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中國以稀土為矛,全球如何築盾?                
              
                              2025.11.03 | 00:42
                稀土,作為全球晶片製造產業的關鍵上游材料,其戰略地位日益凸顯。長期以來,中國掌握全球稀土供應鏈,控制全球約七成的稀土開採量以及九成的加工提煉,然而隨著美中關係日趨緊張,美國加強對中國的高階晶片以及製造設備出口限制,中國則將稀土視為戰略物資及談判籌碼,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於今年4月4日發布針對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公告:出口公司應對釤、釓、鋱、鏑、鐿、鈧、釔,以及其氧化物、合金、化合物及混合物申請出口許可證。10月9日,中國新增控管之稀土元素,並對「含有中國來源稀土或使用中國相關技術生產」之海外製品也提出出口許可要求,且明確指出「海外軍工用途」將不予許可,先進半導體(特別針對如14 奈米以下邏輯晶片、256 層以上記憶體)、高端永磁體相關用途則將採個案審批。外界揣測,中方意圖透過稀土管制為即將召開的川習會談提升中國的談判籌碼,希望能在會談中取得對中方較有利的共識。作為應對,美國及歐洲政府開始加快供應鏈多元化策略,而像澳洲、日本、加拿大等國也在陸續拓展稀土開發投資,加拿大於10月29日主導成立「Critical Minerals Production Alliance」主要目標為降低 G7 國家對中國在稀土及其他關鍵原材料上的過度依賴,預計透過「產出先期購買協議」以及「多國合作開採與加工」等方式,於短期內釋出具體投資方案。10月30日川普與習近平於韓國釜山進行會談,雙方達成中國稀土1年期對美出口的共識,川普指出:美中雙方也討論了中國從美國購買晶片的可能性。此外,美對中的關稅平均關稅率將從約 57 % 降低至約 47 %,而中國方面則同意恢復大規模購買美國農產品,特別是大豆。這次的川習會談表面上雖緩和了中國對美國的稀土出口管制,但實際上雙方尚未簽訂任何正式協議,並未有正式公開承諾,因此國際仍應積極應對、投入發展替代材料與培養替代供應鏈,以避免成為美中科技矛盾下的犧牲品,而全球如何「築盾」應對稀土挑戰呢?舉例來說,巴西的稀土存量約佔全球存量的17%,而越南與印度的稀土存量約佔全球24%,雖開發部分為中資所控制,但各國仍可透過經濟上的誘因,如貿易協定、優惠、企業進駐、與資源國共建加工或精煉設施等,以換得至這些稀土存量相對豐富的地區開發、發展稀土加工的門票,企業也能藉與產地國建立長期合作協議分散供應鏈風險,而國際上亦能逐步降低對於中國稀土的依賴。此外,針對研發技術較先進的國家,如美國、歐盟、加拿大等,可以加大替代材料的研發投入、加強回收技術,以及在晶片設計階段,盡可能減少對特定稀土的需求,且擴大稀土材料安全存量,以防突發事件導致國家國防與高科技產業因關鍵材料短缺而受創。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台灣在稀土存量與精煉加工方面並無顯著優勢,需高度仰賴外部進口,而台灣身為全球晶片製造重鎮,加上日益嚴峻的兩岸關係,若在稀土的取得上受阻,將對台灣的國防以及經濟產生巨大影響。除了擴大存量之外,台灣可積極參與或建立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歐盟、澳洲等國的稀土或其他關鍵材料合作平台,透過合作來降低風險。面對中國「以稀土為矛」的策略,美國、日本、歐盟、加拿大等國積極展開防禦與去風險布局,然而,建立替代產地與供應鏈體系需要龐大資本與時間投入,短期內仍難以撼動中國的主導權。各國間只能透過合作培養替代供應鏈來「築盾」,盡可能降低風險。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