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楊詠晶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楊詠晶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誰叫你穿著不檢點?為什麼性騷擾、性侵總是先檢討被害人的穿著?

    2020.07.06 | 18:38

    依然記得某天比較晚離開學校,打了通電話給媽媽,「我現在準備搭捷運回家喔,到家可能十一點多了。」媽媽說,「好,那你需要爸爸去捷運站載你回家嗎?」「不用啦,我走回家就可以了。」「你今天穿長褲吧?」「沒有欸,我穿短褲。」「晚上女生穿短褲在外面走很危險,你等下到了跟爸爸說,我叫他去捷運站載你回家。」電話掛斷了。 回家的夜路不長,十分鐘的距離,也沒有很多小巷子要走,頂多路燈比較昏暗。但那次令我印象深刻,原來穿短褲、短裙晚上就不能自己走回家,因為會危險。自從那次之後,每當我穿短裙、短褲出門時,都會想盡辦法在九點前回到家。那種壓力不單單來自於我的父母親,更甚是路上所有惡意的眼光,和隨時會被侵犯的恐懼感。   ——「世界上只有善與惡的對立」 臺灣社會輿論中時常出現一個奇怪現象,在悲劇發生後往往指責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認為事件的發生是他們自找的、活該。這些輿論中隱藏的價值觀,即是相信「世界是善惡對立的二元論」、「好人有好報,壞人必招致懲罰」的「公正世界理論」。 在一些人的眼中,人之所以會遭遇不好的事情,必定是因為他們先前做了壞事,因此往往在強暴、性侵等事件中傾向指責受害者的行為,從受害者的穿著是否裸露、引人遐想,至被侵犯時是否大聲呼叫、表明自己的意志等等。若受害者沒有因為先前任何行為而招致傷害,反而會破壞他們的價值觀。然而指責的輿論所忽略的,是這個世界總是充滿意外且無法預料。我們不能保證好人一定會有好報,也不能保證壞人一定會受到懲處。   ——「具有性暗示的穿著」 「她穿那麼少一定就是想被上啊!」這種言論至今在Dcard、ptt 論壇中仍時常出現。短裙、熱褲、小背心……,被認為「暴露」、讓男性產生性暗示錯覺的穿著不勝枚舉,而這樣的符號表徵在男性眼裡又有何意義?和被性侵是否具直接關連性? 男性往往以「好色」的理由來說明自己的行為,女生的穿著使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性慾」,「她穿的那麼性感,我無法控制我自己」這類言論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間接把責任推卸至女性身上。實際上,這種侵犯的行徑和「激情」、「慾望」無關,而是基於純粹的「暴力」和「犯罪」。甚且,根據強姦犯的自白中,他們選擇的目標,不見得是那些穿著性感的女性,而是傾向毫無反抗能力的女性。社會拿著男性無法控制的生理行為當作加害者犯罪的理由,藉以剝奪女性自由穿著的權利,然而女性「穿著性感」並不構成合理暴力行為的藉口,女性並不需要對男性這些「無法掌握的慾望」負責任。   ——「穿著保守一點就不會遇上這些壞事」 男性將自己的性慾推託給女性,使女性產生了「穿著保守一點就不會遇上這些壞事」的錯覺。"We, as a culture, like to blame the victim because it makes us feel safe,” 受害者保護機構「安全地平線」(Safe Horizon)的副執行長羅伯茲(Liz Roberts)說,這些「穿著保守一點」的認知在潛意識裡可以給女性安心,認為只要做「正確的事」就不會受到傷害。然而,2018年美國和比利時相繼舉辦一場展覽,名叫「What Were You Wearing」,裡面展示出18名曾經被性侵的女性們當時的穿著。在展覽中可以看見,這些穿著都再平凡不過,T恤、牛仔褲、襯衫、睡衣……,鮮少是一般人所認為「裸露」的衣服。間接證明了,被性侵從來就與穿著無關,沒有人應該因為穿著而「活該」被侵犯,是這些犯罪行為應該被譴責、被懲罰。 漆黑的夜晚,我仍然穿著我喜歡穿的短褲、短裙,依舊帶著那些恐懼走在一個人回家的路上。世界沒有變得比較安全,社會仍然存在著檢討受害人的聲音。然而筆者認為,女性不應該因為加害者的過錯而放棄穿著自己喜愛的衣服的權利,真正犯錯的是那些加害者,而不是這些女性。告訴女性應該多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應該向那些「男性無法控制自己性慾」而同意傷害女性的聲音提出疑問,並向「譴責受害者」的文化說不。   參考資料: http://edition.cnn.com/2014/10/06/opinion/costello-provocative-clothes-dont-cause-rape/index.html https://dq.yam.com/post.php?id=87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