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林青昭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林青昭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話題 淺談國民黨與郭台銘聯手「金門和平宣言、倡議」政見尙未曝光

    2023.11.25

    郭台銘正式宣布退選,「金門和平宣言、倡議」列入國民黨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未曝光意料中事。近日媒體標題〈郭台銘宣布退選 「人退, 志不退」 成大事者不計毀譽〉,然對數月前郭提出的「金門和平、倡議」隻字未提。個人認為主要原因之一、「金門和平宣言、倡議」列入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不事先曝光,避免主要對手台派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競選陣營,得以準備政見政防之機會。原因之二,中國國民黨和郭研判,台灣選民分不清2024台灣大選=全民投票,攸關台灣未來前途和方向。另一面親中派也十分清楚,長久以來大多數的台灣選民,無心思觀察、詳讀選舉政見,不了解其中的法理意義,不關心選舉政見會對台灣的未來前途影響十分深遠。以下有關「金門和平宣言與倡議」,以及「正確的認知」才是符合「正當性、合法性」原則,乃民主程序選舉之前提說明: 「金門和平宣言」就是向「一個中國、完成統一」邁進的跳板,也是將台灣從民主陣營丟進中國黑洞的宣言。因此已經包括日本國際政治學者都認為,2024台灣大選將等同「一個中國、完成統一」的「全民投票」(公投)。也就是說,「金門和平倡議」是中國國民黨明確、堅強的選舉策略,而且任務進程大致已經完成,只待鋪陳「列入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郭台銘於中國領土「金門」,所提出的「金門和平倡議」,將被列入中國國民黨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這是具有法理意義,是具體可行的「全民投票」(公投)主題。 反觀中國國民黨對手台派陣營,至今政見仍然停留「維持中國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國家」,甚至不少台派人士以為,此回「藍白合只是對民進黨勝選的危機」,對「藍白合」之認知只止於此。如此一來勢必沒有充分的時間,為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做好準備,2024台灣大選就不可能成為「自決權」「全民投票」的行動。屆時只能袖手旁觀「金門和平倡議」成為唯一的「全民投票」(公投)主題。 總之,「正確的認知」是符合「正當性、合法性」原則,乃民主程序選舉重要關鍵之前提,而不是只有贏得選舉(不具法理意義程序不計成果理所當然)。因此為了防範台灣內部的中國勢力出賣台灣,台派唯一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以及所有立法委員候選人有必要以「正確的」政見,向所有台灣人民加速傳達:「必需廢棄中華民國的原因與維持現狀的危險」,並列入民主進步黨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同時也有必要向支持者明確說明,對手中國國民黨刻意未曝光,由郭台銘於中國領土金門所提議的「金門和平宣言、倡議」,以及屆時中國國民黨的總得票數,所代表之法理意義。惟有如此才能為「2024年大選」行使「自決權」脫離中國之行動,做最好的準備,而且此役只能成功。這是對一路扶持壯大、台灣本土派最大政黨,對上千萬台派台灣人民的使命與責任。賴清德必須提出,「如何在國際局勢改變之下的策略」(美日韓明確轉向「戰略清晰」聯盟),以此凝聚所有台派政黨團體的力量,賦予台灣人民希望,為贏得2024選戰全力以赴,如此才是對抗中國國民黨、親中派郭台銘「金門和平宣言、倡議」最有力的反擊。
  • 話題 觀察「藍白合」親中勢力暖身動作壓軸戲即將登場

    2023.11.21

    近日台灣媒體「藍白合」話題鋪天蓋地十分熱鬧。然個人認為,柯文哲之所以不得不點頭同意「藍白合」,是為郭台銘退選的暖身動作之一。對此數月前已經有某知名作家預測,郭台銘極可能在登記參選最後一刻,和朱立倫、侯友宜一起開記者會。他研判郭台銘可以向支持者表示: 為維護台灣和平的更崇高目標,他個人宣布退出總統大選,將不要求任何職位或代價,只求國民黨把他的「金門和平倡議」列入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並期盼所有非綠陣營、所有本黨同志、所有中華民國派團結一致、獲得勝選、重回執政。如此一來郭台銘不只是整合親中政黨的大功臣,更為習近平穩固其百年的皇帝夢立下功勞。可見「藍白合」是整合親中、中間選民的暖身動作之一。中國國民黨等親中派的總得票數,將是決定台灣未來方向的重要關鍵。可見「藍白合」親中勢力暖身動作壓軸戲即將登場! 誠如拙文〈親中派日學者樂見「金門和平倡議」列入親中派參選人共同政見暗示台派媒體表現可嘉〉:「金門和平宣言」就是向「一個中國、完成統一」邁進的跳板,也是將台灣從民主陣營丟進中國黑洞的宣言。因此已經有日本國際政治學者認為,2024台灣大選將等同「一個中國、完成統一」的「全民投票」(公投)。也就是說,「金門和平倡議」是中國國民黨明確、堅強的選舉策略,而且任務進程大致已經完成,只待鋪陳「列入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何況郭台銘於中國領土金門,所提出的「金門和平倡議」,將被列入中國國民黨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這是具有法理意義,是具體可行的「全民投票」(公投)主題。 反觀中國國民黨對手台派陣營,至今政見仍然停留「維持中國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國家」,甚至不少台派人士以為,此回「藍白合只是對民進黨勝選的危機」,對「藍白合」之認知只止於此。如此一來勢必沒有充分的時間,為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做好準備,2024台灣大選就不可能成為「自決權」「全民投票」的行動。 總之,「正確的認知」是符合「正當性、合法性」原則,民主程序選舉重要關鍵之前提,而不是只有贏得選舉(不具法理意義程序不計成果理所當然)。因此為了防範台灣內部的中國勢力出賣台灣,台派唯一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有必要以「正確的」政見,向所有台灣人民加速傳達:「必需廢棄中華民國的原因與維持現狀的危險」,惟有如此才能為「2024年大選」行使「自決權」脫離中國之行動,做最好的準備,而且此役只能成功。這是對一路扶持壯大、台灣本土派最大政黨,對上千萬台派台灣人民的使命與責任。賴清德必須提出,「如何在國際局勢改變之下的策略」,以此凝聚所有台派政黨團體的力量,賦予台灣人民希望,為贏得2024選戰全力以赴,如此才是對抗中國國民黨、親中派郭台銘「金門和平宣言、倡議」最有力的反擊。
  • 話題 社論《這場選舉是反中共介選之爭》讀後感

