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你被資訊戰了嗎?──為何我們不再能溝通了
2019.06.24 | 08:36
昨日凱道塞滿了點點彩色的雨傘,表達出人民對於紅色媒體散播假新聞洗腦民眾的憤怒。從2018的選舉以來,台灣社會的對立與焦慮感都持續上升,的確中國在背後干預的媒體統戰無法忽視,然而除了幾家顯而易見的紅媒外,恐怕我們還是看輕了這些資訊戰潛在的威力與威脅。
俄羅斯的資訊戰攻擊,暗助美國總統川普當選,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生產錯假新聞的主要來源是巴爾幹半島小國馬其頓,由俄羅斯外包及技術指導,當地的人們還因此紛紛致富。這種資訊戰模式已經不是傳統的軍事攻擊,而是一種認知攻擊,藉由社群媒體分眾的特性,把不同的偏頗資訊餵給不同的特定族群。一開始投其所好,提供特定族群喜好的資訊類型,比如喜歡寵物的人就專門給一些可愛貓狗訊息~等到累積了足夠的社群信任度後,邪惡的事情就展開了。在特殊的時刻,例如大選前,開始發佈別有目的的謠言或虛假的資訊,這時他們連你喜歡哪些文字類型、圖片風格,甚至字體顏色都已經摸得一清二楚,所以一些平時看來極不可信的資訊,也都會被全盤接受。
像以下這幾則假訊息,都獲得了五十萬甚至百萬則以上的轉發。
.教宗震驚全球,支持川普擔任總統!
.ISIS領袖要美國穆斯林投給希拉蕊!
.希拉蕊:「我樂見像川普一樣的人參選總統,他是誠實而且無法賄賂的。」
這種極權國家利用民主國家的自由多元漏洞所展開的資訊戰攻擊,輕易地影響了人們的思維和選舉結果。因為他所利用的是人性的弱點,就是人們的刻板印象和偏見。選我們想看見的資訊類型,夾帶部分偏頗誤導,讓我們的認知漸漸往不同的方向更極化。比如說美國人特別容易起衝突的種族議題,槍枝合法化等,都可以拿來操作對立。甚至在黑人白人社群裡還可以再區分不同收入社經地位、性別、年齡再細分好幾個群來挑撥離間。
有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發現,在2016年的社群觀點認知分布上,偏左派與偏右派像是兩個圓圈,中間仍會有一定的重疊,那就是可以溝通的共識基礎。但到了2018時,兩個圓圈卻更遠離,幾乎沒有重疊,也就是雙方的社會認知已經完全不同了,因此完全沒有對話的可能,只會互指對方說謊。而再進一步分析這些帳號的來源,會發現兩個圓圈分布最極化的地方,很多都是來自境外的假帳號。
有沒有很熟悉的感覺?是否和台灣網路及電視台間的平行世界也很類似?
