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劉奕霆、林朝億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劉奕霆、林朝億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專訪柯文哲(4):換富邦獨董 沒必要做人情給趙少康

    新聞 專訪柯文哲(4):換富邦獨董 沒必要做人情給趙少康

    2014.12.24 | 17:07

    柯文哲將於明日正式接任台北市長,除了市府一級主管外,還有許多可以直接、間接影響的職務。柯文哲23日接受新頭殼專訪時表示,他已經指示幕僚研擬遴選、派任辦法。至於趙少康、莊文思兩位郝龍斌政治伙伴是否還會繼續當富邦金控獨立董事?柯文哲不客氣表示,「如果他在選前每天罵我,我也沒有必要做什麼人情給他」。 柯文哲在接受新頭殼專訪時,對於記者詢問,「你是左派還是右派?」他說,「不是左派、右派,是跳來跳去」。例如北宜直鐵到底要不要的議題,他還是比較喜歡基礎建設。如果鐵路不通過集水區,繞外圍過去,還不是經過上游? 柯文哲說,科技也在進步,而且「一條隧道對環保傷害多少?大家別騙了。」如果不採最短的距離而繞較遠的路,他說,浪費的時間與燃料更多,且要開發的面積也更大了。他說,從他對蔣經國評價到北宜直鐵要不要蓋,他都很討厭標籤化文化,一下子就不可以討論。 對於台北市銀與富邦金控合併議題,柯文哲表示,有些東西一聽就覺得很奇怪,但他沒有看到資料也不曉得,「怎麼會是大的被小的併掉?很難理解」,「為什麼財產沒有重估?」他說,「這就是政黨輪替的意義,不經過政黨輪替,那些問題永遠沒辦法回答」。 台北銀行與富邦合併除了有小吃大爭議外,包括合併後富邦金控的獨立董事任命也受質疑。其中,新黨大老趙少康與郝龍斌親信莊文思兩人都無財經專業,卻接任獨立董事,而那個董事會又可以領到4千多萬酬勞。 新頭殼詢問,如果有機會,作為大股東的台北市政府會換掉趙少康等人嗎?柯文哲表示,重點不是換掉他們,而是要換誰?換上去要比現在更好。他強調,這些董監事一定要有個遴選、任命辦法,他們內部也正在擬定。柯強調,選舉的結果不應當是換另一批人去享受特權。 新頭殼追問,趙少康既是新黨大老又是媒體大亨,會想做人情給趙嗎?柯文哲表示,「如果他在選前每天罵我,我也沒有必要做什麼人情給他」,但重點不是換掉誰,而是換什麼人才是重點。 影片即為柯文哲接受新頭殼專訪的內容。(拍攝、剪輯/林雨佑)
  • 專訪柯文哲(3):局處長前6個月沒陣亡就可當8年