    2023.11.19

    台灣媒體大報社論《這場選舉是反中共介選之爭》,看到這樣的標題個人立即反應是,標準、層次消極、被動,等同是在鼓勵台灣人繼續「坐以待斃」,也是長久以來台灣各界的主流思維,難道不是嗎?畢竟中國北京介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迅速併吞台灣,絶對不只為了拉下民進黨,何況習近平千方百計就是為穩固其百年的皇帝夢,根本不可能繼續容忍維持「一個中國」兩岸分治狀態。 先有「正確的」法理認知,才能「正確的」解讀「政治用詞和意義」。民主、自由是一體之兩面,需要有「國家主權」為後盾。二次大戰後中國國民黨舉兵遷台,並將台灣建設為反攻大陸之基地,當時隨著國民軍隊來台的中國知識份子,以及許多台派的菁英,皆將由中國國民黨主政的台灣地區稱之為「自由中國」,並以此與對岸由中國共產黨主政的「共產中國」做區隔,可見當時兩岸確實同屬「一個中國」,而是兩個不同制度的政治實體。 長久以來中國的中華民國台灣執政當局,為防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的抬頭」,於是從台灣的民主運動陣營下手,以「民主台灣」取代「自由中國」字樣,並開始灌輸、洗腦廣大的支持者,以「中國、台灣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中華民國是台灣的國號」等錯誤的說法誤導台灣人。在此同時刻意虛化「台灣省」之行政劃分,目的為模糊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之憲法規定與事實現況。也因此於1996年完成首次的民選總統,促成台灣的「民主化」之後,也同時阻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的抬頭」。這樣的結果和二戰後台灣人不知行使「殖民地人民自決權」一樣,由於對「中華民國法定位」的錯誤認知,台灣人再次錯失行使「自決權」的良機,直到今天。對此這一代台灣人必需要有所領悟並及早解決。 誠如日前美國智庫專論《台灣。不像感覺上那麼安全,但也不像看起來這般脆弱》指出: 美國民主國家陣營觀察到,中華民國台灣當局,在國防計畫和活動上有過度保密之狀況,這不僅削弱對中國的嚇阻作用,亦無法掌握「台灣有事」之時,事先規劃運用美、日等國的軍力協調佈局。倘若現時點美國無法評估動用武力的算計,可想而知民主國家陣營在印太區域的安全佈局,將會更加困難。 對於中華民國台灣當局不尋常之保密與不合作,讓美智庫友人聯想,中華民國台灣當局可能無意願對抗中國,而且是傾向對北京「屈膝投降」。也就是說,中華民國台灣當局在現時點或許已經先背叛台灣民意,由執政團隊高層私下決定,「台灣有事」之時,將對中國北京「屈膝降伏」,因此不會也不願意將「台灣問題國際化」。由於台北「不願意」在最緊急的情況下,讓北京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國際安全體系之介入),因此無意願與民主國家合作聯手,形成共同對抗中國北京之態勢。 總之,2024台灣人民內外受敵顯而易見,2024台灣大選不應該也不能只是停留在「反中共介選之爭」。2024之前,台灣人民一方面需要防範台灣內部的中國勢力,將「金門和平倡議」列為親中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形成出賣台灣的壓力;另一方面則必需防範,中華民國台灣國防相關部門,可能對北京屈膝投降的勢力。近日柯文哲點頭同意「藍白合」,個人認為是為郭台銘退選的暖身動作之一。知名作家預測,郭台銘有可能在登記參選最後一刻,和朱立倫、侯友宜一起開記者會。他研判郭台銘可以向支持者表示: 為維護台灣和平的更崇高目標,他個人宣布退出總統大選,將不要求任何職位或代價,只求國民黨把他的「金門和平倡議」列入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並期盼所有非綠陣營、所有本黨同志、所有中華民國派團結一致、獲得勝選、重回執政。個人認為,如此一來那麼郭台銘不只是整合親中政黨的大功臣,更為習近平穩固其百年的皇帝夢立下功勞。 最後,台灣小民在此再次呼籲台派唯一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有必要及時展現「智慧、勇氣、誠信」,向所有台灣人民加速傳達:「必需廢棄中華民國原因與維持現狀的危險」。惟有如此才能為「2024年大選」行使「自決權」脫離中國之行動,做最好的準備,而且此役只能成功。這是對一路扶持壯大、台灣本土派最大政黨,對上千萬台派台灣人民的使命與責任。賴清德必須提出,「如何在國際局勢改變之下的策略」,以此凝聚所有台派政黨團體的力量,賦予台灣人民希望,為贏得2024選戰全力以赴。呼籲賴清德勿讓「務實台獨」,成為壓倒建立「台灣共和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 話題 2024台灣大選「揮別中華民國」vs「金門和平宣言與倡議」共同政見大對決

    2023.10.21

    2024台灣人倘無法「揮別中國的中華民國體制」。即使賴清德當選,台灣人民將永遠沒有機會「行使自決權」,喪失建立「台灣共和國」最後的機會。「2024台灣大選」台灣人應該主張「行使自決權」=獨立建國台灣全民投票(獨立公投)=台灣人民行使具有法理意義的「具體行動」!中華民國是中國的非法政權,而不是一個和中國無法關係的國家或政府(合法政府)。台灣在中華民國統治下不可能成為國家。可見台灣人若「維持現狀」=為北京看守台灣=坐以待斃!               為何〈鄭重警告民進黨!苦苓:注意千萬分之一機率的「這件事」〉,未能受到台派媒體青睞,並在台灣社會形成討論焦點話題?誠如九月初某親中派日本學者特地撰文暗示: 長久以來台灣媒體充分發揮防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效果,可說是台灣民意傾向「一個中國、完成統一」之功臣,並嘲諷日本政府的支持台灣恐怕只是白費力氣。 然,作家的預測有理可循,無論從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或是台灣內部中國國民黨的立場,將「金門和平宣言與倡議」,做為「一個中國、完成統一」邁進的跳板,是具體可行的「全民投票」(公投)行動,對郭台銘而言,「這件事」捨我其誰?該名作家預測,郭台銘有可能在登記參選最後一刻,和國民黨主席和參選人一起開記者會。研判郭台銘將可以任何理由宣布退出總統大選,只要把他的「金門和平宣言與倡議」,列入中國國民黨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並期盼所有非綠陣營、所有本黨同志、所有中國的中華民國派團結一致。如此一來,郭台銘不只是整合親中政黨的大功臣,更為習近平穩固其百年的皇帝夢。 2024台灣大選,是「兩岸問題」或是「台灣問題」,政見明確表述是關鍵。中國北京政府企圖介入選舉,進一步併吞台灣。習近平早已認定,必需「解決台灣問題」,才可能穩固其政權早已心裡有數。各界亦如此預測,無法「解決台灣問題」,獨裁的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勢必提早下台。可見郭台銘於中國領土金門,所提出的「金門和平宣言與倡議」,列入中國國民黨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的「這件事」,不是千萬分之一機率,而是具有法理意義,是具體可行的「全民投票」(公投)行動。台派唯一參選人和支持者不能繼續掉以輕心,必需立即採取具體行動因應。               總之,「金門和平宣言與倡議」就是向「一個中國、完成統一」邁進的跳板,也是將台灣從民主陣營丟進中國的宣言。「這件事」當然是中國國民黨明確、堅強的選舉策略,而且任務進程大致已經完成,鋪陳「列入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只待國民黨們研判。台派唯一參選團隊已經毫無機會準備,如此一來郭台銘的那句話立即向媒體公開亮相可想而知。 2024台灣大選「揮別中華民國」vs「金門和平宣言與倡議」共同政見大對決。為了防範中國勢力出賣台灣,台派唯一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有必要向所有台灣人民加速宣傳:「必需廢棄中華民國原因」,並將其列入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才能為「2024年大選」行使「自決權」脫離中國之行動,做最好的準備,而且此役只能成功。賴清德必須提出,「如何在國際局勢改變之下的策略」,以此凝聚所有台派政黨團體的力量,賦予台灣人民希望,為贏得2024選戰全力以赴,這也是對親中派郭台銘「金門和平宣言與倡議」最有力的反擊。
  • 話題 不應該把台灣從民主陣營丟進「一個中國的雙十節」

