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胡大龍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胡大龍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公共工程入口網  觸手可及的工程資訊

    新聞 公共工程入口網 觸手可及的工程資訊

    2010.10.08 | 17:39

    為了讓社會大眾也能了解公共工程其實可以和環保並存,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聯手打造「永續公共工程入口網」,希望可以藉由案例引介的方式,讓「綠建築」的概念,更深入民眾的心裡,進而能「身體力行」,更關心我們的環境。 環境資訊協會專案執行蔡錫昌表示,除了希望能藉由這個網站發揮「倡議永續發展」的議題外,也希望這個網站能作為資訊公開、民眾參與的免費平台,讓更多民眾可以接觸到環境、工程相關的各項資訊,提昇民眾對這些關鍵議題的敏感度。 在這個網站中提供了專欄、專題報導、工程案例以及政府各個部門所建立的資料庫,希望提供使用者關於工程與環境全方位的資訊。蔡錫昌在newtalk網站「美麗新視界」節目中介紹,這是一個提供給國內專業人士暢所欲言的場域,用來發表如何順應自然的新工程思維、公共工程生命週期管理、公共工程節能減碳等相關議題,也可以讓關切認類議題的民眾可以提供意見,作為政府施政、開發時的意見參考,發揮倡議的效果。 談到公共工程,蔡錫昌說,最容易讓人了解的的方式就是透過案例的引介,從規劃設計、營建施工以及後續的營運管理等細節的報導,讓民眾可以有機會深入了解這些在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卻依賴的各項公共工程。以國內近來推動的「綠建築」為例,入口網也引介像是綠屋頂以及綠色校園的案例,趕上綠建築的潮流,讓大家可以深入了解所謂綠建築的各種設計特色。 蔡錫昌表示,這個入口網也試圖整合由政府各部會所建構的資料庫,希望能讓使用者透過單一窗口,按照自身的需求去使用相關的資料庫來查詢使用者所關心的資料。舉「災害潛勢資料庫」為例,就搜錄了地震、土石流相關的資料庫,可以讓民眾透過這些資料庫的查詢,及早認知潛藏於環境當中的各項災害因子,並提早做好相關準備,當災害發生時,可以減少生命與財產的損失。 蔡錫昌表示,總體來說,這樣的網站需要官方的資助、民間對環境的關懷,以及公共工程團體兩者共同合作,才能建構一個既能提供政府公共工程政策,同時也能採納各界專家學者意見並與民眾有互動的資訊平台,儘管現在發展得還不盡完善,但希望這個平台日後能持續擴大、深化各種相關議題,作為民眾有用的相關諮詢工具。
  • 核4廠狀況多  陳炯霖擔心台電應變能力

    新聞 核4廠狀況多 陳炯霖擔心台電應變能力

    2010.09.30 | 18:22

    2005年開始,全球暖化的議題廣為大眾所關心,而核能被日本及台灣執政當局視為有效率的能源,所以在能源政策上相當倚靠核能,但台灣的核4廠在今年3月至8月間發生的事故,卻讓人許多人開始擔憂核4廠到底安不安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執行秘書陳炯霖在newtalk「幸福報報-美麗新視界」節目中表示,台電對核4廠的應變能力令人感到非常擔憂,如果遇到7級以上的大地震,後果恐不堪設想。 以日本為例的近期2次核災變,1次是2007年7月,中越海灣地震,芮氏規模6.8級,新潟柏崎刈羽核電廠的7座機組全部停擺,放射能廢水及氣體排放至大自然中。2009年8月駿河灣地震芮氏規模6.5級,靜岡縣濱岡核電廠5座機組全部停擺,至今仍無法修復。 陳炯霖指出,日本2座核電廠的耐震系數都是0.4加爾(G),應可耐震到7至8級,但新潟和濱岡卻出了問題,令人擔憂的是,台灣核4廠同樣聲稱0.4加爾可耐震到7~8級的地震,但想起今年3月至8月間發生的事故,實在無法讓人相信台電對核災的應變能力。 關於核電廠帶來的環境破壞,陳炯霖說,核電廠所排放的廢水,可使海水瞬間上升7度,並且以每秒170噸流至大海,對海洋生態產生傷害;而核廢料的部份,分為低階及高階,低階核廢料至少要儲放300年,而高階部分的爐心及燃料棒,至少要1萬年才能分解。 陳炯霖強調,核廢料至今仍儲放在各核電廠內,在面對無法有效處理核廢料的同時,台灣其實還有包括風力等能替代能源可發展,而政府卻只放任的將預算用來建核電廠,核4的問題不只是當地人的問題,更是攸關全台灣人民的安全問題,期待全民一起來認識核能、監督核能,讓後代子孫能永續地活在乾淨的土地上。
  • 因地制宜設計  綠建築大發揮

