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黃翊琪、呂柏融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黃翊琪、呂柏融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馮光遠:北市長參選人應對同志議題表態

    新聞 馮光遠:北市長參選人應對同志議題表態

    2014.07.29 | 23:52

    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馮光遠今(29)日晚間在台北金石生活學堂舉辦同志人權講座,主題為「讓家,不再是令人窒息的暗櫃」,推廣同志平權的理念,主張多元成家立法。馮多次在座談中表示,台北市是台灣第一大都市,應具備多元、包容的胸襟,呼籲「參選人對這件事(同志平權)應該要明確表態」。 身為李安電影《囍宴》編劇的馮光遠指出,同志平權在台灣行之有年,但依然很多人有恐同情緒,原因出自於異性戀者的「不瞭解」。他以過去受汙名的「左撇子」為例說,「我們從小到大看到很左撇子被矯正成右撇子,但他們有些事情還是習慣用左手做,這是基因,不能違反。」馮認為,要跳脫所謂道德的概念,直接切入關懷的主題-人權,也就是「沒人應受社會道德壓力、法條規範,而限定自己的性傾向。」 本次講座的與談人之一是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召集人郭媽媽,她有一位同志女兒,她說,「從他一出生,我就一直在接受他給我的衝擊,他從幼稚園開始就不喜歡女生的打扮,頭髮剪很短,我要一直跟別人解釋為什麼我的女兒不像一般女生。」當他15歲時表明出櫃,她跟先生一起蒐集資料去了解她女兒,才發現只有不到1/5的同志向父母表明出櫃。因此,幫助同志朋友面對父母、幫助同志父母適應,成為郭媽媽努力的目標。 郭媽媽建議馮光遠,每位媽媽懷孕時都會有「媽媽手冊」,可在媽媽手冊上教育媽媽,在懷孕時就知道孩子有1/10的機率是同志,爭取更多適應的時間。另外,郭媽媽也指出,同志相關資訊不足,公權力應介入,例如,編寫教科書、辦大型專家講座等。 馮光遠對此表達認同,他舉出1980年代紐約市小學一、二年級教科書早已將同志家庭編入,也表示同志平權教育很重要,「我們要公開、大型的主動去討論」,未來若當選,要讓台北市成為一個友善、理性的城市。 同志牧師曾恕敏提到,很多人會因為每年10月在台北舉辦的同志大遊行來台,但台北市觀光局都沒想到因此帶來的「粉紅經濟」,首善之都居然對同志旅遊、相關消費所帶來的經濟產值甚少著墨。另外曾恕敏也表示,馮光遠的參選是一個開始,對於以同志為目標客群的觀光發展會帶來一定的關注。曾恕敏批評,當時任職台北市長的馬英九曾到西門紅樓表示,若當選總統會主持同志婚禮,「結果呢?什麼都沒有。」 馮光遠也表示,台南市能讓尚未獲承認的西拉雅族註記原住民的身分。他認為,應該要讓同志配偶也能在證件上註記身分,以保障同志伴侶的權利;他舉例,有些教職員宿舍在辦理登記時,會讓伴侶優先承租。但他也主張,同志伴侶享有權利的同時也應該要負擔一些義務。馮光遠舉例,有些政府招標案會要求相關親屬利益迴避,這時同志伴侶就應該也要受到規範。 馮光遠呼籲,同志議題是人權議題,不論是不是同志都應該要支持,不用怕被誤會是同志;就算被誤會成同志,「難道交女朋友的機會就會減少嗎?」他認為不必對於支持同志平權有多餘的思考。
  • 青少年對外貌不滿 6成BMI值正常仍減肥

    新聞 青少年對外貌不滿 6成BMI值正常仍減肥

    2014.07.09 | 21:40

    兒童福利聯盟今(9)日公布了2014年台灣青少年身體形象與整形態度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青少年對自己的身體形象只有70分,其中更有超過兩成的青少年給自己的外表打了不及格的分數。整形外科醫師蘇茂仁表示,甚至有媽媽因國一女兒每天早上花1小時貼雙眼皮貼,所以趁暑假「押」著女兒來割雙眼皮,不過,衛福部已從2月26日起規定,禁止醫師對未滿18歲的青少年進行非必要的美容手術。 雙眼皮、高挺鼻樑、人魚線、曼妙S曲線真的叫做「美」嗎?兒童福利聯盟今天邀請三名青少年代表與整形外科醫師蘇茂仁對談,並公布青少年對自己身體的滿意度、對整形想法的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台灣少年的審美觀普遍一致,甚至有63.7%認為外在美勝過內在美,因為外表會影響人際關係。其中,女性最不滿意的部分依序是腿太粗、腰腹與膚色不夠白;男性則是擔心自己不夠壯、沒肌肉,也擔心腿與腰腹太粗。普遍來說,女性又比男性更加不滿意自己的外表。 兒盟執行長陳麗如受訪表示,在服務過程中遇到許多青少年明明很瘦,卻仍希望透過節食,甚至吃減肥藥來減肥,連電視上很多美妝、保養節目都在釋放所謂「美」的概念,令她深感憂心。經過調查,發現超過5分之1的受訪者表示正在節食,值得注意的是,節食者中,「有超過6成的人其BMI指數實際上是正常,甚至是過輕的。 除了採取節食來改善外貌,調查也顯示有13%的青少年考慮整形,還有近半數的受訪者認同單純想變好看而進行整形手術。對此,蘇茂仁則反對生理年齡太小的青少年進行整形手術。他舉例,曾有國小女生來割雙眼皮,之後發育後又消失,等於白挨一刀。 蘇茂仁認為,18歲以下青少年不適合美容手術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生理發育的隱憂,14到18歲是快速生長期,容易留疤痕,此時,也可能影響後續發展,例如隆鼻會讓鼻骨的發育受到限制,尤其隆乳是20歲以下不宜,用矽膠的話,22歲以下不宜,年齡限制更嚴苛。 另外,青少年的心理層次也是重點,蘇茂仁說,少年對於美的觀念尚不穩定,無論做任何手術將來都會後悔,曾有位19歲少女隆乳多次,從B罩杯到F罩杯,但她如今成為媽媽,她卻後悔了。他提醒,整形手術多具有不可回復性,「這是一條不歸路」,如果之後不滿意也可能「回不去了」。 針對青少年對「美」的觀念,陳麗如指出,年輕人的審美觀受媒體影響甚鉅,比例超過5成,其次則是同儕與家人。她呼籲,媒體應共同建構「多元美、健康、自信美」的新美感運動,打破單一審美觀,應將注意力放在均衡飲食和健康運動上,培養少年自信的人格發展。 此次調查是以機率比例隨機抽樣方式,在2013年12月16日至31日間,對全台(不含離島)的66所國中與高中職的14-17歲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3377份問卷,有效回收樣本數為2791分,回收率82.6%。在96%的信心水準下,誤差不超過正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