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以 BMI 45 判免役,不是更嚴,是更不精準
2025.10.27 | 09:50
近來「閃兵」爭議延燒,主張以 BMI>45 作為免役線。我認為這不是更嚴格,而是更不精準。BMI 本是群體統計的粗指標,只看體重與身高,分不出「肌肉」還是「脂肪」,更無法回應個體差異。臨床分級上,BMI≥40 已被視為第三級肥胖,與心血管事件、睡眠呼吸中止、關節負荷與熱傷害風險顯著相關。當政策把門檻推到 45,等於將一整段已知的高風險人群排除在免役之外,讓「簡化」凌駕於「風險辨識」。其次,族群差異被忽略。相同 BMI 下,亞洲人體脂與內臟脂肪比例往往更高,代謝異常更早發生;把線畫在極端高值,容易低估這個族群的實際風險。再看訓練現場:高溫、濕熱、長時間負重與反覆衝擊,會把「總體重量」直接轉化為心肺與關節的壓力;在這樣的情境裡,極高 BMI 的傷病與熱相關事件機率自然上升,將代價轉嫁給個人與單位。更值得擔心的是公平與信任。社會期待的是「同等標準、按能力與風險分流」,而非以一個巨大數字製造表面的強硬。過高的門檻還可能帶來錯誤誘因:短期灌重、邊緣投機,讓制度信任被蠶食。把複雜的人體風險壓縮成一條單一數字,看似乾脆,實則失真;它既無法辨別高肌肉量者,也掩蓋了「瘦胖」與內臟脂肪的隱性危險。總結而言,以 BMI 45 作為免役門檻,並不等於更嚴格的風險管理;那是把表象當科學、以便捷取代精準。兵役體位牽動健康、安全、戰力與公平四個層面;若門檻本身無法對齊這四項價值,就難以說服公眾。真正值得追問的,不是數字多高,而是它是否如實反映風險,並對每一個被它切割的人,保有基本的正義。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