    新聞 因地制宜設計 綠建築大發揮

    2010.09.27 | 11:11

    當全球致力於透過節能減碳理念的融合,創造一個與環境共生的都市的時候,可能沒想到依賴人工設施已經成為大家的習慣,而人工設施的建設,卻需要耗用許多能源、排放二氧化碳所換取來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執行鄭香君在newtalk「幸福報報-美麗新視界」節目中表示,只要採取因地制宜的設計方式來發揮建築的最大機能,並且落實在日常生活空間,皆能稱為綠建築。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2000年一直投入在行動倡議與資訊翻譯上,不但希望能讓國內訊息能與國際接軌,也希望在國際舞台上能看見台灣的存在。鄭香君指出,「在2010年8月我們前往英國參訪,針對綠建築、轉型社區主題,訪查了國外生態都市(ecocity)、自然建築(natural building)、節能綠建築(green building)、低碳發展(low carbon development)的理念與作法,透過參訪國外推動這些理念的機構,引介讓人振奮的成功案例,讓國人了解我們在實務上如何透過節能減碳理念,創造一個與環境共生的生態都市。」 關於綠建築主題,永續轉型團隊在布萊頓 (Brighton)參訪了朱比利圖書館(Jubilee Library),座北朝南,以兩層挑高的閱覽大廳為主構造,有許多的綠建築原則設計,包含照明、通風層面。 鄭香君說,在照明上,南向立面採用大面玻璃帷幕讓儘可能多的陽光導入室內,並且室內有照明強度監控的感測器,若是室內的光線不足會自動啟動人工輔助光源,補足室內照明的強度;通風方面,則以大型通風井善用煙囪效應來做整館的通風換氣,許許多多的綠原則皆在這棟建築物一一展現。 除了人居住的環境之外,社區意識層面也是重要的環節,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產油高峰的趨勢,來增加當地社區對環境危機的因應之道,托特尼斯(Totnes)城鎮是最佳的轉型策略。 鄭香君表示,托特尼斯重建當地的韌性來達到自給自足,食用當地食材,減少食物里程數,並使用當地貨幣以減緩經濟變動;同時透過技能重建(reskill)讓街坊鄰居傳授彼此各項技能,所謂「skilling up,power down」,重拾生活技能,自然能減少能耗。
  • 慈濟現身世足  9球隊服用慈濟的環保紗