    新聞 專訪柯文哲(3):局處長前6個月沒陣亡就可當8年

    2014.12.24 | 12:59

    將於明天接任台北市長的柯文哲23日接受新頭殼專訪時表示,柯團隊的局處首長經過6個月的震撼教育,如果沒有陣亡,大概就認同這個企業文化,可以當8年了。此外,對於競選總幹事姚立明私下推薦太太進入團隊,柯文哲受訪時也沒有否認這個傳聞。 11/29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後,即馬不停蹄推動各局處長遴選過程。不過,文化局、社會局與環保局遴選過程分別出現爭議,包括3個遴選委員會召集人陳其南、白秀雄與施信民也陸續表達不滿。對於這波風風雨雨,柯文哲受訪表示,這是轉型期陣痛。基本上,他還是肯定遴選,因為這絕對會比市長一個人、甚至市長加幾個親信關在房間密商好。 柯文哲以創投為例說,他這場選舉就是政治創投業。在創投來講,10個失敗9個是正常的,常常那一個成功就補回來了。 柯文哲說,遴選的好處就是眾人智慧超越個人智慧,這是政治信念。他看現在這些局處長時,還是肯定這次遴選的效果。因為,80%的人他不認識,如果不是透過遴選,沒辦法選出這麼多好的局長。 柯文哲表示,這次遴選是由遴選委員先選出專業度夠的人選,再由市政團隊來選出他們想要跟誰合作,最後再由他來做最後決定整個政府的任務導向。 對於文化局長遴選,柯文哲說,他覺得遴選委員會推出來的那3個人,都非常符合資格;但市政團隊面試時,3個人分數高低不明顯;最後他選擇倪重華,是考慮到2016設計之都、2017世大運;他比較偏向從企業找比較有組織能力者。這個過程完全按照規則在跑。 這時,柯文哲起身、回辦公室再拿出一份新的遴選辦法草案說,這個還沒定稿。但創投業另一個概念就是認錯,勇敢踏出第一步,發現有問題再修。這場選舉裡,不同的局處都試過不同的方法;他們會整理成SOP(標準作業流程),再修一遍。 柯文哲表示,新辦法裡未來遴選要上網公告,遴選委員依職務選定,「而不是由召集人選定」;「因為召集人找遴選委員,都是他的人」;當然市長室可以指派委員,但不能超過總數1/3。他說,他還是肯定遴選制度,從來不做,都不曉得哪裡會出問題;做了,發現問題再修。他覺得這次遴選結果還好,「天佑台灣」。 對於新的辦法,規定召集人是「最資淺的」,柯文哲說,「因為大的會控制」,召集人若是最資深,若他再去選遴選委員,乾脆叫召集人指定誰當就好了。 對於社會局、環保局、文化局3個遴選委員會召集人都公開反彈,柯文哲表示,白秀雄那部分比較無辜,他們最後遴選2位出來,一個說他還沒準備好、另一個說他不想當;「我心裡面就OOXX,拜託。」都已經要上任了,只好在他自己認識的人當中找最適合的。後來他發現,「許立民加王幼玲」這個組合不錯。 柯文哲說,政務官沒有保障,特別是專業局長很難找,因為薪水差太多了。財政局長,他問第一個時,年薪3千萬;第二個說他5千萬,他就不想再問第三個了。「目前銀行的總經理,年薪1500萬是最低的;而台北市財政局長年薪是150萬元,差10-20倍」。 柯文哲說,他每個遴選方式都不一樣,有人說柯文哲把台北市當作實驗室。「做一個科學家,我會在安全的範圍內做」。未來政務官要換、或簡任10職等以上等專門委員或副局長要換時,就照這個。 記者詢問,真的氣到不想打電話給環保、文化、社會局3位遴選召集人了嗎?柯文哲說,沒有說不打電話,「急事緩辦」,有時候氣頭上去講也沒有用。他說,白秀雄的情形是比較簡單,白也沒有惡意,只是要跟遴選委員交代。「我也承認我們的遴選辦法有點問題。錯就錯,所以我們會有新的遴選辦法。」 至於文化局遴選委員會召集人陳其南指控過程有「欺騙與作弊」,柯文哲表示,「我的認知,你不是召集人嗎?你怎麼把這個交給我?是你失職還是我失職?」「名單是你交給我的,哪有這回事?」但他補充說,「人有時候不要在氣頭上處理事情」,「過年過節,還可以處理」。 柯文哲市府團隊陸續到齊,不過其中,包括原本強調不會入市府的總幹事姚立明太太楊芳玲卻接掌法務局長。根據新頭殼掌握訊息,楊芳玲確實是姚立明親自推薦,本來柯辦要安排接任公訓處長,但後來改接法務局長。對此,柯文哲接受專訪時則沒有否認。 柯說,「對我們來講,我們也是在認識的人裡來找」,「不到3個禮拜,我們要決定26個局長,坦白講,這實在是蠻大的壓力」。他說,楊芳玲的專業上至少講得過去,而且楊也是經過面試、投票的。她的分數還是蠻高的。加上法務局長沒有遴選委員會,大家投票,楊的分數就比較高。 柯文哲表示,選舉那時,他很不願意把競選團隊拉進市政團隊。「所以今天找人來討論,我們那競選團隊都有怨恨;他們都以為打完這場選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每個應該可以封官,結果發現我們都全部從外面找人,所以那些人的失望、怨恨恐怕是馬上我要處理的大問題」。他感慨,有時候在創新與改革的路上,總是會引起很多的怨恨。 柯的競選團隊接市府局處長的只有簡余晏、藍世聰、李文英等3個人。柯強調,他們都還有市議員資歷與政黨的考量,總不能台北市政府一個綠營的都沒有,這很奇怪。 但具有新黨淵源的就有副市長鄧家基、法務局長楊芳玲、環保局長劉銘龍及公訓處長曲兆祥等4人,比例甚高。對此,柯文哲表示,因為國民黨不會來;而親民黨也不高,因為選戰當中,親民黨是採取模糊的策略;所以在泛藍的當中,加上姚立明的關係,新黨的百分比就拉高了。 對於莊淑芬接副市長過程,柯文哲也說明,莊原本是被推薦到文化局長,但遴選委員會認為,「這個太大咖了,不適合當文化局長」,呈報到他這邊來。他認為要給莊淑芬思考一下,從業界轉政界,年薪從5千萬降成150萬元。第二,莊所有中國的資產要處理,這個損失不得了。 對於柯市府團隊的一級首長第一年存活率會多高,柯文哲則表示,很難預測。但前3個月到半年沒有陣亡,大概就可以撐8年。他說,好的企業要嘛就6個月離職,或下一次就退休;對企業最傷的是做2、3年離職。「我認為會淘汰,前半年就淘汰掉一堆,留下來就認同你的企業化」。 影片即為柯文哲接受新頭殼專訪的部分內容。(拍攝、剪輯/林雨佑)
  • 專訪柯文哲(2):公辦都更4年要蓋2萬戶社宅