    2023.10.12

      「一個中國的雙十節」和台灣無關。1911年10月10日中國武昌起義成功,翌年1912年中國人建立中華民國新政府。中華民國不是一個和中國無法關係的國家,台灣不是台灣共和國,10月10日不是台灣人民,也不是台灣共和國的國慶日。1911年10月10日,中國革命黨發動武昌起義,並且成為清朝末年以來第一個成功的共和革命。武昌起義成功後,中國各省陸續響應革命運動,至同年12月中國22個省中已有13個省由革命黨人掌握。經過籌備與選舉後,1912年中國各省在南京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建立一個「推翻滿清政權」的新政府中華民國政府。可見中華民國不是一個和中國無法關係的國家,是中國於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前的舊政府、舊國號。在此關鍵時刻,2024台派唯一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竟然將台灣從民主陣營丟進一個中國的雙十節,為中國的中華民國背書,欺騙台灣人民一起慶祝一個中國的雙十節,情何以堪? 2024台灣大選,是「兩岸問題」或是「台灣問題」,政見明確表述是關鍵。八月某知名作家預言,郭台銘極可能將和中國國民黨一起開記者會。該作家研判郭台銘可能要求國民黨,將其所提出的「金門和平倡議」列入國民黨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並立即宣布退出總統大選,以此整合所有非綠陣營及所有親中派團結一致、獲得勝選、重回執政。郭也發表「金門和平宣言」,主張和中國大陸重新展開談判,主要用意在說明該倡議之「具體行動」。 從有效性、可行性等各方面評估,郭台銘於中國領土金門,所提出的「金門和平倡議」,將其列入中國國民黨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的「這件事」,確實具有法理意義,是具體可行的「全民投票」(公投)行動。可見郭的主要目的是,讓台灣人民向國際社會展現,台灣人民傾向「一個中國、完成統一」之形象。對此日前日本親中派知名學者也特地撰文誇耀得意心情,同時以反諷刺語法,暗示台灣媒體充分發揮防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的抬頭」效果。 另一面,美國民主國家陣營觀察到,中華民國台灣的軍事當局,在國防計畫和活動上有對民主國家陣營過度保密之狀況,這不僅削弱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嚇阻作用,亦無法掌握「台灣有事」之時,事先規劃運用美、日等國的軍力協調佈局。倘若現時點美國無法評估動用武力的規劃,可想而知民主國家陣營在印太區域的安全佈局,將會更加困難。   對於中華民國台灣當局不尋常之反應,讓美國智庫友人聯想,中華民國台灣當局可能無意願對抗中國,而是傾向對北京「屈膝求和平」。也就是說,台北在現時點或許已經先背叛台灣民意,由執政團隊高層私下決定,「台灣有事」之時,將對中國北京「屈膝求和平」,因此不會也不願意將「台灣問題國際化」。可見台北「不願意」在最緊急的情況下,讓北京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國際安全體系之介入),因此無意願與民主國家立即聯手,形成共同對抗中國北京之陣線。 質問2024台派唯一總統參選人,對「這兩件事」如何處理?首先,「金門和平宣言」就是向「一個中國、完成統一」邁進的跳板,是將台灣從民主陣營丟進中國的宣言。是中國國民黨明確、堅強的選舉策略,而且任務進程大致已經完成。其次,台灣執政團隊暗示民主國家陣營,無意願聯手形成共同對抗中國北京之可能性,台灣執政團隊不會也不願意將「台灣問題國際化」。 此外,「邦聯制係指主權國家基於共同利益和價值的聯合,如歐盟、蘇聯解體後的獨立國協」,是正確的說法和認知。也就是說,台灣必需先宣布獨立,必需先擁有「國家主權」,之後才能和「民主制度國家」,共同討論是否共組中華圈邦聯。以現在的台灣法地位談論邦聯制,不只是與虎謀皮,也是不切實際、紙上談兵的空論。近日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之所以提出此議,主要目的是在鼓勵台灣人民,應該及早先主動的將台灣問題國際化。由於台灣問題=中國內政,他國需要以間接的政治語法提醒台灣人民,迴避「中國內政受干涉」問題。對此台派團體和支持者,應該正確的解讀,並立即採取具體的行動予以正面的對應。 最後,為了防範中國勢力(包括台灣執政團隊)出賣台灣,賴清德有必要向所有台灣人民加速宣傳:「必需廢棄中華民國原因」,惟有如此才能為「2024年大選」行使「自決權」脫離中國之行動,做最好的準備,而且此役只能成功。
  • 話題 中華民國台灣vs烏克蘭: 台北、基輔對國防計畫保密無法相提並論

    2023.10.03

    美國智庫「2049計畫室」資深主任易思安(Ian Easton)近日專論≪台灣。不像感覺上那麼安全,但也不像看起來這般脆弱≫(簡稱≪台灣不安全也不脆弱文≫):「台灣要平穩順遂地邁入下一個十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很大一部分還得靠運氣)。可是,在即將舉行大選的此刻,這種苦口婆心並不容易讓人接受。選民希望聽到的是未來一片光明,政治領袖也會被敦促盡量淡化戰略情勢可能失控的嚴峻現實。遺憾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有一票。如果大手筆的軍費開支和狂妄叫囂的演說可以說明什麼,那就是他念茲在茲地想要征服台灣」。 從上述文意可以看出,美智庫友人話中帶話之一,是以隱晦的語法指出:「台灣問題」屬於「中國內政」、習近平一心一意想要征服台灣之事實,暗示井底之蛙、「坐以待斃」的台灣選民,應該勇敢的面對事實及時採取具體的行動,而不是靠運氣。「台灣問題」=「中國內政」已是國際認知常識,長久以來作者總是站在「台灣人民」的立場,然基於台灣人民是「中國內政」問題,國際友人總是必須以「話中有話」之方式提醒台灣人民。台灣選民希望聽到的是未來一片光明,有如「七月半鴨不知死活」的現況,令國際友人十分憂心。 美智庫友人話中帶話之二,是≪台灣不安全也不脆弱文≫提及:「中國的軍事發展還是常常超出五角大廈的評估。解放軍的戰力可能比想像中要強大許多,讓北京在武力併吞台灣的態勢上處於有利地位」。然美國民主國家陣營觀察到,中華民國台灣當局,在國防計畫和活動上有過度保密之狀況,這不僅削弱對中國的嚇阻作用,亦無法掌握「台灣有事」之時,事先規劃運用美、日等國的軍力協調佈局。倘若現時點美國無法評估動用武力的算計,可想而知民主國家陣營在印太區域的安全佈局,將會更加困難。 對於中華民國台灣當局不尋常之反應,讓美智庫友人聯想,中華民國台灣當局可能無意願對抗中國,而是傾向對北京「屈膝投降」。也就是說,台北在現時點或許已經先背叛台灣民意,由執政團隊高層私下決定,「台灣有事」之時,將對中國北京「屈膝降伏」,因此不會也不願意將「台灣問題國際化」。由於台北「不願意」在最緊急的情況下,讓北京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國際安全體系之介入),因此無意願與民主國家立即聯手,形成共同對抗中國北京之可能性。 中華民國台灣vs烏克蘭: 台北、基輔對國防計畫保密兩者實無法相提並論。≪台灣不安全也不脆弱文≫:「在俄羅斯全面入侵之前,烏克蘭也有類似的問題。由於擔心莫斯科的反應,基輔對許多軍事發展計畫秘而不宣,從而助長了俄羅斯總統普廷的錯誤認知,以為烏克蘭很容易就會被打垮」。然,「烏克蘭」是「烏克蘭共和國」,「台灣」卻不是「台灣共和國」,「台灣」二字從來沒有「國家」的意義。中華民國則是中國的非法政權,而不是一個和中國無法關係的國家。烏克蘭首都基輔當局面對的是,官、民有共識的唯一敵國-俄羅斯。然中華民國台灣台北當局,既不是一個與中國無法關係的國家,也早已不是中國的合法政權。如今從國際友人得知,中華民國台北當局其實無意願,抗對中央合法的北京政權,可見台北方面對國防計畫的保密,和基輔對許多軍事發展計畫秘而不宣,促使俄羅斯總統普廷的錯誤認知,兩者的背後的意義截然不同。 2024台灣人民內外雙面受敵顯而易見。2024之前,台灣人民一面需要防範台灣內部的中國勢力,將「金門和平倡議」列為親中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形成出賣台灣的壓力,另一面則必需防範,中華民國台灣國防相關部門,可能對北京屈膝投降的勢力。台灣小民在此再次呼籲台派唯一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有必要及時展現「智慧、勇氣、誠信」,向所有台灣人民加速宣傳:「必需廢棄中華民國原因與維持現狀的危險」,才能為「2024年大選」行使「自決權」脫離中國之行動,做最好的準備,而且此役只能成功。這是對一路扶持壯大、台灣本土派最大政黨,對上千萬台派台灣人民的使命與責任。賴清德必須提出,「如何在國際局勢改變之下的策略」,以此凝聚所有台派政黨團體的力量,賦予台灣人民希望,為贏得2024選戰全力以赴。
  • 話題 親中派日學者樂見「金門和平倡議」列入親中派參選人共同政見暗示台派媒體表現可嘉