    新聞 慈濟現身世足 9球隊服用慈濟的環保紗

    2010.09.15 | 17:50

    慈濟對環保不遺餘力,不論1顆電池、1瓶鐵罐都是資源回收的重點,慈濟志工陳淑敏在newtalk「幸福加油站—美麗新視界」節目中指出,在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賽,有9隊的隊服是用慈濟的環保紗PET材質所製作,而環保紗的材質為保特瓶回收後加工所製。 慈濟環保工作近期在國際舞台有著重大的突破及進展,聯合國在今年7月19日正式通過佛教慈濟成為經濟社會理事會的特殊諮詢委員。  陳淑敏表示,1顆鈕釦電池可以污染6百萬公升的水,相當於1個人一生的用水量,1顆3號電池,可以讓1平方公尺的土地寸草不生無法耕作,1瓶鐵罐可節省3小時的電視用電,身邊的一樣隨手小物品,可能對地球環境造成無法想像的污染,而隨手的一個資源回收舉動,也能夠節省能源。陳淑敏透露,在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賽,就有9隊的隊服是用慈濟的環保紗PET材質所製作,而環保紗的材質為保特瓶回收後加工所製 陳淑敏說,20年前證嚴法師的一場「幸福人生講座」,啟發了一位小姐開始用著鼓掌的雙手,開啟了慈濟環保屋的序幕,時至今日,全台灣已成立了約5千個左右的慈濟環保屋,人數約7萬人,其中,年紀最長的是104歲(已於幾年前過逝),最小的年紀是5歲。 慈濟環保屋更發揮創意,為資源回收發明了「環保十指口訣」。由左小指數至右小指,每一個指頭代表一個字,分別是瓶(塑膠瓶)、瓶(玻璃瓶)、罐(鋁罐)、罐(鐵罐)、紙(紙類、紙容器)、電(電池、日光燈管)、1(衣物)、3(3C產品)、5(5金製品)、7(其他~含腳踏車及汽車等)。」 陳淑敏提醒民眾,力行「環保精質化」及「清淨在源頭」,資源回收及垃圾減量若由每一位民眾自身開始做起,讓資源回收達成零回收的狀態,這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環保。
  • 廣慈BOT  江逸萍:房價不升反降

    新聞 廣慈BOT 江逸萍:房價不升反降

    2010.09.08 | 14:48

    廣慈BOT案原規劃為社福資源,但現在不到一半做為社福用地,大部份變成財團營利所用,民眾也認為當地房價可能上升,如今卻不升反降,公民記者江逸萍表示,在沒有土地權狀、僅有70年使用權的情況下,房價自然不升反降。 政府在93年做BOT先期規劃,95、96年間做了都市計畫更新,將整塊社福用地現縮44%留為社福用地、剩下為1/4的公園與1/4的三商特用地。44%用地中有四棟建築,老人住宅、身心障礙養護中心、社會住宅、健康活力中心,僅社會住宅由政府社會局收回管理實質建築1/10,而其他設施僅1/10床位配額給中低收入人士使用,身心障礙床位也僅有5%。 公民記者江逸萍在newtalk「幸福加油站-美麗新視界」節目中表示,等於整個在兩蔣時代規劃專屬社會弱勢團體的資源,讓政府片面慷弱勢團體之慨,讓財團轉為營利工具 廣慈BOT案周邊居民反應兩極,有些聲音表達要開發,認為開發會帶來繁榮,進而讓房價上漲,但現況是房價不升反降,對此,江逸萍說,BOT案產生25層樓新建大廈集體住宅,且沒有土地權狀,僅有70年使用權,成本低很多,而我們鄉親鄰里大多為4、5層樓的4年老公寓,就算能夠都市計畫更新,也是一棟棟單獨建造的大樓,建築成本高出很多,又有土地成本,無法與開發商的大量集體住宅且座落在公園內的房舍競爭,且人煙稠密,住宅區不成住宅區,是養老院與旅社的詭異組合,房價自然不升反降。 從99年4月11、12日開始,廣慈BOT得標單位已雇用怪手與推土機進行基地內拆除工作,經民眾抗議無效,在6月12日廣慈BOT案的環境評估說明會上,民眾也向政府要求進去看老樹的情況,最後官方以正在施工為由,拒絕民眾進入現場探勘,江逸萍抱怨,台北市的平地公園已經很少,想要在樹廕下休息的機會也不多,而政府竟說,可以上鄰近的四獸山去享受綠樹,「老人化的社會,怎可能人人都能上的了山?」 江逸萍認為,樹木是要予以保護的,根據手邊的資料,很多樹木都有被截頂,對於整個基地756株大樹,卻只有13株合乎樹保條例,相當不以為然,「98年年底開發商曾做臨界老樹數目的勘查,這中間的過程都沒有公開,並拒絕民間團體的參與,完全由政府與開發商自行認定。」 江逸萍感嘆,如果沒有BOT案,大家可以用原有設備幫助附近老人與孩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互助合作,成就和樂天下為公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