    新聞 專訪柯文哲(2):公辦都更4年要蓋2萬戶社宅

    2014.12.23 | 21:07

    準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3)日接受新頭殼專訪,對於選戰中曾提出要蓋5萬戶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柯文哲坦言已經在清查土地,地政局長已經清一些地出來,現在正在籌錢;至於在第一任的4年內可以達到多少戶的目標,柯文哲說「我們大概估計可以做到2萬戶,這是精確的估計」,接著柯文哲說,整個做下去,8年要推出5萬戶社會住宅是可能的。而第一批的2萬戶是指新建的住宅,目前相關單位「已經開始清查市有土地了」。 關於未來的台北市政,柯文哲認為要建立一個勇於嘗試的機構,他說之前他去看前總統陳水扁時,阿扁說市政革新「就是創新和效率」;他也覺得這是對的,要先創新,接著在從各種方法內選擇有效率的,不過當然是在安全的範圍內做。 柯文哲也舉例,像是之前曾拋出撤除派出所的議題,其實他也已經有了決定,他說台北市有14個警分局,會先找一個來「test」,一定是這樣,在安全的範圍內,政府要勇於創新、勇於嘗試,這是他新的概念,「做為一個自然科學家還是要做實驗」。 至於選前曾說將來要在台北市興建公辦都更、只租不賣的5萬戶公共住宅,柯文哲也坦言,地政局長已經在清理一些地出來,現在正在籌錢,而整個都更計畫會在上任百日內先推出「台北50年都市計畫」。 柯文哲說,以前在討論廣慈開發案、空軍總部、成功市場、環南市場或果菜市場的改建等個案時,發現都很難下手,後來才知道沒有全盤計畫,必須要有全盤的都市計畫,團隊內開會時還甚至假設松山機場是遷走後,才來做全盤規劃,整個邏輯都不一樣,要先確定大架構,再不斷的針對局部修正。 柯文哲突然很有自信的說,事實上從各局處的交辦情形來看,「我很有信心我一定做得比其他人好」,而原因就是因為「我敢做決定」,如果永遠都要等想好再說,「那永遠做不成」,他認為只要大方向差不多就做了,然後再慢慢修正。 至於環南市場改建,柯文哲說,之前推出的10年改建計畫就被他推翻掉,他要一次改建,所以臨時市場會搬到堤外,一次改建、3年半完成,這是目前的作戰計畫。至於老人和嬰幼兒照護的用地取得,柯文哲說,這就是社會局交接後1百天內要做的工作,未來會建立示範地點,最多選3個點,把目前柯P新政裡面,有關社區營造的部分全部灌在裡面,先做起來;即社會局除了日常事務以外,撥出一部分人力去做事,成功了再推開。 柯文哲說,各個新政都是這樣的方式,先找幾個示範地點,對了就往外推開,不同局處、不同地點做不同的test,再全面拓展。 柯文哲說,在政策的執行上還是要講求基本價值,除了不斷的「溝通」外,重點是「不因短期利益,犧牲長期利益;不因少數人利益,犧牲大多數人利益;不因政黨利益,犧牲人民之利益」。 柯文哲還另外提到「良心」,他說聽取世大運的預算簡報時,說要蓋籃球館報價26億,接著說他又聽到即將設校的和平國小要蓋世大運賽事專用的體育場,柯不解的說「現在台北市小學生一年從4萬人降到不到2萬人,都已經在併校了,是誰說要蓋一個國小?」 柯文哲激動的說,他當時說「好,將來誰跟我報告開銷,誰就要被我罵」,他要問,「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真的不知道嗎?你的良心在哪裡?」柯文哲氣憤的說,決策是怎麼訂的?怎麼會通過?怎麼有辦法通過市議會預算?這不是藍綠問題,是黑白的問題,和平國小怎麼決策通過的「這我一定會追究!」柯文哲也說,這個國小「我一定不會讓它開設,誰來報告就只是被我罵」。 影片即為柯文哲接受新頭殼專訪的片段。(拍攝、剪輯/林雨佑)
  • 專訪柯文哲(1):施政「公開透明」是一種決心

