好好看一看,人家這幾十年來是怎樣在大眾媒體和歷史教育裡「醜化」國民黨的吧!給人家糟蹋成這樣,還要湊上臉去喜孜孜地高喊什麼「國共合作」還是「抗戰成功」,甚至想用「反日」來扭轉「抗中」嗎?支線劇情三:讚嘆中國「日新月異」,為習宣傳「依賴中國論」?從重慶市規劃展覽館、上海城市會客廳,再到「中國最大的貨櫃港」洋山港港區,相信還有途中無數可供利用的機會──馬前總統就算不想接,大概也無法抵擋中共拋出的無限顆球,讓馬見識到中國那最光鮮亮麗的一面。並期待他能識相地高聲驚嘆「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實現脫貧與小康社會」甚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成就」,最好還能擺出「馬爺爺進大觀園」的模樣,連聲讚揚著中國這數十年發展的「高度發展」與「日新月異」──就算無法見到習近平,也要好好地為他獻上個人專屬的「高光時刻」。如果馬前總統到時候只會停留在「感恩中國、讚嘆中國」的階段就告終,那也還罷了──畢竟都到人家家裡了,說兩句好話也是禮貌所需。怕就怕,馬前總統管不住自己的嘴,還要跟著加碼說出「兩岸合作臺灣才有出路」、「大陸提供台灣廣大發展機遇」之類,藉由「唱衰台灣」來「提高中國」的論調;也許會再提一番自己當初如何開放讓台灣加入鎖進中國的豐功偉業、痛罵一下「太陽花學運」等造成他的「未竟之功」,再配合說出中共最愛聽的「『九二共識』基礎上互利共贏」、「台灣發展需要依靠大陸」、「開創華人世紀」之類的「通關密碼」──如果真是這樣,那真的足以證明,其「腦內時空」仍停滯在某個早已被你我與世界潮流扔在遠遠之處的遺落邊境。支線劇情四:凸顯兩岸「同根同源」,配合說出「統戰關鍵字」?而在黃鶴樓、湖北省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橡園等這樣的行程中,除了是中共慣以藉那些在文革中尚未被破壞殆盡的文物與古代建築,向外國觀光客施展「中國軟實力」之外;對馬前總統這樣「血濃於水的親愛同胞」,當然還有著宣傳「中國文化淵遠流長」與「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統戰意義。這些景點的安排,不僅能夠藉由馬的造訪與合影,向國際社會釋放出「兩岸友好」的意象,更是處處有著能夠誘導馬前總統主動將台灣與中國的連結更加深一層的作用,最好是什麼「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大家都是炎黃子孫」之類,最近很符合「習思想」的中共統戰關鍵字。莫作「統戰樣板最大咖」,只為成就自己的「黑暗榮耀」作為台灣人,我們當然還是期待這位曾經的國家元首,無論其選擇這個時候赴中訪問的真實動機究竟為何,至少都能不要做出傷害台灣人民情感、矮化國家主權尊嚴、配合中共統戰宣傳,甚至向國際社會釋放錯誤訊息的言行。上述的四個「支線劇情」還僅僅限於個人的推測與想像,也許,馬前總統真的有可能如其幕僚所說的「顧大局、不在乎歷史地位」;但也有可能,他不但會願意照中方劇本與要求全盤演出,甚至在接見中共高官的場合,還會有更多的「貼心」舉動與言論大方釋出。雖然,馬前總統已無需再接受任何民意的考驗,也已經幾乎沒有背負著自由世界陣營裡任何人的指望,但還是請他,不要自甘與自欺地位「個人歷史地位」而充當74年來「統戰樣板的最大咖」──讓台灣的民主與自由蒙上「黑暗」,而只因為追求自己一時的「榮耀」。「黑暗榮耀」裡的男主角朱如炡不是這麼說的嗎:「每個人都會在必要的時刻,選擇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馬前總統,現在就是台灣的「必要時刻」,請問你的選擇又會是什麼呢?
  • 投書 秦剛快睡吧 「夢裡什麼都有」!

