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普發一萬,台灣陷入財政困難?
2025.11.07 | 19:15
政府宣布11月將啟動「普發現金一萬元」政策,消息一出,輿論譁然。原意在振興經濟、回饋民眾,但這項看似討喜的政策,只怕未必能解決問題。發錢能帶來短暫的掌聲,卻難以回應長期的財政壓力與經濟挑戰。過去民進黨強烈反對普發現金,批評此舉恐違憲、增加舉債、排擠財政支出,如今卻態度大轉彎。民眾不禁疑問:政策轉向是否基於理性評估,還是政治氣氛使然?若發錢真是良策,為何先前批評如此嚴厲?若當初所言屬實,如今又何以急於推動?台灣雖連年稅收超徵,但面臨少子化、能源轉型、社福支出等長期壓力,國家財政早已緊繃。普發現金或可帶來短暫的消費熱潮,卻難以帶動實質經濟成長,反而可能侵蝕財政穩定,壓縮未來公共投資與福利空間。這筆「開心一時、沉重十年」的支出,值得三思。政策可以調整,但原則不該隨風轉向。政府應提出明確財政規劃與配套,而非以「發錢」作為政治止痛劑。真正讓人民安心的,不是一次性的現金,而是長期穩定的經濟前景與一致的施政信任。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