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改裝車亂象頻現,別讓文化變成擾民工具
2025.11.11 | 13:05
最近在桃園市楊梅區,警方於兩場「靜桃專案」聯合稽查中發現,雖然有車主聲稱已恢復原廠配件,卻因早先對引擎與傳動系統進行改裝而造成噪音仍超標,最終仍遭告發。 對於曾經就讀汽車科且熱愛改裝文化的我來說有不同看法:它將改裝問題簡化為「改裝=非法、危險、噪音擾民」的單一路徑,只怕未必能反映全部真相。 首先,這類報導傾向聚焦「改裝車=擾民、違法」的負面畫面,而忽略了改裝文化中真正的多樣性。並非每一位改裝愛好者都是為了炸街或飆速;許多人改裝是為提升安全性、操控性,或者只是追求獨特風格。將整個族群打成不受控、擾亂秩序的一群「猴子」,對於合法、負責的改裝者而言是不公平的。 其次,當地政府與媒體似乎集中在「噪音、飆車」這一面向,卻忽略了制度上的缺口。像是早在2024年起,針對機車排氣管改裝已有登記、檢測制度上路。 但實務上,許多車主因為流程繁複或資訊不足而走向地下改裝,造成「明知要合法辦、卻難以合法辦」的尷尬。若只靠罰款、稽查來處理,而不改善合法改裝的可行性和透明度,只會加劇「改裝恐懼症」與地下化問題。 最後,我們不能忽略一點:改裝車行、改裝零件市場在台灣其實也有龐大的產業鏈與技術基礎。將其全部妖魔化,不但扼殺創意,也可能讓合法改裝者繼續被迫走灰色地帶。若政府能同時針對「合法改裝認證制度」做出具體並易於操作的機制,例如簡化流程、降低成本、建立明確標準,就更有可能把改裝文化從邊緣拉回正軌。 呼籲監理單位、環保單位與媒體:請共同打造「可看見的合法改裝路徑」,而不是單靠懲罰壓制整個改裝族群。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