    2023.09.05

    八月初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訪台,九月初親中派日本學者松田康博突然撰文《麻生太郎的政治藝術》,公然奚落立場對立的日本政府領導階層,訪台對話未被準確的傳達,順道諷刺台灣各媒體。然麻生訪台和作者撰文,兩者相距時間較長,加上專文語法、語氣不太尋常,讓筆者感覺納悶不解。 親中派日學者樂見「金門和平倡議」被列親中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個人認為,現時點撰文《麻生太郎的政治藝術》,和提出「金門和平倡議」的郭台銘,宣布參選總統必有關係。一向重視準確性的作者十分清楚,郭台銘於中國領土金門,所提出的「金門和平倡議」,將被列入中國國民黨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這是具有法理意義,是具體可行的「全民投票」(公投)行動。 「金門和平宣言」就是向「一個中國、完成統一」邁進的跳板,也是將台灣從民主陣營丟進中國的宣言。如此一來日本作者認為,2024台灣大選將等同「一個中國、完成統一」的「全民投票」(公投)。也就是說,「金門和平倡議」是中國國民黨明確、堅強的選舉策略,而且任務進程大致已經完成,只待鋪陳「列入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反觀對手台派陣營,至今政見仍然停留「維持中國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台灣是主權國家」,如此一來勢必沒有充分的時間,為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做好準備,2024台灣大選就不可能行使「自決權」「全民投票」行動。日本作者特地撰文誇耀得意心情可想而知。 《麻生太郎的政治藝術》暗示,台派媒體封殺台灣人民自決意識表現可嘉。該文作者以反諷刺語法,暗示台灣媒體充分發揮防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的抬頭」效果,可說是傾向「一個中國、完成統一」之功臣。從該文看得出來,日本作者對「中國台灣完成統一」充滿自信,公然嘲笑在「台灣的法定位」問題上,有不同政治立場的日本領導階層,從台灣目前的選舉佈局和進程看來,日本政府的支持台灣恐怕只是白費力氣。 總之,為了防範中國勢力出賣台灣,台派唯一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有必要向所有台灣人民加速宣傳:「必需廢棄中華民國原因與維持現狀的危險」,才能為「2024年大選」行使「自決權」脫離中國之行動,做最好的準備,而且此役只能成功。這是對一路扶持壯大、台灣本土派最大政黨,對上千萬台派台灣人民的使命與責任。賴清德必須提出,「如何在國際局勢改變之下的策略」,以此凝聚所有台派政黨團體的力量,賦予台灣人民希望,為贏得2024選戰全力以赴,這也是對親中派郭台銘「金門和平宣言」最有力的反擊。
  • 話題 以「居住正義」加重轉移焦點阻止2024大選台灣人民行使「自決權」

    2023.07.10

    近日於本土派媒體看到標題《打著紅旗反紅旗的遊行》、《以「居住正義」為名,OOO騙太大》等相關大作,從個人之觀點,認為這些都是被親中派利用,成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宣傳之工具。台灣媒體各界則是扮演帶風向角色,以「居住正義」旗號,加重轉移焦點之方式,以達成阻止2024大選台灣人民行使「自決權」之目的。 回想2022年10月拙文《社會主義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解決台灣問題上已無後顧之憂》:北京當局公開表示將延後公布中國經濟數據的時間。對此當時日本已經有部分專家推測,這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已決定「優先」解決台灣問題有關。習近平對美、日等民主同盟陣線自2020東京奧運以來,在積極佈局對台灣「戰略清晰」政策,不可能示弱或默認。 習近平已決定「優先」解決台灣問題,對此台灣人民務必分秒牢記於心。數年前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北京當局已經清楚指示,由台灣親中派政客率先執行。台灣人民應該注意: 倘不久的未來,台灣因為台灣人民未先主動的站起,將「台灣問題國際化」,使台灣必然成為中國的自由地區,屆時北京當局為治理「中國內政」,勢必不可能容忍台灣地區出現「資產不正義」。可見主導「居住正義」行動的親中派政客們,己經著手開始為中國北京執行「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同時也為他們自己鋪後路。 台灣人民站起來催生「代表台灣人民的台灣政府」之問題,考驗台派團體和台灣人民最後的智慧。近年快速竄起、並具有影響力的諸多台灣本土派網站平台,針對蔡英文個人所謂的「論文門」、台灣當局的防疫表現等,打擊執政團隊不遺餘力和親中派不謀而合,也吸引許多台灣人關注,皆是親痛仇快之重大議題,此時親中派政客再以「居住正義」加重轉移焦點。對此個人認為,這些其實都是中國北京當局為牽制台灣當局深思熟慮之謀略。相對於阻擾歐、美、日等外力介入台灣問題,北京政府另一方面的做法則是,企圖從台灣內部分化、分散台灣人民的凝聚力,主要目的同樣是為防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此類重大議題出自中國北京當局指示,指定由正義感填膺、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台灣菁英們主導行動可想而知(請參考拙文: 《各國對「台灣人民」伸援手 論台灣人民催生「台灣政府」之問題》。 2023下半年挑戰台灣人民的勇氣和智慧。於此再次呼籲,由人民的力量一路扶持壯大的台派政黨、社團責無旁貸,須向台灣人民說明中華民國體制不是國家,唯有建立台灣共和國才能救台灣,同時應該把握任何可以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的機會,為2024大選行使「自決權」做最好之準備。這是揮別中國的「中華民國」體制、終止「中國在台勢力」繼續害台灣的正確道路,也是最後的機會。 總之,親中派政客傳承社會主義共產國家階級鬥爭之手法,高舉「居住正義」旗幟,企圖轉移台灣人民的關注焦點,激發台灣人民對抗執政團隊,製造台灣社會動盪,以達阻止2024大選台灣人民行使「自決權」之目的。呼籲所有關心台灣前途的台灣人,對這些看似重大社會議題之主張或說法,都應該立即停止插手,不應該介入親中派政客所主導的「居住正義」議題,防止分散有限的台灣獨立建國資源。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才是台灣人民當下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課題。
  • 話題 追求「民主自由的中國」必需支持「台灣獨立建國」:《在烏克蘭的陰影下,進一步思索台灣的命運》讀後感

