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資深記者黃哲斌以離職方式,抗議新聞界的置入性行銷(或稱業配)文化氾濫,引發網路對「政府是否應置入性行銷」的討論。台灣記者協會執委林朝億表示,新聞業配化的問題絕非只是新聞記者應該關注,置入性行銷其影響之鉅,將造成民主支柱之一的新聞自由的崩潰。

林朝億表示,政府其實一直都有在做所謂的置入性行銷,只是以往都以專題新聞或與媒體合辦座談會的形式呈現,然而在2008年金融海嘯的衝擊,民間企業的廣告預算萎縮,政府廣告資源大舉入侵媒體,造成所謂「國進民退」的現象,以至於政府成為媒體最大的廣告主。

林朝億指出,如果為了政令宣傳,刊登廣告其實就可滿足訊息散布的需求,然而政府卻選擇用新聞來包裝政令、政策,這會造成民眾不知不覺就把廣告當新聞來看,這對民主政治與新聞自由有非常不良的影響,因為民眾無從分辨他看的到底是廣告、還是只是政府的政策文宣。

林朝億也透露,現在政府肆無忌憚買業配的程度讓人無法想像,他說連業配新聞的長度、播放時間等,現在也都白紙黑字的寫在政府採購的投標須知上,「這根本是公然的犯罪」林朝億批評。

對於有人建議立法禁止政府置入性行銷,林朝億認為不需如此捨本逐末,「政府只要頒布行政命令或函釋就可以了,因為這樣公務員就可以依法抗拒上頭的命令」,他表示,買新聞來置入性行銷這種事情,絕對不是基層公務員自己的想法,這些都是有決策權的政務官所下的命令。

林朝億坦承,由於記者在民眾心中的社會地位僅高於政客,所以一般民眾對置入性行銷的嚴重性並不敏感,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你們記者自己的事,是你們自己要收錢的」,所以要讓民眾體認到問題的嚴重性有一定困難度。

不過林朝億認為,記協還是會透過網路聯署以及串連其他公民團體,讓更多人能夠認同反對政府對媒體的置入性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