    新聞 專訪柯文哲(1):施政「公開透明」是一種決心

    2014.12.23 | 19:06

    準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3)日上午接受《新頭殼》專訪,柯文哲表示,施政「公開透明」是一種決心,這個動作的影響力很大,這是一場「意志力的比賽」。他還舉例,未來要公布每個市府員工的「job description」(職務說明表),他說這個就很可怕,讓每個人都無所遁形,8萬名員工都在網站上查到職務說明,這就是很大變革。「一定會有人不信邪、不交,不交就把你砍掉」。 柯文哲也舉例說,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曾問他,「你覺得鄭和跟哥倫布有什麼不一樣?」柯文哲說他想不出答案,尹衍樑告訴他,鄭和7次下西洋都是沿著海岸走,哥倫布卻只做一件事,「就是橫渡大西洋」。柯文哲說,其實應該要有勇氣開始嘗試新的思維,有勇氣航向不可知的世界。 而柯文哲在今年的選戰中推出多達30項「柯P新政」,從「I-voting」到警政治安,他在上午的專訪中,被問到百日執政的評斷標準為何時,柯文哲並沒有詳細答覆,僅說因為每個人都知道目標、方向是什麼,所以就去做,至於做得好不好、怎麼評估,「好問題啊」。柯文哲說,做得好不好總是有一個直覺,但這不是用民調可以解決的。 柯文哲說,目前已經規劃好「柯P新政前1百日」,接著在2週內完成「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的願景」,最後再去做4年內要完成的工作事項;談到世大運,柯文哲語氣有點激動地說,他在會議上詢問世大運要花2百億,究竟可以達成什麼願景時,「竟然沒人可以回答」。他不能重蹈花博失敗的覆轍,因此要先知道世大運要完成什麼樣的願景,再往前推進去做準備。 柯文哲日前曾說,已經規劃好上任百日內的工作計畫,記者今日問有沒有規劃上任1百天內讓市民看到前5大或前10大的政績亮點?柯文哲思考了一下後說,他個人比較信仰「a的n次方」,即a若大於1,那麼a的n次方就無限大;柯文哲認為,進步當然有時候是巨大的突破,但是他更相信局部的小改善累積起來,會是更大的進步。 柯文哲舉葉克膜小組的例子說,從葉克膜過去成功的經驗就可以知道,為什麼葉克膜會成功?就是因為每天不斷的進步所累積起來,每天都有小進步,只要持續20年,累積起來就是「從量變到質變」;因此,柯文哲對於市政概念,就是先建立企業文化,最好的管理就是不用管理,「積小勝為大勝」,有什麼工作就去做,然後就再修、再修,透過不斷「修修修」,不斷修正,讓它更好。 至於擔任市長4年後,有沒有什麼是柯文哲希望讓市民看到台北市最大的改變?柯文哲思考了一下說,他沒有現在就替自己設定要做出什麼豐功偉業,他認為應該透過每天不斷的進步中,去逐漸改變一個文化;例如他說未來要公布每個市府員工的「job description」(職務說明表),他說這個就很可怕,讓每個人都無所遁形,8萬名員工都在網站上查到職務說明,這就是很大變革。 柯文哲說,「公開透明」是一種決心,這個動作的影響力很大,柯文哲用堅定的眼神說「一定會有人不信邪、不交,不交就把你砍掉」,他認為這是一場「意志力的比賽」,很多動作都是一步一步往前進,但是思想文化制度的改變會是最主要的方向。 至於有哪些文化需要改變?柯文哲直覺地說「單單第一條,說謊的文化就要改」。他說最近在聽局處長交接時,他會開玩笑地說「我智商157,但你有辦法講到讓我聽不懂,實在很不簡單!」