    2023.03.08 | 17:17

    作為上任後在中共「人大」記者會上的首次公開亮相演出,中共外長秦剛在回應「臺灣問題」時道具準備充足,手持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強調「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奢言「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會「盡最大努力實現和平統一」等。秦剛要提「中國憲法」可以,但要用它來宣示或規範中共對臺灣的主權則未免荒謬。中國「憲法」從1978年的「七八憲法」版本開始才寫入臺灣,說「臺灣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而秦剛引述的條文,則來自於1982年修定的「八二憲法」。但事實是,兩岸自1949年以來就屬於「互不隸屬」的狀態至今,中共政權從未統治過臺澎金馬一分半秒,秦剛在國際媒體面前的賣力演出不過是再次證明,中共對臺灣的主權聲張究竟有多荒唐與「空思妄想」而已。而中共所謂的「兩岸和平發展」或「和平統一」更是連小學生都不會相信的笑話:就在秦剛舉行記者會的當下,就有5架次共機、4艘次的共艦被國軍偵獲在臺海周邊活動;類似的擾臺行徑與運用「灰色地帶衝突」,更是從去年7月開始至今就幾乎未曾中斷過。然後,中共才剛在5日公布了增幅達7.2%、總金額超過約6.8兆元新臺幣的軍費預算,引起各國關注擔憂──所謂的「和平」論調,完全是當頭白日就在「講白賊」,這也真是只有專制獨裁的極權帝國,才有臉做得到。秦剛和其他的「中共戰狼」更需要明白的是,兩千三百萬臺灣人早就有「有一個家」了,那就是我們所摯愛並充滿著自由民主、多元人權的國家臺灣;也再怎麼樣都不會是那個永遠沒有政黨輪替、「國家主席」可以像皇帝一樣「終身制」、毫無言論自由還要受思想箝制的「美好祖國」。臺灣人從來都不需要響應中共的「回家」呼喚──我們要做的,是繼續讓現在的這片家園可以更繁榮與安全,有足夠的韌性面對國際與政經局勢的各種挑戰,並努力抵禦那些不懷好意的外來入侵者(沒錯,說的就是你們)。秦剛之流可以繼續抱著中國的法律與習近平的「金玉良言」美好入睡,但請還是把那些關於「臺灣屬於中國」和「兩岸共促統一」之類的幻想繼續留在夢中就好──畢竟,俗話不是這麼說的嗎?──「夢裡什麼都有」。也許,中共唯一缺少的,是一個可以讓自己安穩入眠的理由。
  • 投書 「全動法」折射出國民黨就是想「擺爛投降」

    2023.03.08 | 09:08

    關於近日「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的修法爭議,相關部門的社會溝通與政策說明確有許多需要借鏡之處;但,更令人感到傻眼與不齒的,卻是明明身為「臺灣最大在野黨」的國民黨,在這件攸關臺灣國家安全與共同未來重大議題上,所展現出的荒謬論述與滑稽表演。首先,國民黨說「全動法」是把臺灣「推向戰爭」的論述根本就荒謬不通,面對舉世皆知的中國威脅與擴張野心,臺灣本就應該做好充足準備;只有讓對方看到了進犯臺灣會付出的慘痛代價,才能夠有效「止戰」與「嚇阻」,確保臺灣的和平與穩定。如果按國民黨的邏輯,那豈不是任何臺灣強化國防與國安的動作都可被當作是「挑釁」或「推向戰爭」?還是他們甘願臺灣在面對中國威脅下就此「躺平」,什麼都不做地等待迎接「共軍王師」的到來?國民黨,你自己真的想清楚了嗎?其次,國民黨忙著造謠說,「全動法」是要「送16歲以下青少年上戰場」與「箝制媒體言論自由」──這是任何正常人一想都知道不可能的胡亂指控,目的就是要盡可能地挑起社會恐慌;如同他們在蔡總統宣布延長義務役役期時一樣,也如同當初美國眾議長裴洛西訪臺時一樣,隨便抓到一點素材,就要想盡辦法地製造恐懼、引發臺灣社會不安,也讓中共有機可趁。而他們的真實動機也非常清楚,就是要藉由販賣恐懼、製造陰影,來為自己2024年的選舉創造最大利益,並迫不及待要藉此替北京打擊共產黨不喜歡的總統候選人。最後,果不其然地,國民黨的每次兩岸、外交或國防論述操作,最後都會回到中共當局喜愛並期盼的「終局安排」上。在將「全動法」扭曲為「把臺灣推向戰爭」,毫無羞恥地為中共極權擴張的意圖美化,反過頭來責怪臺灣自身的正當防衛;又將「全動法」盡可能地造謠渲染為是「送青少年上戰場」與「重回戒嚴時期」(在臺灣,歷史上唯一做過這兩件事情的政黨,不就只有國民黨自己嗎?),好為自己帶來政治能量與選舉利益後──國民黨最喜歡的「結論」開始出來了,就是呼籲臺灣應要「全力避戰」、「追求兩岸良性互動」、「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中』、接受中方「善意」、開始「疑美親中」……當這樣的話都說出口了,未來,當國民黨開始要你我接受「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與「統一終局」,以實現所謂的「中國夢」和「統一後長治久安」的超現實恐怖畫面,大概也就不遠了。身處西太平洋戰略核心位置的臺灣,要追求和平與「避戰」的最好方法,就是向國際社會宣示出臺灣已擁有團結堅韌的防衛意志與充足充分的事先準備;如果按照國民黨的主張,面對中共的併吞圖謀與滲透分化竟要臺灣「完全不設防」,天真地想簽「和平協議」或乾脆「擺爛投降」的話,那就真的是「票投國民黨,全臺火葬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