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melody97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melody97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擴大限塑真的會帶來亂象?

    2018.01.10 | 18:20

    107年1月1日起,北市環保局將禁止美粧店及藥局、醫療器材行、家電攝影資訊及通訊設備零售業、書籍及文具零售業、洗衣店業、飲料店業、西點麵包店業等7大類行業提供免費塑膠袋。   來源:〈元旦起擴大限用塑膠袋 但這3類不管制〉聯合新聞網 2017/12/25   然而,擴大限塑政策剛上路不久,就引起不少討論。有民眾不滿買飲料時因店家告示不清而多買塑膠袋,更有民眾抱怨某蛋糕店連基本的內包裝都沒有提供給消費者,要求消費者另購包裝,否則就直接「裸賣」,被批變相強迫消費者花1元購買塑膠袋,或是花10元購買紙盒,引發大眾不滿。       麵包真的要用雙手提?   北市環保局資源循環管理科長崔浩志表示,裝著麵包的包裝袋並不在限塑範圍內,若是民眾遇到這樣的情形,當下就應向店家反映要內包裝袋,捍衛自己的權益。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賴瑩瑩受訪表示,此商家連包裝麵包都收費,是商家的與民眾間的消費糾紛,無法依《廢棄物清理法》管,不過商家如果標示是因限塑政策才要收裝麵包的費用,這是錯的,將了解是哪家商店,並請縣市環保局告知改善。  來源:〈元旦起擴大限用塑膠袋 但這3類不管制〉聯合新聞網 2017/12/25   此外,環保署廢管處科長李宜樺也表示,直接接觸到食物的部分,不需購買塑膠袋,譬如在便利商店直接購買的包子、熱狗,都不在限塑的範圍之內。 不只這樣,環保署還澄清,包括洗衣店之衣物防塵包裝袋、直接盛裝藥品、生鮮、食品的袋子,都不在限塑範圍內,不需要另外付費。 事實上,在實施擴大限塑政策時環保署就已宣導納管的是購物提袋,直接包裝食物的塑膠袋不在限塑範圍內。  來源:〈買到「裸蛋糕」怎麼拿?她怨被逼買塑膠袋引論戰〉自由時報 2018/01/02 (圖由環保署提供)     限塑很麻煩?看看國外怎麼做   大部份國家都是採取塑膠袋收費的限塑做法。而法國政府2014年6月26日宣布,將從2016年開始全面禁止使用嚴重污染環境的一次性塑膠袋製品,取而代之的將是可降解袋和可堆肥袋。 因應趨勢,巴黎的麵包店普遍用紙盒或紙袋包裝,只有夾著生菜、番茄和肉類的三明治需要長型塑膠袋包裝,以防蔬菜汁液或醬料濡濕紙袋。不少麵包店店員經過訓練,僅用一張紙便能包裝不同形狀的蛋糕、鹹派、麵包、餅乾。這種做法不僅簡單,對環境影響較小,成本也比紙盒低。      為何需要擴大限塑?   先來看看擴大限塑的必要性。根據數據,台灣人用「塑」成癮,平均每人每天使用2.7個以上,年平均使用量782個,相較歐盟國家,年平均每人使用量為198個,台灣人使用量是歐盟國國民的3.9倍。 由此可見,塑膠袋的使用並非必要,而只是慣性的便利所帶來的惰性。只要實施擴大限塑,一年內預計可減少15億個塑膠袋。  來源:〈元旦起擴大限用塑膠袋 但這3類不管制〉聯合新聞網 2017/12/25   再來,從迫切性的角度切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孫秀如指出,根據台灣清淨海洋行動聯盟各團體所共同完成的2013年台灣海洋廢棄物監測結果,數量最多的就是塑膠袋與紙袋。這些海洋廢棄物不僅破壞景觀,未經過妥善處理而進入食物鏈,對人體健康危害也不輸餿水油。 檢視台灣淨灘資料,塑膠袋是十多年來的海廢冠軍,至今已撿起15萬個。但台灣每年平均塑膠袋用量高達180億個,當中有多少已被海洋生物當成食物嚥下,不得而知。 若不及時改善,台灣的環境將會越來越糟,而總有一天我們會自食其果。   最後來看看可行性。雖然飲料店風波讓不少消費者對此政策的可行性抱持懷疑的態度,但只要店家在包裝上多響應並給予明確告示,讓消費者理解購買的金額以及數量,問題便可得到解決。   從店家的角度來看,擴大限塑不會對販賣行為造成困擾,因迫切需要塑膠袋的產品如生鮮食品並不列入管制;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擴大限塑不會帶來生活上太大的亂象,因其並非無法取代,消費者仍可選擇要自己攜帶環保袋或付費購買。綜上所訴,筆者認為擴大限塑並不會對民眾的生活帶來亂象,反而能夠有效地減少塑膠袋的使用,保護環境,不要為了一時的便利,毀了一輩子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