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社會對加薩地區人道災難關注日益升高之際,以色列於近日首次對加薩地帶進行空投援助物資,內容包括面粉、糖及罐頭食品,並承諾提供「人道主義停火」,開設安全通道以保障聯合國車隊通行。
這是以色列自衝突爆發以來,首次採取空投形式援助加薩,被視為對長期封鎖與救援爭議的政策轉變。過去數月,以色列在加薩邊境實施嚴格限制,引發聯合國與多方批評,特別是針對飢荒風險與分發過程中的踩踏傷亡事件。
現正最夯:大罷免遭完封!名嘴大翻車 她預測25席全數罷免最離譜、她精準命中 「0 席」

儘管以色列表示已批准大量人道物資進入加薩,聯合國卻指控以方阻撓援助發放。然而,以色列國防部近日公佈數據指出,目前有超過 950 輛卡車的救援物資已進入加薩,正等待國際組織接手分發,其中部分物資因長期未被領取已出現腐壞現象。以方也批評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UNRWA)數千名人員長期拒絕協助分發物資,導致援助作業停擺。與此同時,獨立救援組織「全球人道基金會」(GHF)則表示,他們已成功發放超過 200 萬份食物,展現與聯合國形成對比的執行效率。
批評人士指出,以色列長期以安全理由封鎖加薩,導致當地民眾陷入飢荒邊緣,做法與歷史上以飢餓作為政治工具的前例如出一轍。儘管哈馬斯被國際社會認為是恐怖組織,但「不能因為要消滅邪惡,就讓整個地區數百萬平民承受代價」,有分析直指這樣的手段「只會讓反恐淪為另一種邪惡」。

以軍日前還於加薩境內發現一處英軍舊墓地,其中包含多位 1941 年陣亡的猶太裔士兵墓碑,成為以色列歷史敘事的一部分。此外,以色列近日批准卡達在當地興建自埃及延伸至加薩的輸水管道,進一步展現對基礎建設援助的有限放寬。
目前,聯合國最新聲明指出,加薩地區食物「足以供應三個月」,但外界質疑此一說法與前述人道危機說詞相互矛盾。

以色列首次向加薩空投援助物資。 圖:翻攝自 X @Israelwaronhama

大量空投援助物資集中在加薩地帶。 圖:翻攝自 X @Israelwaronh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