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開始丟掉紙本,忙著滑手機,攝影工作者張良一和九位同好創刊了黑白攝影刊物《Hip-Hip》,第一期沒有賠本,500本全部銷售一空,鼓舞這群攝影工作者繼續走下去。

《Hip-Hip》第二期作了大改版,頁數足足多了一倍,原定的專題「旅行」規畫,也由每個人一張照片,改版為每人四頁,由創作者自行創意發揮。而即將要出版的「旅遊 」專題,張良一連續兩年跟著白沙屯媽祖鑾駕出巡,腳下走著、手上拍出來的,就像一面鏡子映證著是他自己;張良一說:去年,我面臨掙扎要不要離開蘋果日報,今年他離開了媒體,鏡頭裡的畫面有了明顯的差異。去年走在隊伍裡,只要拿起相機、很自然、很快速毫不猶豫按下快門,他知道要拍一張構圖精彩的照片,太容易了…;但是,精彩照片的背後,那不是他想要的或滿意的作品,裡面少了創作的悸動;鏡頭反射出他的真實狀態,噪動掙扎,以及想要釋放自己的渴望。

今年,再次跟著媽祖鑾駕與眾人的腳步前行,已離開了媒體。這一回,還是沒有跟拍信徒或媽祖鑾駕。拍照變得自在。張良一說:其實,作品就是內心的風景…。
當大家放棄紙媒,張良一和《Hip-Hip》主要策劃人張大魯想要找回紙本裡的溫度;雖然《Hip-Hip》黑白攝影刊物不可能賺大錢,他們希望想要從一滑就過的APP網媒世代之外,找回可以放慢腳步,放慢閱讀的可能。
第一期沒有賠本,所以有了第二期,而且大改版,頁數足足多了一倍。每個人呈現的影像數量也不拘於一張,最重要的是有了「主題」。當然,加量不加價,一樣是一本100元。張良一表示,「旅遊」,這個題目很簡單但也很困難。風景照算不算旅遊? 算!可是十位攝影沒人想這樣馬虎過去。
未來的每一期,他們都會如同第一期般「一個主題,各自表述」。

橫亙在前頭的壓力是什麼?影像是自己內心的風景,呼應著內在的心跳與想法。   圖:張良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