但電視台可能還不是最危險的地方,因為幾家統媒就在那裏,大家都知道,統戰目的很明確,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這種還算是動機分明的真小人。
資訊戰更陰險的偽君子在新媒體裡,比如Facebook、Line、Youtube等等…。充斥著一堆假帳號,他不一定要有特殊目的,就是蒐集你的喜好資訊,然後用煽動性,情緒性的發言激化對立。對!他的目的就是要你亂而已,讓你們彼此衝突,溝通無效,激烈爭執,然後互信破裂。這就是極權國家利用民主國家自由開放性的攻擊手段。等到社會對立衝突升高,他要再打你什麼都很容易了。
想想如果一個像中國這樣的極權國家,要用資訊戰來攻擊台灣,有哪些議題可以打呢?簡直是太多了,藍綠/統獨/階級/世代/LGBT….甚至還可以分台獨/華獨更細地再分下去~幾乎每個議題都會有不同立場支持或反對的人,要對我們打資訊戰分化簡直是太容易了。
這也就是中國正在做的事。已經有新聞媒體報導過了,有網友統計轉發韓國瑜新聞的人,有七成的IP都不在台灣,尤其是發言最惡毒凶狠的那些,多半是來自境外的資訊戰攻擊。再加上幾家配合統戰的電視媒體鋪天蓋地的造神,以及他個人說話方式的特性,成功地拉抬韓國瑜聲勢到如日中天的程度,也帶動國民黨的選情大獲全勝。當然裡面也包括許多不滿政府施政改革的聲音,但資訊戰絕對也讓這威力更加發酵,中國的這次選舉操作可說是空前的成功。
不過隨著施政的情形每況愈下,韓國瑜的支持度也逐漸降低,有些韓粉們也漸漸清醒或幻滅了。倒是開始在綠營的初選過程中看到了另一個更大的警訊,同樣的資訊戰操作對立手法再現,在雙方英粉、賴粉的攻防中,如果你點進幾個發言最凶狠惡毒的帳號進去,就像韓粉一樣,會發現多半都是國外的帳號,而且沒有太多個人資訊和朋友…。是的我們又再次遭遇中國資訊戰的分化攻擊了,而且這次結果顯示的意義可能比韓國瑜當選那次更嚴重。雙方陣營都有很多知識份子,而不只是某些我們以為較不理性的無知群眾。
在初選過程中就如同所預料的一般,雙方攻擊越來越激烈,雖然主帥都還盡量保持風度,但支持者在各種惡毒的分化力量下,情緒就逐漸被動員起來了,因為在社群媒體分類受眾完成後,彼此看到的資訊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能是相反的,偏頗資訊目的就是要讓雙方立場和情緒都更極端。如果不去查證的話,同個社群裡看到的就是你想看到的資訊而已。到最後除了觀點不同外,在偏頗資訊的誤導下,每個人對於事實的認知都已經出現嚴重的分歧。此時在不同立場間對話就如同撞牆般,完全失去彼此溝通的能力了。
這種針對人性弱點加深刻板印象來操作對立的資訊戰,就如同詐騙一樣難防,很難一一去確認資訊的偏頗真偽,就像你很難一一去查證每通電話是否來自詐騙。。雖然我們一旦進入的這個局就很難走出,連我都知道自己看到哪些類型資訊會生氣,哪些訊息會感動,很難避免被煽動情緒,但卻可以透過事前賽局的方式,設立下心理防衛機制。
當人事先知道詐騙的手法時,就會在心裡設下一個關卡,雖然接到意外電話還是難免會慌,但是一聽到關鍵字”ATM”出現,就會知道~喔!這是詐騙!
因此希望大家對於中國資訊戰的操作手法能有更多認識,不要再輕易地被情緒動員。可以多去查證各種訊息的真偽;聽聽犯罪學者沈伯洋老師對於資訊戰的精采介紹;也努力走出同溫層,認識不同立場的人們,確保自己訊息來源的多元。
既然知道中國資訊戰的目的就是要分化我們,那麼我們更要緊緊地加深彼此的連結。我自己在跟不同立場,無論是綠營或藍營的朋友溝通時,已經學會先去辨認對方帳號的真偽,如果是台灣人,無論他為了何原因充滿憤怒,終究還是可以在彼此間找到共同的價值,通常那就是對於土地和國家的愛。儘管有些觀點不同,只要找出彼此認同的核心價值,再輔以尊重、撒嬌(這兩項對長輩都很有用~)、幽默、更新對方資訊等的溝通技巧,就有機會成功讓彼此達成共識。沈柏洋老師曾在演講中提到,國外專家都很好奇在中國資訊戰攻勢如此猛烈的情況下,台灣為何還能夠生存?也許就是因為台灣人彼此間仍存在著很深的良善與愛的連結吧!
無論何種立場,畢竟我們都是共同生活在這座島上的人。相信看到香港的近況,不管藍營綠營什麼顏色什麼族群,應該都盼望能保護好我們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也許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使命與任務,就是好好團結彼此,不要讓中國利用言論的自由開放來裂解我們的民主。讓台灣成為一個更為成熟強壯的民主社會,在不同立場間也能夠彼此溝通,找到我們一起走向未來的路。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