    2023.07.04

    2023~2024是台灣未來命運的關鍵時刻,美國智庫研究員譚慎格(John J. Tkacik)繼專論《尼克森:「台灣獨立運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之後,再對台灣讀者發表《在烏克蘭的陰影下,進一步思索台灣的命運》一文。美國國際政治學者長年以來,如此牽掛台灣人民自決議題令人感動,身為台灣建國陣營之一員,感慨之情油然而生。台灣人民主動親自起造「台灣共和國」理所當然,然因為中國的中華民國體制(中國假太陽)以選舉做掩護,連推動簡單易懂教育工程,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至今仍然寸步難行。 追求「民主自由的中國」必需支持「台灣獨立建國」。《在烏克蘭的陰影下,進一步思索台灣的命運》一文提及: 「中國人民只要看看台灣,就能找到現成的典範」、「俄羅斯人民還要多久才會揭竿而起」,主要目的是提醒中國人民,面對專制獨裁的領導人,「讓中國人民可以選擇自己的領袖」,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針對中國的國內經濟表現,近期《經濟學人》指出,中國可能重蹈日本一九八九年底資產價格泡沫破裂的覆轍,處境恐比日本更不利。可見習近平認定,必需「解決台灣問題」,才可能穩固其百年的皇帝夢早已心裡有數。各界亦如此預測,無法「解決台灣問題」,獨裁的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勢必提早下台。為實現「讓中國人民可以選擇自己的領袖」,因此凡追求「民主自由中國」之目標,應該一起支持「台灣獨立建國」。這是維護數百年來人類民主自由架構,唯一可以選擇的國際政治路線,而且只許「成功」。何況學理上「統一」乃指兩個以上「主權國家」之併合,即使想實現與「民主自由中國」統一,同樣應該以「台灣獨立建國」為前提。 民主、自由是一體之兩面,需要有「國家主權」為後盾。二次大戰後中國國民黨舉兵遷台,並將台灣建設為反攻大陸之基地,當時隨著國民軍隊來台的中國知識份子,以及許多台派的菁英,皆將由中國國民黨主政的台灣地區稱之為「自由中國」,並以此與對岸由中國共產黨主政的「共產中國」做區隔,可見當時兩岸確實同屬「一個中國」,而是兩個不同制度的政治實體。 長久以來中國的中華民國台灣執政當局,為防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的抬頭」,於是從台灣的民主運動陣營下手,以「民主台灣」取代「自由中國」字樣,並開始灌輸、洗腦廣大的支持者,以「中國、台灣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中華民國是台灣的國號」等錯誤的說法誤導台灣人。因此於1996年完成首次的民選總統,促成台灣的民主化之後,也同時阻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的抬頭」。這和二戰後台灣人不知行使「殖民地人民自決權」一樣,由於對「中華民國法定位」的錯誤認知,台灣人再次錯失行使「自決權」的良機,直到今天。對此這一代台灣人必需要有所領悟並及早解決。 《在烏克蘭的陰影下,進一步思索台灣的命運》一文,以烏克蘭人民、台灣人民為例,間接的向台灣人傳達: 烏克蘭是烏克蘭共和國,加上該國人民以具體、積極的行動,構成「國家主權不可侵犯」條件,是烏克蘭可以得到國際援助的主要原因。然台灣還不是台灣共和國,台灣人民至今仍然支持「维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因此台灣問題=中國內政,在國際上沒有「法理上」之爭議。該文對台灣人民暗示,需要先要有主動的「獨立建國」的具體行動,有追求「台灣國家主權獨立」之前提要件,才能和烏克蘭一樣,獲取國際社會伸手援助台灣。該文作者再次提醒台灣人民: 自己的台灣只能靠「台灣人民」自己救、先自助才能獲取他助。 FACEBOOK「許慶雄の憲法私塾」:「台灣必需宣布獨立才能建國,宣布獨立會面臨種種問題,必需慎重準備對應。但是不能欺騙台灣人民,台灣已經獨立或是維持中華民國體制就算是獨立,這是不負責任自欺欺人的政客與學者!如果台灣人民縱容總統候選人高呼維持中華民國體制,必然會遭遇危機,無法逃避中國的侵犯,台灣人民必需誠實面對,早日廢棄中華民國的課題!」。也就是說,2024選舉結果,具有選擇「台灣共和國總統」揮別「中華民國體制」的意義。可見由台灣人民主動的發起,具有法理意義的具體行動,對民主國家對抗社會主義共產國家,具有關鍵性之意義。 最後,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體制徹底滲透、誤導大多數台灣人民的思維,在台灣的中國人,以「民主台灣」取代過去的「自由中國」,並洗腦天真的台灣人一直相信。兩岸之間即使有距離約一○○英里的開放水域(台灣海峽),也無法完全保護台灣人民,必須以「主權」國家才能有效對抗。2023年只剩下六個月時間,如何把握對選民教育工程時程表,考驗台灣人民集合體領導人賴清德的「智慧」與「勇氣」。
  • 話題 美智庫專論《尼克森:「台灣獨立運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讀後感

    2023.06.27

    美國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未來亞洲計畫」主任譚慎格(John J. Tkacik)於近日專論《尼克森:「台灣獨立運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結語:「季辛吉和尼克森一致認為,「如果他們(台灣人民)想要脫離中國,那也是他們自己的事」。五十一年後的今天,我們(台灣人民)終於走到這一步。相對於尼克森或是上個月剛度過百歲生日的季辛吉,希望布林肯國務卿和拜登總統,更清楚他們自己在做些什麼」。 該文結語令人想起一年前,拙文《美國務卿「一中政策」不變,「改變的是北京」到底是說給誰聽?》亦曽提到: 台灣人民應該「正確解讀美國務卿「一中政策」不變,「改變的是北京」。大多數台灣人民支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至今沒有意願站起來對抗中華民國(中國),要求援引「住民自決權」、追求獨立建國。可見台灣是中國的內政事務,所謂的「台灣問題國際化」其實並未成為事實,何況這是依照大多數台灣人之民意。 中國唯一的合法政權北京當局,基於一國內政治理之需求,必須開始著手整頓中國各區,將台灣正式納入中國行政區是中國的內政事務,美國國務卿: 美國的「一中政策」維持不變,需要「改變的是北京」,道理可想而知也理所當然」,這是美國最高階官員向中國北京當局傳達的重要政治訊息,一方面也是暗示台灣人民應該及早有所警覺和準備,而不是一副事不關己心態,甚至又引發台灣媒體各界錯誤的解讀。 長久以來台灣人民一直想要求中國的中華民國台灣當局帶領台灣人民接軌國際。這樣的想法不只是一廂情願而是「請鬼開藥單」,是自尋死路、本末倒置的做法。如此一來一九五二年《對日和平條約》(通稱《舊金山和約》起草人美國國國務卿杜斯勒對台灣住民的主權「懸而未決」之想法,勢必將從「啓發」成為「幻想、泡影」。這一代台灣人也將和二戰後的台灣人一樣,在「自主的」選擇之下,歡迎祖國由中國的政府來台統治。 2024大選必需是排除「中華民國害台灣」的決戰關頭。在此關鍵時刻,作者特地撰文《尼克森:「台灣獨立運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用心深刻。該文以引用過去美國領導人和高階官員在「台灣獨立運動」議題上的對話方式,再次提醒台灣人民: 自己的台灣只能靠「台灣人民」自己救、先自助才能獲取他助。也就是說,2024選舉結果,具有選擇「台灣共和國總統」揮別「中華民國體制」的意義。同時對民主國家對抗社會主義共產國家,具有關鍵性之意義。台灣人民集合體的代表,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的政見、論述必須十分明確,選民也須有正確的認知,這才是等同「正當性」全民投票。2023年只剩下六個月時間,如何把握對選民教育工程時程表,考驗台灣人民集合體領導人賴清德的「智慧」與「勇氣」。 誠如FACEBOOK「許慶雄の憲法私塾」:「台灣必需宣布獨立才能建國,宣布獨立會面臨種種問題,必需慎重準備對應。但是不能欺騙台灣人民,台灣已經獨立或是維持中華民國體制就算是獨立,這是不負責任自欺欺人的政客與學者!如果台灣人民縱容總統候選人高呼維持中華民國體制,必然會遭遇危機,無法逃避中國的侵犯,台灣人民必需誠實面對,早日廢棄中華民國的課題!」
  • 話題 解讀美智庫專論《有大事要發生了?海軍上將們的警告沒有獲得回應》

