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問題一直是民進黨台南執政的痛,即便民進黨在台南縣市執政已超過20年,多年來向中央爭取治水預算總額超過200億元。但每逢大雨或颱風季,淹水總成為台南人揮之不去之夢靨,深怕一覺醒來,畢生積蓄都將泡水、付諸水流。市井小民如此,更遑論大型企業,如此不彰的治水績效,又豈能吸引投資,增加市民幸福感?

正因為黃偉哲早已喊出『信賴選哲』,台南市也被視為新潮流政權保衛戰。故面對同派系的前任市長遺留的治水爛攤以及多年執政下的成痾,自詡為賴市長的政治繼承者或跟隨者,自然也就必須概括承受,甚至挺身捍衛無效的治水方案。這些人的如意算盤是,倘若捍衛不成,再把淹水問題推給氣象預報失準、極端氣候與天災即可,就是不願面對治水成效不彰的事實。因此,當高思博陣營喊出擘畫至少50年甚至200年防洪頻率之治水計畫,正好打中民進黨執政要害,也凸顯民進黨在台南長期執政的弊病。故民進黨必須動用議員以及親綠學者加以否定,避免傷害擴大、影響選情。

事實上,200年防洪頻率標準之治水計畫,並非高思博陣營所獨創。根據經濟部水利局資料顯示,早在民國62年台北市的治水規劃,就已經是以200年洪水頻率作為設計保護標準,沿淡水河及其支流兩岸興建堤防。而民進黨長期執政下的台南市,直到民國107,民進黨議員仍不願意面對監督市政不周、防洪治水建設落後雙北多年的事實,反倒是彰顯投書議員是井底之蛙!根本不了解其他城市的建設,早已超越台南許久。

就治理經驗而言,以200年防洪頻率為標準的水利建設,並不會全面規劃在都市的每一個角落,而是在人口稠密處、重要交通要道或設施以及高經濟產值區域中興建。如台北市的捷運系統部分站點防水閘門、台中科學園區滯洪池以及淡水河沿岸延伸至基隆八堵端堤防都是以200年防洪頻率為標準,興建防洪設施。故200年防洪頻率是一個防洪建設規劃的標準,再依不同需求與建設經費加以調整,以應實際現況,而非僅限用於河川整治或是區域排水等設施。台南市有許多人口稠密處及南科等高經濟產值區域,重要性並不會亞於台北市淡水河沿岸,絕對有以高標準規劃防洪設施之必要。

民進黨議員刻意將高思博陣營200年防洪頻率為標準之水利建設,限縮於『區域排水』,並以建設需高昂費用,恐排擠其他市政為由,掩蓋市政府過去治水無方,更凸顯民進黨執政下,市府上下並不懂治水要義。再拉其他城市的『區域排水』規劃都是5至10年防洪頻率,替過去施政背書,顯然顧左右而言他,刻意扭曲高思博陣營所提之防洪治水方案。而林宜瑾議員談到的『區域排水』,市民就不得不埋怨台南市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及雨水下水道實施率,雙雙為六都之末,分別僅有40.37%與63.84%。這樣的市政表現與區域排水成績單,台南市又豈能逢豪雨不淹?

顯然,台南市在綠營長期執政下,民進黨的議員早已失去反省與監督能力,面對如此有愧市民的市政成績單,還要撰文發聲,掩蓋事實真相。幸好,選舉制度尚未在民進黨暴政下遭到廢除。年底市長選舉,各方候選人都能替台南市政規劃提出願景與解方,誰是高瞻遠矚對城市建設擘畫有所想像?誰又是井底之蛙,只會依附、延續?相信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並不會讓真相掩蓋太久!
文/高思博台南辦公室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