柯文哲說,對方會一直繞來繞去、閃躲,但行或不行都要明白講,他認為很多公務體系的人被訓練到講話不直接,這就是一種文化,問題是「如果對柯文哲需要講實話,但對其他人講謊話,問題還是沒改變」,所以講實話、直白的文化要慢慢傳遞下去,但這要花很長時間才有辦法建立。 柯文哲日前在共識營上曾說,未來和局處首長開會時,有什麼事情、錯誤,原則上長官都可以藏起來,但是要講實話,就修正後再前進,記者也追問柯文哲是否會對外承認錯誤?柯文哲陷入了幾秒鐘的思考後表示,坦白講因為「公開透明」,他也覺得無所遁形。柯文哲說,「我們絕對誠實,但是會盡量公布事實」,坦白講,是不是真的會百分之百公布,「我倒是沒有那麼大的把握,有公布還是比沒有公布好」。 至於對於台北市未來的想像,柯文哲再次強調「You are limited by your imagination」(你們被自己的想像限制住了),要說他內心真正的實話,「10年後最重要的10個工作,目前都還沒出現」,iPhone才出現6年,已經改變了這個世界,意思是未來是不可預測的,應該要勇敢的航向不可知的世界;他說,他也不知道航向在哪,但最重要的是,要有航向不可知世界的勇氣跟準備。 柯文哲說,他相信民主、自由、法治、人權、關懷弱勢、永續經營等社會基本價值,他希望將來台灣是一個文明社會,而落實社會基本價值就是他的基本理念。他說,一個國家不是有高鐵、有核子武器、有太空船叫文明社會,真正文明社會是落實社會基本價值。 柯文哲最後說,每次都忍不住要消遣某些人,國民黨2014年失去台北市,如果要怪就去怪監委尹祚芊吧,「是她把柯文哲惹出來的」;柯文哲說,「刀不是他開的、電話不是他接的、檢驗不是他做的,竟然有辦法在一個彈劾案中,只定一個人有罪,不覺得這違反常識嗎?」柯文哲又再次強調,國民黨2014年失去台北市,全省潰敗,如果要怪就去怪尹祚芊吧! 影片即為柯文哲接受新頭殼專訪的片段。(拍攝、剪輯/林雨佑)
  • 連陣營再發稿:捐十萬的 非連勝文本人

    新聞 連陣營再發稿:捐十萬的 非連勝文本人

    2014.08.01 | 23:59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錢震宇昨(1)晚間指出,由於高雄市發生氣爆意外,因此競選總部主委陳炯松決定,暫停3天競選活動,並會將因此所省下的10萬元經費,直接匯入高雄市社會局的81氣爆捐款專戶,但「捐款的是陳炯松,並不是連勝文本人」;至於連勝文的部分,錢震宇說,會請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先去關心警消傷亡的情形,捐贈金額等相關統計由市黨部回報後,再來處理。 連勝文辦公室昨晚表示,連勝文對此不幸事件,感到萬分的哀慟與不捨,誠心地為高雄的同胞祈福。連勝文競選總部主委陳炯松決定,暫停三天競選活動,並會將因此所省下的10萬元經費,直接匯入高雄市社會局的81氣爆捐款專戶。 包括新頭殼等媒體,多以連勝文捐出10萬元賑災款項作為報導主題。但報導出爐後,引發網路熱烈討論。隨後,連陣營發言人錢震宇晚間再度致電新頭殼記者強調,「捐款的是陳炯松,並不是連勝文本人」;至於連勝文的部分,錢震宇說,會請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先去關心警消傷亡的情形,捐贈金額等相關統計由市黨部回報後,再來處理。
  • 901遊行  石世豪說7次「一定有所回應」