    2023.06.17

           美國智庫「2049計畫室」資深主任易思安(Ian Easton)近日專文《有大事要發生了?海軍上將們的警告沒有獲得回應》提及: 對多位居要津的美國人而言,台灣是他們腦海中最掛念的一件事。白宮、五角大廈、國會參眾兩院,每個人都在談論逐漸加劇的台海危機。美國政治領袖們正在採取許多重要措施,來加強台灣的防務。該文作者認為,雖然這樣的趨勢持續下去,或許台灣可以有更充分的準備。然還是「不足以遏阻」,中國為併吞台灣可能爆發之衝突。至於美國在台海危機的重要措施,仍然「不足以遏阻」之真正原因,該文作者則無法多做說明。然文中亦提到,希望台灣各界對中國正從各方著手,企圖削弱台灣的戰鬥意志有所警覺。 為什麼美國面對台海危機,即使各方投入準備,卻仍然「不足以遏阻」中國併吞台灣勝算在握、有恃無恐? 主要問題核心是因為,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只要台灣內部親中派以殊途同歸手法,「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便能有效阻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如此一來國際社會根本不可能也無法主動、積極介入干涉「中國內政」。對此中國了然於心,因此對來自民主國家消極性、政治性的佈署動作,中國北京當局可說是有恃無恐,加上台灣媒體各界抱持「己願他力」、坐享其成的心態,長期對台灣人民誇大解讀,美國對台海危機政治性的佈署動作,這些其實都是助長中國阻止「台灣人民自決意識」之目的,對中國併吞台灣之進程上有加乘效果。 該文最後「維護和平需要發動一場大規模的、全方位的運動,才能保衛台灣」,這句話的意思指的就是,2024的選舉結果,必需具有選「台灣共和國總統」、揮別中國的「中華民國體制」的意義。台派團體和支持者必須把握任何「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的機會,使「2024台灣領導人大選」可以成為台灣人民行使「自決權」預先作好準備。這是揮別「中國的中華民國體制,使中國陰影無法繼續害台灣的正確道路」,也是台灣人民最後的機會。 最後,台灣人民無論對內或對外,都不可以繼續輕忽「默認」現狀可能產生危機的法效果。在中國北京對台灣加強打壓的急迫時刻,我們希望能由台灣獨派團體,以及民進黨主席、2024台灣本土派唯一候選人賴清德及早登高一呼,發表聲明或具體行動,抗議外交部繼續維持「一個中國的外交政策」、抗議台灣當局以「中華民國體制」自我矮化,自我對外否認台灣的國家性。這是展現台灣人民獨立建國的決心和意志,最迅速、有效之途徑,實在刻不容緩。這是當前台灣人民以「具體行動」,展現保衛台灣國家性決心的重要時刻。「台灣人民」終究必需盡速回歸原點,自己的台灣只能靠台灣人民自己救,先自助才能獲得人助!
  • 話題 〈台灣領導人〉獨缺「智慧」與「勇氣」兩大關鍵特質

    2023.06.08

    「智慧」與「勇氣」才是各領域領導者必備之關鍵特質。上月媒體標題〈台灣下一任領導人特質〉一文,描述蔡英文總統針對下一任國家領導人應具備哪些特質發表看法。蔡認為,要有五項特質才可勝任這項職位,分別是:維持對外政策的穩定、在外交場域有溝通能力、可以跟國際共享價值,有強烈自我防衛的意志、有能力組織跟領導專業的國安團隊。     蔡刻意於台灣命運的關鍵時刻,公開對「台灣人民」,發表台灣未來領導人特質看法,刻意為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加持,然於其所述特質中,竟然獨缺「智慧」與「勇氣」兩大關鍵特質,可見〈台灣下一任領導人特質〉話中有話,真正目的是,諷刺「台灣人民」,台灣下一任領導人不需要具備「智慧」與「勇氣」特質,何況蔡的確實的法理身分是,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中國假太陽),中國自由地區台灣現任領導人。對此「台灣人民」應該要有所警覺。 首先,台灣下一任領導人必備「智慧」特質。近年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台灣命運極可能瞬間「被定奪」,台灣獨立建國也在與時間賽跑,所以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可見2024大選是排除「中華民國害台灣」的決戰關頭,也就是說,2024選舉結果,需要具有選擇「台灣共和國總統」揮別「中華民國體制」的意義。同時對民主國家對抗社會主義共產國家,具有關键性之意義。台灣人民集合體的代表,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的政見、論述必須十分明確,選民也須有正確的認知,這才是等同「正當性」全民投票。2023年台灣人民集合體領導人賴清德的選民教育工程,時程表已經十分明確。相信這是全體台灣人民對「台獨工作者」賴清德主席的期待,考驗2024台灣領導人候選人的「智慧」。      其次,台灣下一任領導人必備「勇氣」特質。日前首相安倍晉三因為倡導「戰略清晰」,主張改變一個中國之下的中華民國台灣體制,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的抬頭因而捐軀。中國北京再選定今年4月15日,對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準備」輔選站台演說時下手,其實也是針對4月12日被正式提名為民進黨「2024台灣領導人大選」唯一參選者賴清德的恐嚇,是為阻止賴可能於2023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行動,發出嚴正警告訊息。可見亞洲民主友邦為「台灣人民」已經鞠躬盡瘁,「戰略清晰」核心中的核心「台灣人民」領頭羊賴清德豈能不出聲、不付諸具體的行動?     日前G7峰會落幕,該會確認了台海和平現狀不容以武力片面改變,這樣的政治語法意義表達,鼓勵「台灣人民」務必及時把握千載難逢機會,主動的站起並付諸具有法理意義的「具體行動」,及早將「台灣問題國際化」。同時G7公報重申台海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已然進階為「台灣有事,就是世界有事」。也就是說,包括台海和平的印太區域安全,「戰略清晰」核心中的核心「台灣人民」也會有事。也就是說,日本廣島G7峰會可說是「戰略清晰」策略聯盟,具有關鍵指標意義之結論。印太區域安全美日韓聯盟可說已經定勢,軟、硬體面可說準備已經就緒,是當前台灣最有利的轉機。      在此再次期許2024台灣本土派唯一參選人賴清德,必要展現台灣下一任領導人應有的「智慧」與「勇氣」特質,立即主動辭退「中華民國」副總統職位全心全意領導「台灣人民」,為早日實現:我們是「來自『台灣共和國』的台灣人理想,在2024「台灣人民」必須以「具體行動」救台灣和民主世界。如此才能落實數十年來台灣人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之目標,這也是當前民主國家對「台灣人民」急迫的期待。
  • 話題 日本廣島G7世紀峰會落幕「台灣人民」領導人賴清德接棒上陣接受世紀考驗

