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茲當選後對中國態度

12月8日,德國新任總理蕭茲(Olaf Scholz)正式就職。蕭茲過去曾任德國副總理、財政部長和漢堡市市長。過去曾任副總理(2018年 - 2021年)的他,對德國先前的中國政策應當熟悉。而財長經歷(2018年 - 2021年),也讓他了解中國在經貿上對德國的重要性。

此外,先前當過德國漢堡市長(2011年 - 2018年)的蕭茲,當時也相當支持與中國合作。綜上因素,預期蕭茲很有可能延續梅克爾(Angela Merkel)對中政策的立場,採取「務實」為主的態度。

德國《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於12月5日的報導指出,蕭茲曾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傳話,表示他將延續前總理梅克爾的務實路線,並支持《歐中全面投資協定》(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CAI)的簽署。

當時報導引述一位不具名的歐盟外交官透露,即將接任德國總理的蕭茲,10月份時曾透過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向習近平傳話,表示上任後將延續梅克爾的務實路線,而柏林外交圈也證實此事。

蕭茲還表示,他支持歐盟與中國簽訂投資協定,並會約束自由民主黨(Freedom Demoratic Party)和綠黨(Green Party)這兩個聯合執政夥伴。前述兩黨都認為該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態度。

報導還透露,梅克爾當時擔心自己的務實路線無法延續。一名德國政府發言人證實,9月大選後,梅克爾曾和勝選的蕭茲討論中國政策。知情人士披露,梅克爾向他表達了對未來中國政策的憂心。

而蕭茲的當選和對中政策路線,或許最符合北京的胃口。《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DW)過去報導就指出,由於中國希望梅克爾的中國政策能被延續,相較長期對中態度強硬的綠黨、自民黨,中國更希望社民黨的蕭茲或基民盟的拉謝特能當選,因中國希望德國對中國的政策,能有連續性。

蕭茲接中國習、李賀電

據《BBC》於12月8日的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等多個國家領導人,紛紛向蕭茲出任德國新總理表達祝賀。

據《中國人民網》公布的新聞稿,國家主席習近平除在電話中強調中德間的《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以及雙邊合作溝通外,他說:「我高度重視中德關係發展,願同你一道努力,以明年兩國慶祝建交50週年為契機,鞏固並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中德關係邁上新台階。」

總理李克強則稱:「中德關係已成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我期待同你建立並保持良好工作聯繫,進一步鞏固政治互信,充實《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內涵,推動中德友好互利合作,再創佳績。」

新華社:習近平致電祝賀朔爾茨當選德國聯邦總理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21/1209/c1024-32303113.html 

德外長、防長、海軍司令與總理對中路線有落差?

德國新任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同時也是綠黨黨魁的她在12月3日接受德國《日日新聞報》(Die Tageszeitung)採訪表示,她將對中國採取強硬的立場。

貝爾伯克說:「討論氣候變遷和疫情時,中國大陸是夥伴;不過,歐洲是跨大西洋民主聯盟的一員,與獨裁統治的中國大陸處於『制度競爭關係』(systematic competition)。德國未來將與民主夥伴追求戰略性合作,捍衛共同價值和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先前幾年質疑德國經貿上過度依賴中國的聲浪逐年上升。對此,她在受訪時特別強調:「歐洲不應小看自己,可以多利用共同市場這根槓桿,不過前提是德國身為歐盟最大國,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只顧自己的中國政策,而是27個成員國同心協力,追求一致的中國政策。」

德國國防部長蘭布雷特(Christine Lambrecht)上任後外國訪問首站,即造訪立陶宛,探視駐紮在這個波羅的海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的部隊,這也是她上任後首度海外訪問。

蘭布雷特這次來訪,正值俄羅斯在與烏克蘭接壤的邊界部署數萬軍隊,立陶宛和另兩個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都對地區安全感到擔憂。

另外,在德國是否抵制北京冬奧的立場上,貝爾伯克表示不排除抵制。她指出:「我們應更密切觀察這場奧運。各國政府有不同應對方式,我們肯定會在接下來幾周內討論。」這也意味著,德國還未敲定是否抵制冬奧的立場。

