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Mi汨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Mi汨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你,不是你!精神疾病無罪

    2021.03.02 | 22:42

    以下內容純屬個人看法   你可以說:「被殺的不是我的家人,所以我可以說出這些話。」   但正是因為被殺的不是我的家人,我更必須維持一定的理性。法理雖無情,但人終為感情,所以公平與公正,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所得到的平等。     前些日子鐵路警察李承翰被刺死案,二審台南高分院日前改判鄭姓凶嫌17年,服刑期滿再強制監護5年。凶嫌一審精神鑑定醫師沈正哲不認同判決,臉書發文表示不再接鑑定工作。   我知道社會大眾對於「殺人」這件事情都非常的畏懼,甚至還有那麼些的恐慌,殺人償命似乎也是天經地義,但是為什麼台灣過去判案中跟精神疾病扯上關係就減刑或無罪。   這必須說到我國刑法第19條之規定:   「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   「行為時因前項之原因,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者,得減輕其刑。」    前兩項規定,在故意或過失自行招治者,不適用之。      因此行為能力當下的狀態非常重要,相信大家都有看過《我們與惡的距離》, 也都知道「鄭捷案」,警察李承翰一案跟鄭捷的相似與不同之處又在哪?   相同處犯人皆有罹患精神疾病,李承翰被刺死案中被告「鄭再由」於99年診斷罹有思覺失調症,而鄭捷則是有B型人格障礙,導致判決結果在於各別行為當下的精神狀態,鄭再由在犯案後表示:是因有人要惡意謀害他,從而詐領保險金,故前往台北進行報案,而購買水果刀也只是為了防身使用,沒想到在搭乘火車途中遇見警察李承翰,並在當下認定是派來謀殺他的從而用水果刀刺向李承翰。      而鄭捷則是在犯前就已經先至超市購買刀械後,從江子翠站出發搭乘至國父紀念館站後,在返乘回龍山寺時犯案,而鄭捷在當時是以「預謀犯案」,在案前就已經估算好站與站之間的最長距離,並挑選該路段行兇。因此符合刑法第19條第三項,判處死刑。   雖同樣皆為殺人罪,但其行為能力當下為主要重點,試想今天你無法控制自身行為時,眾人為何又因判罪於你?在過程中你是否也是位被害人?   換位思考以本人在高中期間罹患非特定的情緒障礙症為例:   當時因之導致我社交萎縮,甚至對於人群會有恐慌,縱使我知道只是普通的談話音量,但在我耳裡卻又莫名的被無限放大,為了不跟同學發生衝突,我所做的就是遠離人群,我明明知道同學沒幹嘛,但就是覺得可怕、覺得畏懼,甚至覺得所有的談話都是在攻擊我,但是我能控制嗎?我想⋯⋯但是我做不到。   雖然當下社會對於此類重大案件過於感情用事,容易將問題上升到情緒層面。但是,我希望大家對於進行審案的審判長、檢察官、律師、鑑定醫生能給予最大的尊重,我相信會做這些吃力不討好工作的司法人員,心中也是為了天秤的平衡而存在的,你口中的恐龍很多時候只是因為你太過於用感性是看待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