    2023.05.25

    拙文《印太區域安全美日韓聯盟定勢「戰略清晰」核心的「台灣人民」豈能沒有行動》提起:「美、日、韓等民主國家基於「戰略清晰」之共識,在印太地區安全議題上皆已積極著手策劃。日本廣島G7峰會之後將舉辦美日韓領袖會談,應該是「戰略清晰」策略聯盟,具有關鍵指標意義之會談。可見美國、亞洲民主友邦為台灣已經鞠躬盡瘁,軟、硬體各方面可說準備已經就緒,是當前台灣最有利的轉機。印太區域安全美日韓聯盟可說已成定局,「戰略清晰」核心中的核心「台灣人民」豈能惦惦不出聲、不付諸具體的行動? 5月21日廣島G7峰會落幕,「台灣人民」的真正考驗才要開始。G7廣島峰會5月20日發布共同宣言,在闡述對華政策時,有關台灣方面內容: 「我們仍然嚴重關切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局勢。我們強烈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方式改變現狀的單邊企圖。我們重申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認為這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所不可或缺的。七國集團成員在台灣問題上的基本立場沒有改變,包括所聲明的一個中國政策。我們呼籲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由上述可見G7峰會確認了台海和平現狀不容以武力片面改變,這樣的政治語法意義表達,鼓勵「台灣人民」務必及時把握千載難逢機會,主動的站起並付諸具有法理意義的「具體行動」,及早將「台灣問題國際化」。同時G7公報重申台海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已然進階為「台灣有事,就是世界有事」。也就是說,包括台海和平的印太區域安全,「戰略清晰」核心中的核心「台灣人民」也會有事。此外,印太區域安全「戰略清晰」策略,將不再由美國單方面主導,而是美日韓「戰略清晰」的策略聯盟,可見美國並不樂於重返「戰略模糊」,若繼續阻礙「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反而破壞美日韓之間的「戰略清晰」策略聯盟。對此殷切期待,世界各地台僑已經有正確的解讀和認知。 總之,維護世界和平「台灣人民」的積極作為舉足輕重。2024大選是排除「中華民國害台灣」的決戰關頭,也就是說,2024選舉結果,具有選擇「台灣共和國總統」揮別「中華民國體制」的意義。同時對民主國家對抗社會主義共產國家,具有關鍵性之意義。台灣人民集合體的代表,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的政見、論述必須十分明確,選民也須有正確的認知,這才是等同「正當性」全民投票。2023年台灣人民集合體領導人賴清德的選民教育工程,時程表已經十分明確。 日本廣島G7世紀峰會閉幕,「台灣人民」領導人賴清德接棒上陣接受世紀考驗。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參加了21日峰會的各種活動,並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談。在G7峰會閉幕式後,擔任輪值主席日本岸田首相在記者會上強調,澤倫斯基總統親臨峰會,對於G7國家和烏克蘭的團結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在此期許台灣本土最大政黨領導人賴清德,成為印太區域另一位澤倫斯基,記取早期從醫經驗及早「對症下藥」,解決危害台灣未來命運的核心弊病「中華民國體制」,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接棒日本廣島G7世紀峰會,上陣接受世紀之考驗。
  • 話題 2024「首任台灣共和國總統」或「首任中國台灣特首」全體台灣人民應該承擔

    2023.05.18

    2023「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對台灣人民的教育準備工程已經倒數計時! 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必要立即從此刻做起。2024「首任台灣共和國總統」或「首任中國台灣特首」,2024是「成果」或是「後果」,皆由全體台灣人民共同承擔。這是台灣人民最後的機會,台灣人民必需表現勇氣和智慧。 台灣人民不能想坐享其成,等天上掉下來禮物,不能再抱僥倖心理「有那麼嚴重嗎?」。面對中國北京愈加強烈的國際空間打壓攻勢,包括對台灣友好的美國,對恨鐵不成鋼的台灣,也逐漸失去耐性,和其他已斷交或準備斷交的各國一樣,終究必須回歸「一國一合法政府」的《國際法》秩序。台灣獨派團體或個人,不應該繼續輕忽這一層次的法意義,毫無對應的作為。針對2023「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之必要性,簡述如下: 中華民國已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依據1971年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台灣人民有權利要求所有的政治團體,向2400萬台灣人公開的正確說明「中華民國體制的法定位之真相」,只有台灣人了解正確的「中華民國體制法定位之真相」之後,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才能傳達正確的「台灣獨立建國的必要性」,並取得更多台灣選民的支持。2024台灣人民必須在正確認知之前提下,依據國際人權規約「住民自決權」,發動「改變一個中國的憲法和外交政策」(台灣獨立建國)全民投票,一個符合「正當性」民主程序的台灣獨立建國全民投票之後,台灣才能成為國家。 總之,台灣已經面臨歷史性的重大時刻,2024是「排除中華民國害台灣」的決戰關頭,對此台灣人民一路扶持壯大的台派政黨、社團,尤其是台灣人民集合體領袖賴清德責無旁貸,應該向台灣人民說明中華民國體制不是國家,必需建立台灣共和國才能救台灣。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的政見、論述必須十分明確,所有選民對政見、論述也必須有「正確的認知」。期待台派團體和支持者把握任何「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的機會,為「2024台灣領導人大選」連結台灣人民行使「自決權」做最好之準備。這是揮別「中國的中華民國體制,使中國無法繼續害台灣的正確道路」,也是台灣人民最後的機會。換言之,2024的選舉結果,必需具有選「台灣共和國總統」、揮別中國的「中華民國體制」的意義。 最後,台灣人民無論對內或對外,都不可繼續輕忽「默認」可能產生危機的法效果。在中國北京對我加強打壓的急迫時刻,我們希望能由台灣獨派團體發表聲明或具體行動,抗議外交部繼續維持「一個中國的外交政策」、抗議台灣當局以「中華民國體制」自我矮化,自我對外否認台灣的國家性。這是展現台灣人民獨立建國的決心和意志,最迅速、有效之途徑,刻不容緩。更是當前台灣人民以「具體行動」,展現保衛台灣國家性決心的重要時刻。「台灣人民」終究必需盡速回歸原點,自己的台灣只能靠台灣人民自己救,先自助才能獲得人助! (參閱拙文:《蕃薯仔,擱再「不出聲」叼e出代誌》)。
  • 話題 印太區域安全美日韓聯盟定勢「戰略清晰」核心的「台灣人民」豈能沒有行動

    2023.05.13

    四月底韓國總統尹錫悅結束美國訪問行程,美韓公布關鍵協議《華盛頓宣言》(Washington Declaration),尹錫悅表示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援助。此外,美國同意定期向韓國部署美國核潛艇,並讓韓國參與其核規劃,韓國則同意不發展核武器計劃作為回報。美國總統拜登表示,這份名為《華盛頓宣言》的協議將加強美韓合作。尹錫悅也對美國國會議員表示,有必要加快與日本和美國的三邊合作。 另一面,南韓總統尹錫悅於訪美前接受專訪,針對台海緊張情勢他指出,韓國與國際社會堅決反對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並表示「台灣問題不僅是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問題,而是全球性的問題」。從這段公開談話可以知道,台灣問題不是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問題,而是民主世界對抗社會主義國家之關鍵所在,所以是全球性的問題。尹錫悅的談話內容因為有提醒台灣人民「台灣問題不是中國內政」,含有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之意,因此遭到中國外交部長秦剛的重批,稱「玩火者、必自焚」。 如果東北亞「核對峙」聯盟,指的是硬體面,那麼「戰略清晰」策略聯盟應該可喻為軟體面,也是美日韓聯盟之核心重點。據媒體報導,有國際關係專家表示,《華盛頓宣言》在目前東北亞已經形成「核對峙」狀態,美國正針對朝鮮和中國,鞏固東北亞盟友體系。然誠如拙文≪美、日為台灣鞠躬盡瘁2024「台灣人民」以「具體行動」回報救台灣≫提及:近年美、日等國不斷以含蓄的方式邀請、鼓勵「台灣人民」先主動的站起,將「台灣問題國際化」,促使台灣早日成為亞洲民主國家成員,一起對抗社會主義霸權中國,其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更因此而捐軀。如今包括亞洲韓國也加入印太地區安全「戰略清晰」策略,為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志」而出聲,再次說明美、日、韓等民主國家基於「戰略清晰」之共識,在印太地區安全議題上皆已積極著手策劃。日本廣島G7峰會19日舉辦美日韓領袖會談,應該是「戰略清晰」策略聯盟,具有關鍵指標意義之結論。可見美國、亞洲民主友邦為台灣已經鞠躬盡瘁,軟、硬體面可說準備已經就緒,是當前台灣最有利的轉機。印太區域安全美日韓聯盟可說已經定勢,「戰略清晰」核心中的核心「台灣人民」豈能惦惦不出聲、不付諸具體的行動? 台灣問題之所以各國無法主動、積極介入,是因為現狀下主動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涉及中國的內政問題,美、日、韓各國皆無法積極的介入。「台灣獨立建國」需要由台灣人民「主動的」站起來,必需以具有法理意義的「具體行動」,向國際社會正確的發聲,將「台灣問題國際化」,才能促使美、日等國家可以「合法的」協防台灣。另一面,台灣內部由於堅持「中華民國體制」、「對台灣獨立建國的誤解」等,即使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若是未「主動的」切割中華民國(中國體制),提出兩岸兩國之具體行動,使日本、美國、韓國與國際社會只能以消極的政治語法,間接的方式鼓勵「台灣人民」,無法直接介入台灣建國問題。 「是否正確的認知」是表達「正當性」民主程序(全民投票)之前提。攸關台灣「獨立公投」之議題,理所當然應該先向台灣人民說明,台灣獨立建國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因此在全民投票之前,應該先釐清統治台灣超過一甲子「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讓台灣人了解中華民國的非法政權之真相,進而了解台灣獨立建國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唯有了解現狀廢棄中華民國,才能正確選擇未來台灣的法定位,進而援用國際人權規約「人民自決原則」,發動「改變漢賊不兩立、代表全中國的外交政策」全民投票(獨立公投),由全體台灣人民共同承擔、決定台灣未來的前途。可見台灣人民能否早日「積極、主動」地向國際社會展現建國之決心,才是台灣生存的關鍵核心。對此,台灣憲法學會理事長許慶雄教授不斷提醒,只有台灣人民積極、主動向國際社會展現建國之決心,才能使外國有「被動」介入的空間,才不構成對「中國內政干涉」之口實。 如果「台灣繼續維持中華民國」由中國的舊政權統治,這就是自己拿石頭砸自己的腳!使台灣成為中國的領土,把台灣關進中國的牢籠!」 最後,維護世界和平「台灣人民」的積極作為舉足輕重。「台灣人民」若能及時成為國際法人國家,對維護包括亞太地區之世界和平,具有舉足輕重之正面意義。為早日實現:我們是「來自『台灣共和國』的台灣人理想,2024「台灣人民」以「具體行動」救台灣和民主世界,才能落實數十年來台灣人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之目標,也是當前民主國家對「台灣人民」急迫的期待。2023年必須加速腳步,著手對台灣人民宣傳,「必需決心廢棄中華民國」,才能為2024年做最好的準備。
  • 話題 因為無法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美國印太區域安全重返「戰略模糊」