12月初公布的《聯合執政協定》中,在對中關係的架構中,《執政協定》提到:「我們希望且必須在夥伴、競爭及制度性對手的結構下,建立對中關係。在人權和國際法基礎上,我們在任何可能的領域尋求與中國展開合作。我們希望在與中國日益增加的競爭中,擁有公平的遊戲規則。為了在與中國的制度性對手關係下,實現我們的價值和利益,我們需要建立一致歐盟對中政策框架下,內容廣泛的中國戰略。」另外,內容也強調德國與歐盟的對中政策,要與美國進行跨大西洋的協調,與同理念的國家合作,以減少戰略依賴性。

其中引起台灣關切的內容提到:「台海現狀只有通過和平方式,及在兩岸均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改變,在歐盟「一中政策」下,我們支持民主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再者,《執政協定》中又說,「將中國尤其在新疆地區的侵犯人權行為納入討論話題。在香港的一國兩制原則必須再次得到實踐。」

據《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於12月23日報導,跟隨德國海軍巴伐利亞號巡防艦(Frigate Bayern)前往亞洲訪問的德國海軍司令薛恩巴赫(Kay-Achim Schonbach)受訪問時提到,中國海軍實力正在「爆炸性擴張」,令人擔憂。

德國巴伐利亞號巡防艦此行穿越南海後抵達新加坡訪問,而這也是德國海軍在過去20年來首艘穿越南海的軍艦。巴伐利亞號巡防艦於今年8月初從德國本土威廉海軍基地出發,前往印太海域執行長達半年的巡邏和部署。該艦經過三個多月的航行,於11月初抵達日本訪問,除與日本海上自衛隊舉行多次海上聯合演練外,還參與由日本主辦的美、日、澳、德、加五國年度海上聯合軍事演習「ANNUALEX-2021」。

薛恩巴赫接受《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訪問時表示:「我了解中國政治領導人現在會說:『我們希望擁有強大的海軍,想要一支藍水海軍(Blue-water navy)』來展現實力;問題是,他們能否適應國際規則為基礎的秩序?」

除此之外,薛恩巴赫於12月20日在新加坡與星國國防部長黃永宏會晤後表示:「中國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崛起,對既有大國構成挑戰。雖然中國是一個重要貿易伙伴,但也是一個『不斷增長的霸權國家』,正在利用其權力和金錢向歐洲推進,對國際秩序施加壓力」。

德國將加強其在印太地區的安全和國防參與。德國的參與非單方面,而是歐洲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目的在於應對「世界重心朝向印太地區的轉移」。

據《南華早報》報導,薛恩巴赫接受採訪時表示:「德國將繼續其在亞洲的存在,並希望從2023年起向該地區派遣軍艦和軍機。下一次的計劃是派遣兩艘德國艦艇,一艘護衛艦和一艘補給艦。薛恩巴赫還表示:「通過加強在該地區的存在,德國試圖在中美這樣的大國之外,向地區參與者提供一個 『新視角』。」

《美國之音》:德國海軍司令驚嘆中國海軍軍力“爆炸性”擴張並表達憂慮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ghz-German-navy-chief-calls-China-naval-power-buildup-explosive-and-a-cause-of-worry-20211222-ry/6365059.html 

蕭習電話會談內容、德國對北京冬奧立場

而距離首次的賀電不到兩週,德、中領導人於12月21日第二度進行通話。此前,中德和中歐關係過去一年或多或少都受到德國國內、國外影響。內有著德國政壇的政權轉移,外有中、歐整體雙邊關係的緊張。

中歐關係自今(2021)年3月因新疆問題所引發的「連環效應」,迄今仍持續僵持。且中歐協商8年達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議》,也因雙方關係惡化而被歐洲議會擱置冷凍。再者,過去幾個月中國和立陶宛之間,因台灣代表處所惡化的衝突,也影響中歐關係。

