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陳建仁今(22)日出席衛生福利部主辦的「2017 臺灣全球健康論壇」,期盼政府與民間機構、團體共同協力建構社區化、普及化、在地化、以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體系,永續推動長照2.0計畫。

包括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外交部次長章文樑、立法委員邱泰源及史瓦濟蘭、吉里巴斯、帛硫、海地、薩爾瓦多、聖文森、吐瓦魯、馬紹爾群島等友邦的衛生福利官員代表都出席今天的論壇。

陳建仁致詞時首先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歡迎來自全球各國的醫藥衛生重要領導人及專家先進們來臺參加這次論壇。他說,今年的主題為「感動、行動、全面推動: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實踐(Inspiration, Action, and Movement (IAM) : Implementation of SDGs)」,希望藉由此議題與各界共同討論如何達成聯合國所設定之永續發展目標。為達到感動、行動及全面推動的目標,必須要有好的政策及政府的支持與鼓勵,才能達到更好的成效。

陳建仁提及,台灣雖曾面臨許多挑戰,但在公共衛生方面,始終保持良好紀錄,並且成效卓著。自1995年開辦全民健康保險以來,全台國民從出生起,不分性別、年齡、貧富,人人均享有平等就醫的權利,整體醫療費用支出占GDP比率6.1%,行政費用少於1%,卻能提供100%民眾的健康保障,且民眾滿意度持續維持在80%以上。總體來說,台灣的公共衛生照護績效相當良好。此外,根據2017年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發布的全球醫療可近性指數,台灣在亞太地區排名第三,全球名列第十四。

陳建仁進一步說明,台灣的全民健保除了使用IC晶片卡做為醫療憑證外,也建置「Medi- Cloud system」提升用藥安全、減少重複用藥及檢驗,以及「My Health Bank」提供病患即時的健康資訊及就醫紀錄,此類雲端科技系統不但提升醫療服務品質,也避免浪費健保資源,可達健保永續經營之目的。

陳建仁強調,台灣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上,是2300萬人共同的家,有媲美先進國家水準的完整醫療體系及公衛防疫網絡,同時有健全的藥品及醫療器材產業以及舉世聞名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近年來更致力於結合先進的資通訊技術與醫療管理,以符21世紀電子化醫療系統的需求。

面臨全球化的挑戰及影響,陳建仁表示,各國在新興傳染病防治均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我國除致力提升疾病監測與應變外,更積極拓展國際防疫合作與交流;並自2015年起與美國建立跨國合作防疫網絡,針對伊波拉、MERS、登革熱及茲卡等傳染病國際訓練課程,以更加完備我國防疫體系,進一步降低疫病對國人健康的衝擊。陳建仁說,為呼應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行動,持續改善婦幼健康,我國在積極營造友善哺乳環境獲得佳績,6個月以下純母乳哺育率達44.8%,超越2005∼2012年全球平均值38%。另外,我國於2000年公布《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成為全球第五個立法保障罕見疾病病友的先進國家,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因結合罕病防治與罕藥,該法獨具特色,堪稱世界首見。

陳建仁說,台灣目前面臨到的挑戰是「高齡化社會」,預計在2026年65歲以上的人口數更將達到20%,並步入超高齡社會。因此,面對老年化社會的多元需求,台灣自今年1月起開始推動「長照十年計畫2.0」(簡稱長照2.0),向前延伸初級預防、活力老化,以期延緩失能;向後端則銜接出院準備服務及在宅臨終安寧照顧,並結合醫療體系,建立以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體系。

他強調,為使長照2.0計畫順利推展並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台灣《長照服務法》於今年1月26日完成修法,與民間機構、團體共同協力建構社區化、普及化與在地化的長照體系。並透過改革支付方式,吸引更多人才及民間資源投入長照工作的行列,希望達到讓長者在地安老的願景。

陳建仁認為,在地球村互動頻繁的趨勢下,醫療及公共衛生早已不分國界,台灣地處東南亞與東北亞之間的樞紐,非常適合並樂意扮演亞太區域醫衛合作及資源共享的角色,分享經驗及成果。台灣目前正以過去的區域合作為基礎,提出「新南向政策」的框架,規劃與東南亞國家的醫衛合作與產業連結旗艦計畫,期望進一步擴大與東南亞各國在醫衛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提升醫療水平、建立更完整的防疫體系,並提高人民對安全、高品質與價格合理的藥品及醫療器材的可親近性,同時強化對彼此法規制度的瞭解與信心,以達成互利雙贏的目標。

副總統陳建仁致詞時首先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歡迎來自全球各國的醫藥衛生重要領導人及專家先進們來臺參加這次論壇。   圖:總統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