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陳金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陳金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陳玉珍委員請對金門人手下留情!

    2020.07.24 | 22:09

    金門立委陳玉珍近日在國會中「接連勝利」,使從冷戰後由前線轉變回邊陲的金門一再成為眾人議論的焦點。遺憾的是,鎂光燈下的一身勁裝成就了他個人,外界予以金門的評分卻是節節敗退。 觀光立縣下的負面外宣 前後不出一星期,陳委員先是端出「戰地精神」聲援被控性掃擾的立委陳雪生,隨即又傳出伸手進立委林昶佐褲袋,出了場外還呼籲林委員「格局高一點,不要只想自己自身的小事」。陳委員是否曾聽聞,現今校園、職場最不易處理、卻最容易被公開檢視的議題不是別的,正是性議題?他所代表的中國國民黨很在意的慰安婦議題也正是性議題。面對性騷擾的指控,正當的程序應是「呼籲調查」、「建立預防機制」,而非任意評論或擅自否定當事者的感受與經驗,用「怕熱就不要進廚房」來打發對方。試問,如果有人在職場控訴他人性騷擾,誰敢怪控訴者不乖乖待在家裡? 早期金門女性有掌廚卻不能進宗祠共享家族宴、在家吃飯必須等男性吃完才能吃剩菜的經驗,陳委員作為金門史上首位女力立委,不會不明白女性的辛苦與卑微,正因如此,這般言行更令人感到格外諷刺。別忘了,性騷擾、性侵害、性霸凌也是近幾年最受年輕世代關注的議題之一,喜好深度旅遊、願意到相同目的地反覆走訪的恰巧以青年族群為多,陳委員的表現,在立委在做、選民在看的年代,會不會衝擊外界對於金門的觀感,進而降低自由客造訪金門的意願,不分立場的金門人都需要留意,畢竟,金門當前以觀光立縣,在後疫情時代,小三通何時恢復仍在未定之天,短期內金門業者對國內遊客依賴更甚的現實,眾人皆能預期。 「金門兒女」不應是金門政治人物的免死金牌 在生計以外,政治層面的問題同樣值得不分立場的金門人關切。事件爆發以後,地方社團不乏有表態支持陳委員的聲音,若是表達反對意見,三兩下便被冠上自家人不挺自家人的罵名。如果只是因為陳委員標榜著「金門女兒」的身份就一味地支持他的所作所為,那金門選民與過去軍事管制下被噤聲有什麼兩樣呢?更何況陳委員已不是第一次如此爭議性地躍上全國版面。今日眾人所質疑的焦點還不在陳委員的立場,僅是他扮演監督角色的策略就被視為異己,未來他若提出與金門社會的價值信念相佐的論述,我們能享有反駁的權益嗎? 更重要的是,「戰地精神」所涉及的面向,比起字面上的解讀還來得更加寬廣而複雜。對親眼見證戰爭的老一輩金門人而言,戰地精神或許不僅止為榮譽的象徵,也潛藏著受壓迫的記憶;對曾經駐守前線的非本地人來說,為抽中「金馬獎」而哭泣,闡明了當年苦難並非金馬人的專利。面對爭議性的議題時,將這樣多層次的語彙端上檯面,看似重視金門,實則為消費金馬歷史、綁架金門選民,使得金門的轉型正義被娛樂化、徒增金門與外界的對立。 蒙上陰影的金門人自我認同 自2019年初陳委員於地方補選中當選以降,「萬安緊抱」、「夾手爭議」、「北京中央」等事件接連登場,金門人已經不只一次被問及:「你們金門的立委到底怎麼了?」。近來,不僅是金門本地人感到困擾,連戶籍遷到金門、在金門定居的新金門人都反應有相似的遭遇。 礙於金門地方小、人情壓力厚重,有上述經驗者八成敢怒不敢言,但為了守住顏面,仍不得不在顧作鎮定、苦笑回應之餘,抓緊時機向發問者解釋金門的選民結構,以及長期軍事管制所遺留下的政治問題,希望對方能夠以理解代替訕笑,但無論再怎麼苦口婆心,外界對金門種下的誤解怕是愈加根深蒂固了。 從清末因謀生而赴東南亞、日本拓墾,民初戰亂而奔走他鄉,再到晚近赴台求學生活,金門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向外移民的社會,陳委員的舉止所伴隨的譏諷若持續發酵,旅外的金門人將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原先就不易梳理的認同與族群議題,是否將更加令人惆悵?這恐怕是不分立場的金門人無以迴避的又一項提問。 無論立場身份,都該當心的陳玉珍效應 金門是眾所皆知的藍軍大本營,受地緣與政治因素影響,在解除軍事管制後,對中國大陸的依賴重新升抬,彷彿回到1949年以前的往昔。近年來,在國民黨愈來愈邊緣化、臺灣主流民意對中國愈加提防的趨勢下,金門被愈來愈多人視為化外之地。陳玉珍接二連三的動作,有意無意都加深了金門與臺灣社會的距離,然而,受影響者,也未必僅有金門人而已。 物換星移,金門雖已不如當年擁有不可取代的戰略地位,但移居到臺灣各地、從事各行各業的金門人比比皆是,將金門屏除在外將對臺灣的現狀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仍舊值得思考。別忘了,最樂見我們亂成一團的人是誰,蔡英文總統年初的八百萬票中,絕不可能沒有中華民國派的選民。 外界的朋友,有機會到金門走走吧!礙於解除戰地政務以前的嚴密封鎖,金門社會幾未與黨外運動有所交集,更早以前亦未如台澎兩地歷經日本殖民,民主化歷程與國族認同的樣貌自然有其歧異之處。雖然沒有完全相同的過去,但歷史已將我們塑造為難以分割的生命共同體,面對變化莫測的世界局勢,唯有相互同理才能形成最牢不可破的防禦。 金門朋友啊!若條件允許,我們都應適時表態、做金門正面形象的外交官,讓裡裡外外都知道多元在金門的存在。特別是旅外的鄉親,物理上的距離,代表我們有更大的空間取回話語權,島內有島內的修行、島外有島外當出的力,冷戰島嶼的重生,不該只由返鄉青年們一肩扛起,若是希冀家鄉改變,不能不接受分進合擊的道理。 金門的長輩們!陳委員的出頭或許為你們長年的被遺忘、忽視出了口氣,但請避免為你身邊持不同意見的貼上標籤,特別是返鄉的年輕人,一個標籤、看似輕盈,卻可能會大幅降低他們繼續留下打拼的意願,讓好不容易能為這座島嶼灌注新生命力的他與她再度轉身離去。古人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礙於對親子關係的重視及鄰里的壓力,上述看法不好直接向你們提起,只得匿名投稿公開說明,希望你們能諒解,這究竟是多麼沈重的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