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太魯閣號2日撞上工程車出軌,造成50死、200傷的慘劇,是台鐵史上最嚴重傷亡事故。對於台灣不重視工安的陋習,社會掀起檢討聲浪,國外媒體也加以報導。《日經亞洲》直言,這起事故暴露了台灣在基礎設施方面存在缺陷,這樣惡劣的基礎設施安全紀錄,對進步、民主的台灣社會來說顯然「不合時宜」(out of character)。

台灣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防疫有成,受到國際社會定。另外,台灣除了是第1個立法允許同性婚姻的亞洲國家,在經濟方面,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業在全球高科技產業中。台灣面對時局能夠採取正確行動,進而推動社會與經濟發展。然而,台灣卻未曾妥善地執行用以確保基礎設施安全的努力及所需的高昂成本。

從2016年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因地震倒塌、2018年花蓮地震造成17人喪生、2019年宜蘭南方澳大橋斷裂坍塌,到此次太魯閣號事故,都是台灣基礎設施安全性的不良紀錄。對此,《日經亞洲》指出,台鐵數十年來持續虧損,專家稱設施與列車老化、人力短缺,都是導致安全性問題的因素。從2016年到2019年短短3年間,台鐵總計有多達19次出軌事件,且3年前才發生造成18人死亡的普悠瑪號列車脫軌事故。

《日經亞洲》續指,雖然外界對台鐵是否會走向私有化的猜測不斷,但因來自既得利益方的反對,台鐵始終未能推動必要的改革。台灣大學軌道技術研究中心教授賴勇成曾參與2018年10月普悠瑪號事故調查,他在1年前接受《日經》訪問時曾表示:「由於(台鐵)不僅是設施,軟體方面也存在重大問題,加上安全意識低落,因此要改善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