    2023.05.13

    有「正確的認知」才有「信心勇氣」,台灣人民必需超越「懼戰」,防範因為無知被盟友出賣重蹈二戰覆轍!  日本廣島G7峰會19日舉辦美日韓領袖會談,是具有關鍵指標意義「戰略清晰」策略聯盟之結論可想而知。在如此匆促、敏感時刻,無論美國是否再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台灣人民」都必需把握機會,以具有法理意義的「具體行動」予以對應。「戰略清晰」核心中的核心「台灣人民」,必須提高警覺,分辨「戰略模糊」、「戰略清晰」乃國際政治語法作為。兩者的作用對象不同,前者是中國的「中華民國」(中國假太陽),後者才是「台灣人民」,兩者的法主體性不同,政治意向更是南轅北轍。 美國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未來亞洲計畫」主任譚慎格(John J. Tkacik)近日專論《更多「有意義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簡稱《更多「有意義參與」文》提及: 「邀台灣「領袖」與會,才是禮貌更是法律」, 然誠如FACEBOOK許慶雄の憲法私塾所云:「一九九一年在台灣維持現狀的政權,自己以經濟體的身分申請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自我否認是國家,怎麼有國家元首?台灣總統無法參加APEC,誰要負責任?」,可見《更多「有意義參與」文》完整的標題意思應該是: 在2023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之前,需要「台灣人民」先主動的站起,由台灣人民先將「台灣問題國際化」,如此美國邀台灣「領袖」與會,才是禮貌更是法律,才符合《更多「有意義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之意義。近日社論標題《積極爭取「正常」而「有尊嚴」參與APEC》前面,也應該加上「如何」二字才有意義。 此外,筆者在想,台灣自己先以經濟體的身分申請加入APEC,之後美方為台灣量身設計,讓台灣成為「不需要國家地位」組織的正式成員,如此先自我否認台灣的國家性,再由美方邀請不是國家元首的台灣領導人之做法,非但不是「有尊嚴」,根本是自我矮化、自取其辱。可見以經濟體的身分參與APEC,是由中華民國台灣當局主動申請,再由美國配合,是美台聯手欺騙台灣人民之做法,和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背道而馳可想而知。加上距2023年APEC時間緊迫只有6個月,何況台灣人民至今仍然依賴中華民國(中國假太陽),因此美國可能必須選擇重返「戰略模糊」,「邀台灣「領袖」與會,何況台灣人民至今未有具體行動,使美國無法明確轉向「戰略清晰」。不可能繼續以含蓄的語法邀請「台灣人民」,對此台灣人民有必要提高警覺,及時省思並採取正確的、對應的具體行動(參閱拙文《秦剛企圖促美台關係重返「戰略模糊」 封殺台灣人民2024行使自決權》。 另一方面,現在的台灣和香港是有不少制度面上相異之處,然也有決定台、港兩地法定位命運關鍵性的相同點。也就是,無論是二戰後的台灣或是九七之後的香港,由於二戰後大多數的台灣人、以及九七之後大多數的香港人,皆是以歡欣鼓舞的心情,迎接祖國的中國政府接手統治的社會氣氛。因此二戰後的台灣和九七之後的香港,皆因為當地住民未「主動」爭取殖民地人民「人民自決原則」,因為住民的「無知」,而被西方國家「順勢」犧牲原本應該擁有之權利,以做為與中國談判之籌碼。 最後,再次呼籲台灣人民千萬勿錯失台灣最後的獨立建國良機。近年國際局勢瞬息萬變,眼見台灣命運不久即將「被定奪」,台灣獨立建國早就在與時間賽跑,然無論如何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2023年台灣人民集合體領導人賴清德的選民教育工程,時程表也已經十分明確。總之,2024大選必需是排除「中華民國害台灣」的決戰關頭。也就是說,2024選舉結果,必需具有選擇「台灣共和國總統」揮別「中華民國體制」的意義,惟有如此才能救台灣。
  • 話題 賴清德倘2023「蕭規曹隨」2024可能成為「首任中國台灣特首」

    2023.05.13

    誠如台灣憲法學會前理事長許慶雄教授指出:「一九九一年在台灣維持現狀的政權,自己以經濟體的身分申請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自我否認是國家,經濟體怎麼會有國家元首?台灣總統無法參加APEC,誰要負責任?」,可見台灣以經濟體的身分參與APEC,是由中華民國台灣當局「主動」提出申請,再由美國配合,顯然是美台聯手欺騙台灣人民之做法,這和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背道而馳可想而知。   因此,今年11月之前「台灣人民」領袖賴清德能否登高一呼,集結台灣人民力量,以具有法理意義的「具體行動」,對外展現保衛台灣的決心,或是選擇「蕭規曹隨」(依現任領導人國家定位政策)採取「默認」,倘如此那麼「2024台灣領導人大選」,賴清德有可能成為「首任中國台灣特首」。 烏俄之戰可說是另一個有形的COVID-19,對人類生存等各方面影響甚鉅,對此美、歐等民主國家陣線,也期待中國能積極介入結束戰爭。歐美各國因為遲遲等不到「台灣人民」先主動站起的力量和聲音,逐漸放棄當初對印太區域的安全佈局「戰略清晰」,而以「台灣」做為和中國的談判籌碼可想而知。可見台灣真的已經沒有時間,對著強權北京隔海叫囂有如幼稚的孩子,只有情緒發洩,卻沒有勇氣進一步有所作為。這樣的表現,國際社會看起來必定啼笑皆非,連對台友好的美國也無能為力,逐漸失去耐性只能重返「戰略模糊」。美國領導人企圖和中國北京站在同一陣線,聯手防止2024年台灣人民準備行使「自決權」的意志。總之,「台灣人民」終究必需盡速回歸原點,自己的台灣只能靠台灣人民自己救,先自助才能獲得人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