另據《南華早報》12月16日的獨家披露,原先要在本月舉行的年度「歐中峰會」(EU-China Summit)也因雙方在貿易、經濟和人權等爭議,延後到明(2022)年初舉行。

《南華早報》:Exclusive |  China-EU annual summit ‘pushed back until next year’ as trade and human rights disputes fester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diplomacy/article/3159973/china-eu-annual-summit-pushed-back-until-next-year-trade-and 

與蕭茲的二次通話中,習近平強調:「中方高度重視中德關係。近年來,中德合作一直是中歐合作的『領頭羊』,這是兩國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作出的正確選擇。明年將迎來中德建交50周年。回望半個世紀,中德關係展現了充足的活力、耐力、韌力、潛力﹔展望未來50年,兩國應放眼全球,著眼長遠,開拓進取,努力實現中德關係新發展。」

電話中習近平向蕭茲強調三點:

一、堅持從戰略高度把握兩國關係大方向。中德都是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兩國關係發展得好,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世界和平穩定。雙方要堅持視對方的發展為機遇,保持高層引領的優良傳統,為中德關係發展領航定向。要發揮雙邊對話合作機制作用,特別是要用好中德政府磋商機制,推動各領域合作發展。雙方要加強溝通協調,共同做好明年建交50周年慶祝活動規劃。

二、堅持以務實態度積極推動兩國互利合作。中德兩國經濟都從對方發展中獲益良多。中國已連續5年成為德國最大貿易伙伴,雙邊經貿合作頂住新冠肺炎疫情壓力實現逆勢增長。雙方應該積極開闢新能源等。德國是中歐班列重要節點,相信中德加強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內合作,將造福沿線國家,促進亞歐大陸聯通。

三、堅持攜手應對挑戰,為全球治理作出新貢獻。中德都是多邊主義的維護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應該加大在國際事務中協調配合,要堅持通過對話解決地區熱點問題,遵循和強化國際關係中的民主原則,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行徑和冷戰思維。各國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中方願同德方攜手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SDGs)。

新華社:習近平同德國總理朔爾茨通電話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21/1222/c1024-32313783.html 

蕭茲則表示:「謝謝習主席先生在我就任德國總理後發來賀電。我對我們曾經有過的交往記憶猶新,願意繼承和推進德中友好與合作。當前,德中貿易投資關係發展良好,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戰方面合作密切,就阿富汗、伊朗核武等地區問題溝通密切。這些構成了德中關係持續發展的三個支柱。」

德方願意本著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精神,同中方一道努力,推動德中《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進一步發展。德方願以明年慶祝德中建交50周年為契機,舉辦好新一輪德中政府磋商,加強清潔能源、數位經濟、服務業等領域務實合作,以建設性態度促進歐中關係發展。希望《歐中投資協定》早日生效實施。德方願同中方在國際事務中,共同維護多邊主義。

首先,《霧谷晶策》分析中國試圖在德國新政府起頭,趕緊抓住中、德關係的主導方向,藉著梅克爾尚未人走茶涼前,欲與蕭茲建立如同與梅克爾般的中德領導人交情。中德兩國目前的《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也是中國與歐洲國家裡最重要、位階最高的雙邊夥伴關係。

其次,《霧谷晶策》認為在美、中、俄、歐盟四大強權的競爭態勢下,若中國在歐洲方面,能再強化與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關係,必定能影響歐盟整體決策。畢竟去(2020)年12月底通過的《中歐全面投資協議》,就是中國藉德國影響歐盟經貿政策的最好例子。目前雖暫時因人權相關問題卡關,未來仍有機會通過。尤其美、歐、俄三邊關係又因烏克蘭緊張停滯,中國還能有突破的機會。

最後,《霧谷晶策》擔憂德國總理制定對外政策如與旗下內閣部長意見相左,將會讓有心勢力找到破口,造成政府步調前後不一,步履蹣跚。德國為內閣制國家,執政聯盟的社民、自民、綠黨三黨是否有辦法在這種狀態下,抵抗中國的統戰策略?如果聯合政府內部無法協調,更遑論與美國的跨大西洋協調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