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司機與學生鬥毆風向變化 什麼是我們真正該關注的?
2025.10.27 | 19:50
近日關於桃園公車司機與學生互毆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最初爭執原因是雙方對於投錢數目所持意見不同,學生下車後,學生的朋友與司機產生口角衝突,最後在街頭爆發肢體衝突。事件發生後,引起熱議,網友們廣泛參與討論,對於鬥毆的雙方孰對孰錯爭論不休,但我認為,此社會事件應該被關注的焦點,恐怕不僅於此。起初部分媒體報導此事件後,輿論主要是在攻擊學生不應該口出惡言,認為是因為學生自己招惹司機活該被毆打,而經過更多媒體報導以及網友參與討論後,風向又急轉直下,改為痛罵司機態度與口氣差勁,指責司機不該直接動手。在我看來,這其中風向變化最主要的關鍵就是報導的不完整。一開始大眾所看到的監視器畫面是被人為處理過的,司機對於投錢學生的辱罵被剪去,髒話也被消音處理過,而反觀兩位學生所說的言論則是一字不漏的被呈現出來,所以若只單純看那段被處理過後的影片,會先入為主的認為是學生單方面的錯,但實際上與事實相差甚遠。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民眾資訊不完整,大眾憑藉個人所謂的正義擅下定論評判學生,引起輿論壓力。大眾輕易的被媒體帶領風向,讓我深感痛惜。新聞報導應該要完整的揭露案件發展的全部經過,而非缺東補西後再呈現給民眾,引起誤導。同時,媒體報道不明確固然可惡,但身為閱聽人也應該具備良好的媒體識讀能力,不能一味的接受資訊,需論對錯後運用獨立思維思考,不成為錯誤爭執下的盲目附和者。對於此事件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在接收資訊的過程中我們作為閱聽人應該堅持的媒體素養。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