    新聞 901遊行 石世豪說7次「一定有所回應」

    2012.08.30 | 19:56

    9月1日公民團體發起反對媒體壟斷大遊行,終點就是日前才剛通過旺中併購案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對於NCC將如何回應,主委石世豪今(30)日下午受訪時表示,「我們對於外界的訴求一定會有所回應」,但對於媒體持續追問如何回應時,石世豪則接著講了6次「我們一定會有所回應」,不願正面答覆。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今日下午會同副秘書長李俊毅、立委蔡其昌、鄭麗君、管碧玲、段宜康、魏明谷等人前往NCC,要求重審旺中併購案。會談中,雙方一來一往,火藥味十足。 鄭麗君發言時表示「在審查(旺中併購案)的過程當中,有3個委員申請迴避審查,為什麼?這個委員曾經被旺中恐嚇,一個國家的委員會委員被他的審查對象所恐嚇,而不敢審查,這樣的政府尊嚴還在嗎?」 隨後,NCC主委石世豪回應說,「我也非常贊同您(指鄭麗君)對於我們NCC委員如此之尊重,雖然我在審查過程感受不到」。此話一出,立即引起蔡其昌不滿,並要求石世豪講清楚,蔡其昌說「鄭委員哪裡對NCC委員不尊重?你要指控她之前,你總是要說清楚,這是獨立機關的態度嗎?調錄音帶出來。」 對此,石世豪馬上回應說,「是鄭委員提到說有3位委員被審查的媒體不斷的攻擊,那鄭委員為他們抱屈,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因為如果他是合法行使職權,那大家都看到他被監察對象攻擊時,這個尊重。我說我在我被(立院同意權)審查的過程中沒有感受到。」 對於石世豪把鄭麗君談3個NCC委員被旺中集團威脅談話,牽扯到他自己在立法院同意權審查時,被在野黨杯葛一事,鄭麗君當場回應,「你這段話2個嚴重錯誤,你完全沒有聽懂人民跟社會的聲音。」,並轉向柯建銘表示「第一,石主委完全聽不懂大家在講什麼,第二,他(石世豪)回馬槍要報復立法院審查NCC委員的過程。」 隨後,民進黨團成員憤而離席。而會後,石世豪接受媒體訪問時,被問到9月1日外界遊行時,是否會上班?他則表示,「9月1號是不上班的日子,但是我們對於外界的訴求一定會有所回應」。 至於是他本人或NCC官員要出來回應?以及NCC將如何回應?石世豪則連續用6次「我們一定會有所回應」,「這個就是很明確的答案。」迴避媒體的問題。 當媒體反問,「關門也是一種回應?」時,石世豪則回答:「關門不叫回應,關門叫關門。」
  • 馬指綠訪中膽小 民進黨:總統的口水

    新聞 馬指綠訪中膽小 民進黨:總統的口水

    2012.08.27 | 16:51

    針對總統馬英九接受中央社訪問提到民進黨「派人」到中國訪問,但登陸中國的人太少,是民進黨的「膽子太小」,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今(27)日表示,中國的問題在台灣不分朝野都應該要共同面對。但總統用這種口水式、非常含糊的話語批評在野黨,民進黨對於這種口水不予回應,「就算是總統的口水,還是口水」。 至於馬英九提到朝野會談,林俊憲指出,目前台灣的經濟陷入困境,希望總統應該多花一點心思解決國家的問題,思考如何為人民拼經濟,而不是整天想著朝野會談,想如何就這個議題移轉社會注意焦點,甚至於用這個議題批評在野黨。 另關於馬英九提到要跟日本討論釣魚台主權,林俊憲表示,民進黨很早就提出和平解決、避免衝突擴大的立場,重點就是在保障漁民的漁權、海洋資源的共同開發等上述議題跟日本進行談判。過去這幾天釣魚台的衝突有擴大趨勢 ,甚至於造成國際上的誤解,說台灣跟中國要聯手對抗日本,這是馬英九應該要面對的。馬英九過去當了4年多的總統,就釣魚台的主權,他有跟日本談哪些問題嗎?這一點,應該要請馬英九自己講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