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726未竟的罷免行動,是失敗,也是下一場戰役的伏筆
2025.07.31 | 04:32
首先必須先承認726大罷免的結果是全民意志的一種表現,即使在選前以公民團體為主民進黨為輔的罷團展顯出極高的氣勢,但仍在藍白紅陣營高度整合與中間選民對罷免案冷感的情況下,形成史上最大的翻車現場。回顧這一場空前的民主運動,目前雖然失敗了,但放眼下一步才是守護民主應該要走路。雖然都是事後諸葛,但面對挫敗,必須冷靜分析,才能鋪陳下一次的勝利之路。首創不可能的連署奇蹟,卻難敵組織綿密的對手:這場由公民團體發動的大罷免在連署階段就已經創造了第一個不可能,過程不再贅述,相較於國民黨的偽造文書式違法連署,罷團展現高度公民自覺,成功連署超過30位國民黨立委進入最後罷免階段,但這種無差別式的罷免最終還是無法撼動地方動員實力堅強的國民黨。經過726的罷免失利,多數人也承認精準罷免或許才是罷團與民進黨應該要採取策略。畢竟細數特定立委在立院荒腔走板的表現,還是比較能獲得人民的共鳴進而投下同意票。在艱困選區中創下第二個不可能:再者,這次被罷免的國民黨立委大多數都在國民黨執政的縣市,也就是藍大於綠的選民結構。在這種先天不利條件下,藍白紅三方全力動員,要勝出難度極高。然而,即便如此,在艱困選區,例如王鴻薇、李彥秀、徐巧芯、葉元之、羅廷瑋、傅崐萁等人的罷免同意票數仍成功超過門檻,這無疑創造了第二個不可能。可惜的是最終仍因不同意票數較高而未能成功通過罷免。選舉與罷免的本質不對等,罷免民眾處於弱勢:罷免與選舉雖然都是透過投票論輸贏,但本質上對支持同意票的選民來說還是較為不利。以大家比較熟悉的選舉為例,候選人為了獲得人民的支持而成就自己的當選,絕對事必躬親火力全開爭取選票,即使跪舔選民,大家也都不意外。當然被罷免立委因本身危機感,更是全力動員護票催票。相較之下罷免民眾只能靠自我意識爭取認同,畢竟自己不是候選人也沒有支持對象,拜票的無力感自然也會比較強列。另外,戰線開大多,也較難各個擊破。國民黨策略性操作奧步,致726功敗垂成:在選舉的策略上,相較於自發性的公民團體,國民黨還是略勝一成。選前國民黨動用立院優勢強行通過「普發一萬元」政策性買票、斷章取義賴清德總統談話、扭曲政府在南部風災的救災表現,並透過網軍操作轉移焦點、模糊國會濫權的核心問題,最終也讓726的罷免功虧一簣。這些「奧步」雖非民主之福,但確實有效,也提醒罷免人士不能低估對手的組織力與操盤能力。可預期的親中勢力反撲,勢必讓台灣的未來堪憂。當然,726大罷免未能成功的因數很多,多數民眾應該也同意上述看法。但公民團體的下一步為何?又如何讓這股保護台灣的情緒延續至關重要。目前,中國的滲透確實嚴重,要併吞台灣的意圖也越加劇。多數公民團體都有高度政治敏感,很容易察覺中國的統戰攻勢,例如早期以台獨份子自傲的館長,一夕之間高喊我是中國人。如果這都不算滲透,那什麼才是滲透。公民團體應要自詡為對抗中國統戰的核心部隊,要用更有智慧的方式說服大眾預防中國的滲透。事實上,當公民團體還陷入於726大罷免挫敗的低谷時,藍白紅已經開始鎖定2026縣市長選舉發動攻勢了,各種詆毀政府和吹捧中國的奧步已開始悄悄進行。試問若2026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失利後,政局會如何變化?沒有意外就是民進黨賴清德主席請辭下台、行政院內閣總辭或大改組、整個府院黨陷入一片混亂。若中國趁機推出代理人並於2028年取得執政權,未來的台灣可能就沒有所謂的公民團體了,那小小多山的國家真的就變成中國一部分了。話已至此,罷團的下一步爲何,筆者建議:精準罷免、再戰823: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日前已宣布,將全力投入823第二波大罷免行動。對罷免團體而言,無疑是一劑強心針。雖然這次僅針對七位立委發動罷免,但多數仍分布於國民黨執政的縣市,地方勢力深厚,不可小覷。鑒於726行動的挫敗,第二波罷免應採取「精準罷免」策略,聚焦爭議性高、國會表現不佳的立委,發動強力攻勢。搶占中間選民,強化政策溝通:中間選民在每次的投票過程中都扮演關鍵角色,要獲得這些中間力量的支持至關重要,政府應持續提出讓人民有感的政策,也必須向大眾闡述國會濫權對國家政策推動的影響。這次在野黨大量透過網路散播不實資訊企圖影響選民的判斷力,對於在野黨的抹黑和奧步也要即時澄清並提出反制。拒絕分化,團結作戰:中共最擅長的就是「分化瓦解」。罷免期間已有各種刻意製造罷團和民進黨內部矛盾的放話與造謠,例如以「英系反撲」等說法挑撥派系關係或刻意扭曲罷免領軍人物的貢獻等。公民團體應該看清這些統戰手法,選擇團結對外,讓賴清德總統有足夠的民間支持力量來推動改革,穩住台灣民主基礎。建立長期動能,迎戰2026與2028:事實上,大家也知道即使823大罷免全面成功,僅罷免七位立委依然無法改變朝小野大與在野黨立委國會濫權的亂象。因此必須延續這股氣勢,公民團體要強化組織動能,建立完善的社群與政策傳播系統。823大罷免是否能成功,大家皆樂觀其成,但2026縣市長選舉是2028總統大選的前哨戰,更是保衛台灣的關鍵戰役。我們每一位公民都該化身為政策的傳聲筒與助講員,在街頭與網路空間,用理性、理念與熱情說服更多人加入守護民主的行列。政黨與公民團體合作提名優質人選:賴清德總統應展現高度包容與戰略視野,讓公民團體參與可能的立委補選和縣市長的提名,要推出最佳的候選人來對抗親中勢力。只有公民認可的候選人才是值得人民信任的政治人物。823是一場關鍵戰役,務必做好萬全準備與最壞打算。過去一年,從連署到投票,公民團體早已疲憊不堪,但726的失敗不應摧毀公民的意志與信念。還記得team Tiawan隊拿下世界冠軍時的喜悅嗎?台灣人的眼淚並不是單純為了那座獎盃,台灣人沒有那麼虛榮,台灣人的眼淚是因為一路走來看到台灣隊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無數次的戲謔,但從不輕言放棄,堅持到底的台灣精神,九局下半的逆轉勝才是球賽最精彩與感動的時刻。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